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很高兴为大家分享来自亿邦动力网的35家物流企业上半年业绩盘点:哪个行业最能赚?,如果您对35家物流企业上半年业绩盘点:哪个行业最能赚?感兴趣,请往下看。
上半年已经结束了,你过得怎么样?
最近,各大物流上市公司纷纷公布成绩单,市场变好了么?大企业过得怎么样?
运联智库为您盘点了综合物流巨头、快递、快运、合同物流、危化运输、大宗供应链、物流地产、跨境电商物流、平台货运及航运十大领域的半年报,带您一看究竟。
以下是本篇文章中选取企业的整体财报数据:
接下来,让我们看看细分领域那些大家熟悉的企业2023上半年成绩单。
01 综合物流巨头:顺丰、京东物流、中国外运
能够被称为综合型物流公司的企业,通常具备一定的规模,拥有专业的物流网络,也一定要满足业务多样性的要求。它们的经营范围通常包括运输、货运代理、仓储、配送等多种物流服务中的两种及以上。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企业有顺丰控股、京东物流,以及中国外运。
三家企业中,顺丰控股利润上涨明显。2023年上半年,顺丰营业收入1243.66亿元,同比下降4.3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1.76亿元,同比增长66.23%。
这是顺丰自2017年上市以来年度中期营收首次出现下滑,同时,也是其创出上市以来最好的半年度利润水平。
对于顺丰来说,其净利润的大幅增长,不仅来自于不断扩大优势业务的增量,也得益于其业务结构调优及新业务扭亏为盈,同时还归功于内部精细化管理带来的成本下降。
从京东物流上半年财报来看,其专注一体化供应链建设方面付出的努力收到了规模化效益的回报。组织架构调整,以及在物流科技加持下的仓储网络的进一步成熟等,也都是京东物流降本增效成果显化的推动因素。
而中国外运对于其营收与净利双双下降的现象,公告中指出,是由于出口海运及空运价格高位回落,影响了公司盈利。但从中国外运自身的业务情况分析,客单价提升以及业务韧性强,缓冲了中国外运业务下降的幅度,使其业绩整体降幅小于海外标的。
02 快递:申通、中通、圆通、韵达、顺丰
相比去年同期的业绩承压,2023年上半年的快递业终于可以喘口气了。
上半年,我国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595.2亿件。据此计算,通达系中,中通上半年业务量约为140亿件,市占率约为23.52%;圆通约为97.77亿件,市场份额提升至16.43%;韵达业务量达到84.02亿件,市占率约为14.12%;申通业务量为77.2亿件,市占率约为12.97%。四家企业市占率合计超过67%。
随着快递行业并购整合,市场份额进一步向头部集中。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2023年1-6月,快递与服务品牌集中度指数CR8为84.5,集中度指数处于较高水平。
不过,上半年快递行业“价格战”的苗头并未完全熄灭。
中通在财报中表示,其二季度核心快递服务收入同比增长14.1%。尽管包裹量增加了23.8%,但单票价格却下降了7.8%。根据圆通、韵达、申通发布的半年报,上半年各企业单票收入分别下滑0.16元/票、0.08元/票、0.21元/票。
此外,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7月份快递业务量同比增长11.7%,业务收入同比增长6%,但单票收入为8.84元/件,同比下降5.08%,环比下降3.37%。
根据各家企业最新发布的7月份业绩公告,除了顺丰之外,圆通、韵达、申通的单票收入同比减幅都在10%左右。
不过,为了不过多的影响客户对自己业务服务质量的印象,快递企业之间的竞争或会在2023年下半场有所改变。
03 快运:顺丰、德邦、安能、百世快运
零担作为公路货运分类中万亿级别的大市场,近几年来维持着低速增长的态势。其中,快运模式的渗透率持续提升。目前,我国快运行业的龙头企业代表包括安能物流、德邦股份、百世快运、顺丰快运等。
2023年上半年,快运行业的市场需求得到了修复,各代表企业公布的上半年快运业务业绩表现也较为可观。
2023年上半年,安能实现5.53亿元毛利,经调整税前利润超3.14亿元人民币,净利润1.69亿元,实现扭亏为盈;百世快运毛利率同比提高13个百分点,实现Non-GAAP盈利。
顺丰快运业务规模高增长的同时,营收同比去年增长15%;德邦快运业务实现营收51.22亿元,同比增长11.09%。
快运业务作为德邦利润增长的“主角”,其收入占比提升1.5%至32.6%。该项业务收入上涨的主要原因,来源于德邦将战略方向调整为聚焦利润的同时,升级快运产品服务。再加上整车产品(大票直达、精准整车)收入增长迅猛,使得零担产品收入实现正增长。除了增加收入方面,公司的人工优化、网点优化等措施也极大地降低了成本,实现了业绩的大度提升。
安能继续推进了自去年第三季度开始规划实行的聚焦小票货的转型战略,同时,其也采取了聚焦利润的营运原则。而安能实现快速转变,并盈利大涨的主要原因,得益于其过去的规模积累,促使货源结构和运营效益等方面,取得了相当可观的优化空间。
