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很高兴为大家分享来自21世纪经济报道的戴森的创新之道:从包容失败开始,如果您对戴森的创新之道:从包容失败开始感兴趣,请往下看。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白杨 新加坡报道
位于新加坡红山港湾区的圣詹姆斯发电厂(St James Power Station),始建于1926年,它曾是新加坡第一座燃煤电厂,也是二十世纪初新加坡工业繁荣的见证者。
1976年,圣詹姆斯发电厂正式关闭,当时的新加坡港务局将这里改建为半自动化仓库;2006年,经过一次重大翻新后,圣詹姆斯发电厂又摇身一变,成为了新加坡最大的娱乐中心之一。
而现在,这座有着近百年历史、已被新加坡登记为国家古迹的建筑,成为了戴森公司的全球总部。近日,戴森在这里举办了2023全球媒体开放日,一位负责人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戴森之所以选择这里作为全球新总部,是因为这个建筑本身就是个艺术品,“我们希望,通过给工程师提供这样有艺术感的工作空间,公司能让他们有更多灵感去进行创造”。
戴森全球总部 图自戴森对于任何一家科技公司而言,创新都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在戴森,创新更是流淌在血液中的基因。四十年前,戴森创始人James Dyson花了5年时间制作了超5000个原型机后,才成功研发出戴森首款吸尘器“G—Force”,若没有这份对创新近乎执拗的坚持,那也不会有今天的戴森。
如今,已经76岁的James Dyson还会很有热情和精力地参与到每个产品关键部分的把控,他也会经常飞到新加坡,因为这里已成为戴森最重要的研发中心,数十个遍布于此的实验室,关乎着戴森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允许“失败”
所有进入戴森全球总部的人,都会被右手边停着的一辆“戴森汽车”所吸引。
戴森汽车 白杨摄2017年,戴森曾高调宣布其电动汽车项目,并计划于2020年将汽车推向市场。为此,戴森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2019年,戴森却突然宣布取消该项目,原因是它在商业上不可行。
在外界看来,汽车项目“胎死腹中”,是戴森战略上的一次重大失败,但面对“失败”,戴森却显得十分坦然。事实上,在戴森全球总部的产品展厅中,一些“失败”的产品也没有被戴森抹除历史,比如2000年推向市场并于2005年停产的洗衣机,这个已经问世但商业上并未成功的产品,也被陈列在戴森展厅。
谈及这些失败经验,戴森首席技术官 John Churchill 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表示,这些产品其实都非常鼓舞人心,因为它们把戴森带入了新的领域,而进入新的领域意味着新的挑战,它会给戴森带来广泛的灵感,不同的问题会给工程师带来不同理念,而这些理念也会被采用到不同产品类别上,能让工程师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激发。
其举例说道,比如做洗衣机产品让戴森更了解水,从而知道了怎样运用水来做一款跟它有关的科技产品。而汽车带戴森走出了家庭环境,这在耳机产品问世之前就给戴森提供了关于户外环境的洞察。
正因如此,戴森的工程师在设计原型还有模拟实验阶段有很大的试错空间。John Churchill表示,过去30多年,James Dyson本人也一直在进行技术上的试错。当然,在研发产品的时候,能否量化生产仍然是一个重要考虑因素,更重要的是,戴森也要确保这个产品流向市场时,是没有任何错误的。
几乎所有接受记者采访的戴森工程师,都会提到“工程师文化”,在他们看来,戴森之所以能够取得今天的成绩,靠的不是运气,而是文化导向的结果。
戴森工程师胡宏飞已经在戴森工作12年。2011年,他以硬件设计工程师的身份加入戴森,做的第一个项目是干手器,在这个项目中,需要做很多光学模拟,而这些,是胡宏飞此前完全没有做过的。
在他看来,这就是戴森工程师文化的一部分——鼓励工程师去涉足完全没有接触过的领域,然后运用基本的工程法则来做一些设计的决定。
事实上,允许工程师去做没做过的事情,本身也是“包容错误”的一种体现。胡宏飞告诉记者,他在工作过程中,并不惧怕设计或者测试失败。因为戴森在全球的每一个研发中心都有大量的测试实验室和设备,这些都是鼓励工程师去不断地尝试。
