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她智慧 点亮各领域科技之光

2023-05-21 09:05:23来源:新快报

今天,很高兴为大家分享来自新快报的她智慧 点亮各领域科技之光,如果您对她智慧 点亮各领域科技之光感兴趣,请往下看。

今年的大湾区科学论坛特别增设“众里寻她”女科学家分论坛

新快报讯 5月20日,由2023大湾区科学论坛发起,“众里寻她”女科学家分论坛在广州南沙举办。作为大湾区科学论坛的新环节之一,“众里寻她”女科学家分论坛以“她智慧,点亮科技之光”为主题,来自计算机与软件、工业制造、能源材料、生物医疗、地理环境、公共卫生、心理健康等领域的100多位专家、学者和企业家代表参加分论坛的讨论。

广东省妇女联合会党组成员、副主席方赛妹表示,今年的大湾区科学论坛特别增设“众里寻她”女科学家分论坛这一环节,这是展示她们在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中的“她智慧”的重要举措。

广东省政府副省长张新表示,从2019年以来,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和青年基金累计支持女性科研人员的项目已经超过4000项,立项经费超过了4亿元,近年以来,广东科技创新成绩显著,这些成绩的取得,广大女科技工作者功不可没,广东也将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和服务保障力度,为广大女科技工作者施展才华、实现梦想提供更加广阔的舞台。

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黄晓薇表示,大湾区科学论坛以“她智慧,点亮科技之光”为主题,首次专设女性分论坛,搭建科技女性沟通交流的高端平台,展现新时代女性勇于创新的责任担当,对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决策部署,更好地凝聚女性科技力量,共创大湾区的高质量发展很有意义。

当天上午,四名不同领域的杰出女性作主旨演讲,共同传递对科技女性成长的关注,以激励更多青年女性从事科技工作。在下午的圆桌会议环节上,10多名优秀科技女性工作者,围绕女性科研人员的发展状况、心理健康和成长历程、对未来女科学家的寄语等多个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通过交流对话进一步激发女性的科研兴趣,推动营造更加公平、开放的科研环境,助力女性科研工作者更快、更好地成长与发展。

听听女科学家怎么说

1

●北京大学亚太经合组织健康科学研究院院长、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郑晓瑛

建设生育友好型环境 工作与养育下一代不冲突

北京大学亚太经合组织健康科学研究院院长、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郑晓瑛作主题分享,题目是《女性科技能动力提升与赋权》。在演讲中,她与观众分享了论坛茶歇时与几位年轻人的聊天,“我刚才跟几位年轻人谈到了这个问题,其实谈到女性科技人才的发展,先来谈女性科技人才的健康。一个女性如果要想成功、想成才,或者想成就自己的梦想,其实对女性来说没有了健康和快乐,其他的东西就都没有意义了。”郑晓瑛说道。

她建议,要建设生育友好型的环境。“我们应该在所有的单位、集体、企业和组织都应该有这种友好型的设备、政策、生态,让女性边工作,边把自己的子女养育大。”她解释,生育友好型环境的关键在于让女性意识到,工作与养育下一代并不是冲突的。“只有男性和女性共同理解了同样的问题,他们对共同的事情会有了共同的决策。”郑晓瑛解释道,在家里面婚育不光是女性的事情,两个人应该共同决策、共同行动,将来才会有一个共同的良好结局。

2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国际生态系统管理伙伴计划主任、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张林秀

挖掘女性潜力 需更多机制和保障来推动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国际生态系统管理伙伴计划主任、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张林秀在主题为《释放女性能量,助力可持续发展》的演讲中,先与观众分享了自己的第一个性别视角开展的研究得出的结论——增加家庭人均收入1万块钱,它所提高的儿童营养健康的水平还不如让女性的营养知识增加10%。“所以你就看出有的时候不是钱的事,知识很重要,而且女性知识很重要。”她总结道。

张林秀认为,改变一个观念,改变一个行动不是一次性动作,要长期给予支持,女性赋权、赋能是一个长期过程,不是说一下就能做到的,要采取综合的途径,全方位出击。她强调,解决性别不平等不仅仅是女性的责任和义务,应该是全社会的力量来解决。

“无论是在全球层面还是在地方层面,还是在个人层面,互动、交流和合作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女性赋能、性别主流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挖掘女性的潜力还需要有更多的政策机制和政策保障来推动。”张林秀表示。

3

●深圳大学计算机与软件学院院长、国家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黄惠

女性成员占比超七成 深大可视计算团队创新突破

“可以说我从开始学习到工作的这个大环境里面,一直女性都是偏少的。但是很骄傲的是在我们深圳大学可视计算的研究团队,女性占比超过了70%。所以我今天正好也是有这个机会来给大家展示一下我们的‘红旗团队’科研工作可以有一些什么样的突破。”深圳大学计算机与软件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黄惠在主题《面向智能机器人的智能图形技术》的演讲中介绍。

黄惠带领的“红旗团队”提出了优视精准摄影测量创新技术。简单来说,它就是可以用便携无人机,实现毫米高清分辨率的城市三维快照。大家可以像叫网约车一样,只要一键定义路径,就可以让这个无人机去采集。所有采集的数据都会回到云端的数据库,在后面进行三维的重建。

黄惠以一个案例说明了这项技术的应用——去年在四川的一次地震中,当时在白鹤滩,当地政府很担心地震对水电站的影响,因为白鹤滩水电站是继三峡水电站之后世界第二大吞吐量的水电站,而这项工作以前是全靠人工缆车吊下去,逐个来检查所有的梁柱是否有沉降、有裂缝。当时她和团队赶到那里,用无人机的采集和云端检测,为站方找到了潜在的隐患。

4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第十八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获得者 张凡

带着血氧仪和氧气瓶,在青藏高原做研究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第十八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获得者张凡分享了她在青藏高原江河源区研究水沙变化的故事和心得。

2010年以来,张凡带领研究小组在青藏高原6个高海拔的冰冻川流域的8个河流断面开展径流和泥沙综合观测,逐步实现观测河水水位、浊度、盐度动态监测数据的实时传输。

张凡感慨,她2009年就回国进入青藏所,2010年第一次去西藏,当时在拉萨的公寓楼上楼梯时就昏过去了,之后有很严重的高反。在那之后她再去西藏,都会备一个血氧仪,监测自己的身体状况,同时在车里备着医用的小型氧气钢瓶。她十几年间也跑了西藏大大小小的一些河流,通过野外对西藏的河流有了一次又一次新的认识。

“青藏高原是非常美丽的,同时也是非常脆弱的。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之下,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发生了非常急剧的变化,希望对于青藏高原河流泥沙的研究深入,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应对全球变暖带来的变化。”她与观众分享道。

■策划:新快报记者 陈琦钿

■采写:新快报记者 李应华

好了,关于她智慧 点亮各领域科技之光就讲到这。


返回科技金融网首页 >>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科技金融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