这也侧面说明了,加盟网络公司前期走“规模路线”的必要性。
今年,多数快运企业都走“利润路线”的情况下,“规模路线”是一些玩家实现规模弯道超车的好机会。
开始专注于产业带、用供应链思维做快运的百世集团,卖掉了国内的快递业务之后,将精力更聚焦,并通过加强成本控制和运营管理的方法缩减成本。这些措施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整体利润。
04 合同物流:中国外运、飞力达、海晨、原尚物流、长安民生、京东物流、菜鸟
越来越多的物流企业,开始延伸自己的产业链条,组建适合自己业务特性的供应链业务。
除了本身就以物流业务发家的企业之外,很多电子、生产制造,及电商企业都投入到合同物流事业中,从一个业务小组开始,逐渐脱离壮大为一个部门,甚至独立成公司。
大多数企业选择延伸供应链的初衷,是为了整合自身业务上下游。随着供应链业务的发展壮大,根据其自身需求演变成为其他企业提供定制化网络服务的供应商。
我们选取了四大领域的七家企业,对比各家合同物流业绩数据。从中,我们也提炼出了一些反应企业变化的信息点。
1)合同物流业绩双提升的中国外运,除了优化组织结构降本增效之外,还不断扩大业务布局,深入快消及零售、汽车及工业制造、科技电子,以及医疗健康等行业,并延伸产业链条,努力实现自身业务的全环节覆盖。
2)飞力达在过去几个季度里扩张了供应链仓储及配送业务,这些业务的扩张投资,暂时还未取得盈利。
3)海晨业绩同比下滑,除了项目投资处于前期阶段等内部原因外,主要受外部因素影响。
全球宏观环境和消费电子行业的调整,给以国际市场为主的3C产品生产企业的产销量带来了普遍下降,导致生产性物流需求减少,直接影响了这类合同物流企业的业务。
4)今年上半年,京东物流来自一体化供应链客户的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达50%,其中,外部一体化供应链客户的收入为150亿元,同比增长了10%。
05 危化:密尔克卫
作为危化品运输领域的代表,以货代业务起家的密尔克卫,现在已经通过其自建和并购壮大形成的物流网络,为客户提供货物进出口代理、仓储、工程物流、多式联运等一站式综合物流服务,并依托于其物流网络逐步切入化工品分销业务,力求逐步向“全球超级化工亚马逊”发展。
根据公司官网信息,截至2023年一季度,密尔克卫拥有超过1480辆危化品运营车辆,全球7条化学品船,运营超过5000个集装罐,同时在全国自建及管理65万平方米专业化学品仓库。
据密尔克卫财报透露,公司净利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货代行业景气度下行。
06 大宗供应链:建发股份、物产中大、厦门象屿、厦门国贸
大宗商品事关国计民生,涉及能源化工、金属矿产、农林牧渔等重要领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石。大宗商品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稳定,与民生福祉、工农业生产、宏观经济大盘息息相关,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基础。
受地产链宏观需求波动的影响,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形势充满了复杂性和不确定,这也直接影响了大宗产品供应链行业企业的收入和利润表现。大宗供应链企业有利润率较低、周转率较高的两大财务特征,而四巨头的2023年前两季度财报上不高的归母净利润,也再一次证实了这个规律。
07 物流地产:安博、普洛斯、ESR、传化智联、万纬
过去的十余年间,随着我国消费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及制造业的提质增效,仓储物流地产市场同步取得巨大发展,大量物流仓储设施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目前,我国物流地产行业已形成了以普洛斯、安博、嘉民为代表的外资企业,和以宝湾、宇培、ESR等为代表的国内物流地产商“一超多强”的企业竞争格局;并且头部物流地产商不断扩大自身规模,年增速保持在5%左右。
不过,近几年,主流房企在物流地产领域布局规模不断扩大。目前,已有万科、中海、融创、碧桂园、绿地、远洋、凯德等玩家加入这场比拼中。
其中,万科作为最早涉足物流地产的开发商,其市场占有率位列市场前列,且以其独有优势与外资分庭抗礼。
对于安博和普洛斯两大物流地产巨头来说,新业务发展的持续推进,以及地产行业受不可控因素的影响导致的相关运营成本的上升,如维护费用、使用权资产和机器设备的折旧费用等,都会带来短期整体利润的下降。
ESR尽管上半年实现了收益增长,但期内利润下滑明显。ESR的管理层在其业绩会中解释到,净利润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新经济投资及开发分部的公允价值收益下跌。虽然在向新经济模式转化的过程中难免会有阵痛,但ESR始终看好新经济板块。
今年上半年,积极扩展业务的万纬物流,在高标库和冷链两大业务上均表现优异。截至今年上半年,万纬高标库稳定期出租率为85%,冷链建筑稳定期使用率为79%。