“失败了不要紧,我们可以通过回看图纸和设计去把这个问题解决,然后不断重复这个过程,我们每一次迭代可能都要制作200~1000个原型机,” 胡宏飞说。
但是,不惧怕失败的前提,是要有很强的工程学知识作为理论基础。胡宏飞坦言,鼓励创新不意味着任何员工提出一个想法就会直接去执行。“立项的时候需要有一个计划书来说明待解决的问题以及可支撑想法的数据;需要有一个包含产品外形、架构、运用的科技方法等方面的逻辑严谨的设计方案;还需要涉及财务方面来证明商业上的可行性”。
解决别人没有解决的问题
对于失败的包容,也确实推动了戴森持续的创新。现在,戴森的产品已经涵盖地板清洁、个人护理、环境护理、照明灯具以及可穿戴式设备等多个领域,而“科技”也成为戴森产品最重要的标签。
5月23日,戴森在全球范围发布了多款新品,除了此前在中国全球首发、即将登陆更多全球市场的戴森G5 Detect 无绳吸尘器和戴森V12 Detect Slim Nautik洗地吸尘器外,还有首次对外公布的戴森360 Vis Nav 吸尘机器人和Dyson purifier big+quiet formaldehyde空气净化风扇。
多位戴森工程师都提到,很多戴森产品的灵感都是来源于生活,它的出现就是为了解决当时市场上存在的一些产品痛点。比如吹风机,因传统吹风机头重脚轻,会对人的手腕造成压力,另外还有噪音大、温度过高等潜在问题,所以戴森想要制造一款马达靠近手柄、没有过热损伤的吹风机。
再比如戴森的空气净化风扇虽然可以解决室内空气污染的问题,但目前市面上仍缺乏能够解决室外空气污染问题的设备,所以戴森研发出了Dyson Zone空气净化耳机,这款可穿戴式设备也是戴森首款离开家庭场景的产品。
而这次新发布的空气净化风扇,也同样解决了其他空气净化产品目前无法解决的问题:首先是很多空气净化器的垂直设计导致它们只能把净化的空气垂直吹出来,无法有效地传送到每一个角落;第二,噪音可能有点大;第三,缺乏足够数量的感应器让看不见的污染物“现形”。
戴森最新的空气净化风扇有着不同于前几代产品的外观设计,其利用创新的锥形气流聚合技术(Cone Aerodynamics)实现了强劲的气流喷射力,并搭载了戴森最全的传感器系统和360°过滤设计。“我们的初衷是为了解决消费者的真实需求,带来更强劲、更安静的大型居家空气净化器。它可以均匀净化100平方米的超大面积,覆盖整个居家环境”,胡宏飞表示。
解决易被他人忽略的问题,一方面考验的是洞察力,即能否洞察到市场的需求,另一方面考验的则是解决问题的能力。长期以来,戴森已经在马达、气流、过滤等领域积攒了诸多技能能力,这也是其不断实现产品颠覆式创新的根基。
自1997年以来,戴森在马达技术领域的投资已超过3.5亿英镑,其中包括在新加坡建立的先进制造中心。新加坡先进制造中心有许多生产线,专门生产为无绳吸尘器、吹风机等一系列戴森产品提供动力的戴森数码马达。
戴森先进制造中心 图自戴森G5马达是戴森目前最强大的马达,转速为每分钟135000转,最高可达F1发动机的9倍。目前,在新加坡先进制造中心该马达的生产线上,整个G5马达的生产线几乎完全实现了自动化,80多个机器人在千分之一毫米的精度范围内可每分钟重复运动数百次,平均每2秒便可产出一颗戴森数码马达。
在记者参观的诸多实验室中,戴森声学实验室也让人印象深刻。这个房间内铺满了楔形吸音材料,地面被硬地板全面覆盖,据介绍,这个房间能够消除低至100赫兹的音波反射。
戴森在这个房间里测量和研究戴森一切产品设备发出的声音,小到尺寸最小的部件、大到全到整台机器所产生的声音,目的就是要让产品声音对用户的干扰变得最小化。过去十年,戴森仅对声学实验室的投资便超过1000万英镑。
2022年底,戴森首席工程师 Jake Dyson宣布,戴森正在逐步推进27.5亿英镑的新技术投资计划,用于研发新一代智能化、互联化、能实现自我优化的产品。
John Churchill 向记者表示,戴森的技术理念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们希望利用戴森的技术来创造一种真正不同的体验,让戴森来创造潮流,而不是跟随潮流。因为戴森已经处在行业领先地位,所以必须承担风险,去大胆地创新。如果不这样做,戴森的产品就无法满足消费者的期望。”
(作者:白杨 编辑:林曦)
好了,关于戴森的创新之道:从包容失败开始就讲到这。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科技金融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