今天,很高兴为大家分享来自21世纪经济报道的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发展报告2023:广深数字化水平居第一梯队,数字技术重构大湾区产业生态,如果您对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发展报告2023:广深数字化水平居第一梯队,数字技术重构大湾区产业生态感兴趣,请往下看。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陈梦璇 广州报道
数字经济是驱动世界级湾区乃至全球创新发展的新引擎,随着《“数字湾区”建设三年行动方案》印发,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成为全球数字化水平最高的湾区有了明晰路线。
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发展基础如何?未来要在哪些领域重点突破?12月9日,第二届数字政府建设峰会暨数字湾区发展论坛上,普华永道中国区域经济及南部市场主管合伙人张立钧发布《数聚湾区 智汇未来——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发展报告2023》(简称“报告”)时称,大湾区具备政策、科创、金融和完整的产业优势,要充分利用好横琴、前海、南沙三大平台和河套合作区作为建设数字湾区的切入点,先行先试探索数据要素软联通。
广深数字化水平居大湾区第一梯队
粤港澳大湾区已经成为中国数字经济最活跃的城市群。2022年,广东数字经济增加值达到6.4万亿元,占全国数字经济增加值比重达12.8%,总量连续6年居全国首位。广东数字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49.7%,成为助推广东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动力。
张立钧介绍,从数字产业规模、数字创新活跃度、数字设施基建、数字产业链四大维度,全面对比大湾区“9+2”城市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可以划分出四个城市梯队。
其中,广州、深圳发展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数字化程度水平最高的数字城市;东莞、佛山新晋成为湾区数字经济次核心城市;珠海、惠州数字经济综合水平次之,处于湾区数字经济建设二线城市;中山、江门、肇庆数字经济综合建设情况位于湾区城市三线水平。
此外,香港数字经济规模超千亿港元,汇集众多一流高校及技术研究机构,并出台多项政策支持打造“数字湾区”。澳门数字经济产业仍处于发展初期,产业规模尚小,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创新能力待提升。
数字技术重构大湾区产业生态
报告指出,数字技术正重构大湾区的产业生态,产业赛道越来越细分,并且长期存在多元角色互动:即政府、链主企业、上下游生态企业、产业载体、产业资本以及服务机构,已形成一个产业发展的全生态结构。
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机器人、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智能网联汽车等重点产业赛道上,大湾区九市发展水平不一。深圳在新一代电子信息领域领先优势明显,东莞在智能终端制造方面龙头企业集聚。凭借产业总产值和优质企业数量优势,深圳独占智能机器人产业第一梯队,广州、东莞、佛山次之。在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领域,深圳、广州两个中国软件名城拥有的优质企业数量远超大湾区其他城市。广州依托雄厚的汽车产业集群基础抢抓先发机遇,领衔大湾区智能网联汽车发展,优质企业数量占湾区比例达42.97%;深圳在智能网联汽车零配件及自动驾驶技术领域表现优异,优质企业数量占大湾区比例达29%。
张立钧表示,大湾区高成长性的科技企业大多是民营企业,如“专精特新”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比超过95%。培育数字经济与培育民营经济契合。“民企对要素的需求与大型企业、国有企业差异明显。它们在政府采购、市场准入等方面仍处于弱势地位,也更加渴望政府在产业引导基金、应用场景和技术能力等方面给予更多支持。”
与此同时,数据、场景对数字经济发展和企业成长的驱动作用愈发明显,大量数字经济企业乃至产业赛道都是围绕大数据、应用场景成长起来。值得关注的是,数据要素已存在于企业的生产、分配、流通、管理等环节,并成为最迫切开发变现的“富矿”。
借力河套合作区探索数据跨境
报告还对比了粤港澳大湾区与全球三大国际性湾区的创新探索,指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数字经济已经具备了集群式创新的核心要素和条件——既兼具旧金山的高校、人才、资金、科创平台等科创要素,也有纽约湾区的金融要素,还叠加了看齐东京湾区的珠三角先进制造集群。
粤港澳大湾区世界500强企业25家,数量已超过了纽约湾区和旧金山湾区,但企业利润与其他湾区仍有差距,仍需进一步提升培育企业规模和产值。
“大湾区的短板也可能是未来的优势。”张立钧表示,大湾区已经有非常好的硬联通基础,当前数字湾区的障碍在于跨境数据要素流通,粤港两地在数据资源的确权、交易、流动等方面机制和渠道不畅通,跨境数据资源交易规则不明朗。
数据畅通流动是数字湾区建设的基础,需要围绕机制规则的软联通求同存异,促进人才、资金、信息和技术等要素跨境流通,发挥大湾区各个地区的协同效应,充分释放发展动力。
张立钧建议,大湾区要借助河套合作区积极开发利用和管理数据资源,完善粤港澳三地数据跨境流动规则,尤其是借助河套合作区探索“数据特区”试点,实现深港跨境数据合法流通。
(作者:陈梦璇 编辑:张雅婷)
好了,关于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发展报告2023:广深数字化水平居第一梯队,数字技术重构大湾区产业生态就讲到这。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科技金融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