除此之外,万纬物流正在持续加强其冷链物流领域的影响力。其一,万纬物流围绕核心核心城市加强资源投资,完善全国仓网布局。连续多处冷链高标园区开园,市场占有率与园区出租率持续领先行业;其二,持续强化冷链物流整体解决方案及一体化供应链方面的能力,增强客户黏性,提升战略性客户的份额。
08 跨境电商物流:中国外运、华贸、乐舱
近年来,跨境电商已成为支持“外循环”的重要引擎。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国内跨境电商市场规模达8.2万亿元;预计2023年交易规模将达17.48万亿元,同比增长11.34%。
随着全球经济发展和中产阶级人口增加,东南亚、非洲等新兴市场的消费能力不断提升。这也为中国跨境电商出口提供了广阔机遇。
与此同时,随着中国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升级,中国制造逐渐从产品出海转变成品牌出海,中国品牌的崛起叠加跨境电商贸易模式的兴起,中国卖家将掌握更多话语权。物流服务商的选择上,中国卖家也将更加倾向于本土跨境物流龙头企业。这也为具备端到端全链路跨境物流能力的国内龙头企业,提供了良好的机会。
拿中国外运来说,电商业务是其内部新兴业务,主要包括跨境电商物流、物流电商平台和物流装备共享平台。中国外运利用其自身运力优势和资源整合能力为跨境电商客户提供跨境端到端服务。
根据资料显示,中外运现已面向市场推出欧洲、美国、南美、非洲、日韩等国家和地区的B2C电商小包产品,和B2B空派头程产品,并推出中亚方向的“中速卡航”产品,服务范围涵盖上门揽收、国内(保税)仓库管理、进出口清关、国际段运输、海外仓管理、末端配送等。
09 货运平台:满帮、路歌
同属于货运平台大分类下的满帮和路歌两大企业,他们的定位和运营模式存在很大的差异。
满帮作为一个信息撮合型平台,其主要目标是去掉中间商,让货主和司机直接进行高效的匹配;同时,通过向双方收取分成,来获得服务费。因此,满帮在交易中的参与程度并不深,既不负责定价和调配,也不会介入运输环节。
这种模式需要的关键资源能力是网络效应,只有当平台上拥有足够的货源和车源时,双方才能实现高效的匹配。
而路歌将自己定位为熟车交易的服务型平台。该平台的核心并非实现车货匹配,也不完全承担运输风险,而是将已经匹配成功的熟车交易进行线上化处理,同时提供数字化赋能、正规财税处理等服务,并向货主收取服务分成费。
这种模式,需要具备差异化的服务能力来吸引物流企业。路歌通过长期的研发工作,开发了多个货运SaaS软件,这些软件可以帮助物流企业实现整个货运业务流程的数字化,包括运力调度、过程管理、财务结算、数据分析等多个环节。通过这种方式,路歌能够显著提升物流企业的管理效率,从而实现降本增效的目标。
作为货运平台的两大代表企业,满帮和路歌2023年上半年的业绩表现也颇有差异。
1)满帮的营收、净利均取得了上市以来单季度最高的成绩,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过去半年内,满帮用户规模的扩大和履约订单量的提升,尤为亮眼,多项指标创历史新高。
满帮透露,平台发货货主月活的增量,主要来自于高质量直客货主,688货主会员和非会员货主分别增长25%和40%。货主月活的持续增长,主要得益于现有用户粘性和活跃度的增加,以及行之有效的获客拉新策略;司机用户方面,越来越多的司机不再依赖线下模式进行交易,而是更多地选择在线上通过满帮平台来找货。
2)路歌上半年净亏损2600万,去年盈利314万。
虽然路歌通过缩减业务规模的方式,一定程度上收窄了其亏损幅度;但普遍来看,随着税返压力的增大,如果不加以转型进化,其抗风险能力将会进一步被市场变动所削弱。
09 航运:马士基、中远海控、达飞、ONE、赫伯罗特
航运运价常常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航运市场的供需情况、货物的性质和数量、航线距离和运输条件等。2023年上半年,全球集装箱市场受需求不足、供给上升的影响,整个市场明显供应过剩,市场运价呈现较大下行压力。
这带来国际航运集装箱运价和运量的双重下降,并直接导致了各航运企业盈利的集体下降。
为了应对这一局势,各大航运公司都表示要加强数字化、提高运营效率和风险管理水平,实现可持续增长。
比如,中远海控围绕“以集装箱航运为核心的全球数字化供应链运营和投资平台”的定位,不断打造“集装箱航运+港口+相关物流”一体化运营能力,提供数字化全程供应链服务。
总的来看,上半年充满挑战的环境中,不少企业根据自身特点,通过强化品牌、精细业务、转型缩减等策略打了一个漂亮仗。
那么,2023下半年,国内物流市场又会如何变化?
注:文/崔泽睿,文章来源:运联智库(公众号ID:tucmedia),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亿邦动力立场。
好了,关于35家物流企业上半年业绩盘点:哪个行业最能赚?就讲到这。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科技金融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