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很高兴为大家分享来自经济参考报的新华职教|四川护理职业学院张先庚:“要有爱的情怀更要有爱的能力”,如果您对新华职教|四川护理职业学院张先庚:“要有爱的情怀更要有爱的能力”感兴趣,请往下看。
在学生眼中,她是在校园里总能遇见、笑意盈盈、既接地气又胸怀大爱的师者。
在同事眼中,她是做事雷厉风行、敢想敢干、有目标有方法,并且干一件事要能成一件事的改革者。
“我们职业教育也是‘国之大者’,基层工作也是‘国之大者’,因为国家需要。”“我们不仅要有爱的情怀,更要有爱的能力。”她经常跟学生这样说。
她就是四川护理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张先庚。
高调做事,低调做人,是她34年教育生涯的写照。
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全国黄炎培职业教育杰出校长、全国疫情防控最美志愿者、中华护理学会杰出护理工作者、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这一系列头衔和荣誉是对她工作成绩的褒奖与认可。
“干一件事要能成一件事”
1989年7月,张先庚成为成都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的一名临床护士和护理实践教师。8年后,她成为成都中药大学高护专业的第一任教师,也是当时唯一的教师。面对无团队、无教研室、无课程体系的现状,她迎难而上,构建起涵盖专科、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完整教育体系。后来又通过选拔先后成为成都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的副院长,院长。到2015年12月,升任到四川护理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川护”)担任党委副书记、院长。
当时“川护”刚升格大专不久,是同类院校中升格较晚的。张先庚意识到,学校要发展,需要全体教职工同心同向,学院顶层也必须要有统一的战略设计和价值理念。半年后,“五爱五尽”家校情怀和“五大强校”发展战略创新提出。全院上下转观念、调结构、抓质量、拓生源,加快从主招中专生转为主招大专生的结构调整,聚集“一老一小”领域,大力推进“三融合”,推行“岗课赛证训”人才培养模式,狠抓人才培养质量,从原来只招省内生源,慢慢拓展到在全国招生。
学校要发展,没有教学楼和宿舍不行,为了多方筹集资金支持,她曾带着报告在会场外等了两个多小时,去“堵”上级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营销型校长”的名声也从此传开。
在张先庚的努力下,学校2021年获批四川省“双高”建设培育学校,护理专业群获批四川省高水平专业群。2023年获评“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张院长做事雷厉风行,敢想敢干,在学校的发展上,她大刀阔斧实施教育改革,并且干一件事要能成一件事。”张先庚的言传身教,深深影响着学校的“80后”中层干部申洋。
“培养出更多高素质卫生健康人才”
曾经8年的临床护理与带教生涯,让张先庚深刻体会到科学、有爱的护理,不仅能减轻病人的痛苦,更能守护病人的尊严。也让她深切感受到要解决我国护理人才缺乏难题,唯有培养出更多高素质护理人才是关键。
张先庚(左一)在护理实训室指导学生做急救操作。李汶瑾摄“川护的学生不仅要有爱的情怀,更要有爱的能力。”张先庚在开学典礼上的这句话,一直激励着2019级护理专业毕业生王英南。在校期间,她努力学习护理专业知识,曾获得202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健康与社会照护”赛项二等奖。毕业后,她选择留在川护,成为一名护理系的实训老师。
除此之外,还有“抗疫巾帼英雄谱”佘沙、“全国最美乡村医生”马丽等大量优秀毕业走上工作岗位,扎根基层,社会满意度达到98.5%以上。
“高原最美格桑花”
在张先庚看来,健康中国最关键最薄弱的地方在农村。基于此,张先庚把学校人才培养改革的调研,融合在了对口帮扶壤塘县的脱贫攻坚中。她牵头组建以学校毕业生为主的“川护壤巴拉健康服务志愿队”,多次深入农牧民家中开展调研,并与当地政府建立联接。回校后,她又将这些调研成果融入教学中。形成的“民族地区高职基层卫生人才1134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获得2021年四川省职业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入选教育部2021年产教融合典型案例,让培养的卫生人才留得住、干得好。当地农牧民称张先庚的团队为“高原最美格桑花”。
经过5年的探索,张先庚将壤塘模式推广应用到乡村振兴帮扶的阿坝州若尔盖县,创新提出了民族地区基层医药卫生人才“四方协同,三融合三对接”培养模式,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民族地区基层卫生人才培养模式得以在全国推广,科研帮了大忙。”回忆起这段经历,张先庚感慨地说。近些年她以科研为抓手聚焦职业教育,“职业教育需要什么我就研究什么。”
虽然已年过五旬,工作千头万绪,但从张先庚脸上很难看到疲倦,“感恩工作,快乐生活,就不觉得累。”她说。
好了,关于新华职教|四川护理职业学院张先庚:“要有爱的情怀更要有爱的能力”就讲到这。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科技金融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