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一群青年学者将中国科幻文学推向德国:想让更多人对中国作者感兴趣

2023-04-02 13:05:17来源:红星新闻

今天,很高兴为大家分享来自红星新闻的一群青年学者将中国科幻文学推向德国:想让更多人对中国作者感兴趣,如果您对一群青年学者将中国科幻文学推向德国:想让更多人对中国作者感兴趣感兴趣,请往下看。

↑Kapsel主创团队:(左)插画师马里乌斯·温克尔,(中)主编麦子丰,(右)出品人卢卡斯·杜布罗↑Kapsel主创团队:(左)插画师马里乌斯·温克尔,(中)主编麦子丰,(右)出品人卢卡斯·杜布罗

2016年,刘慈欣的《三体》德译本上架欧洲市场,次年便斩获了德语科幻小说的“库尔德·拉斯维茨奖(KurdLaßwitzPreis)”。自此,来自中国的科幻力量逐渐走入了欧洲读者的视野。随后,在2017年的夏天,几位研究方向各异、来自德国或中国的青年学者,受到《三体》的启发,决定共同创办一本致力于翻译、推广和传播中国科幻文学的德语独立杂志《Kapsel(胶囊)》。截至目前,这本杂志在德国仍是唯一专注中国科幻文学的杂志。

今年10月,2023年成都世界科幻大会将在四川成都举办。这一消息同样吸引着全球科幻爱好者的关注。《Kapsel》杂志的发起人和出品人卢卡斯·杜布罗告诉红星新闻记者,他们一直在努力,希望让更多的读者能够对中国作者感兴趣。

打开异世界的“胶囊”

Kapsel这个词,在德语里有两个含义:太空舱或者胶囊药丸。这也是《Kapsel》杂志的发起人和出品人卢卡斯·杜布罗很喜欢的一个词,因为“很有科幻的感觉”。

“法国编剧和导演列奥·法维耶在读《Kapsel》时,想起了日本动画《龙珠》,里面有个‘万能胶囊’,只要轻轻一按就能变成一辆滑板车、一栋房子或一架私人飞机。他认为,我们的‘胶囊’同时打开了两个巨大的世界:一个是虚构的世界,比如杂志中作者所构建的角色世界;另一个是真实的世界,也就是由迟卉等作家所代表的中国科幻文学领域。”提到杂志名字的含义,卢卡斯这样介绍道。

早在2017年,正值《三体》德语版面世,彼时的卢卡斯还在柏林自由大学就读应用文学硕士学位。一向对中国文学作品十分感兴趣的他,在与从事德语文学研究的好友沈冲在大学食堂饭后闲聊的过程中,萌生了做一本关于中国文学的杂志作为毕业项目的想法。而受到《三体》的启发,他们自然而然地想到了科幻。

“我一直都很喜欢读中国的文学作品和科幻小说。但当时新发表的科幻作品,几乎都没有被翻译成德语,甚至刘慈欣的大部分作品也没有。所以最初做《Kapsel》的想法,是让人们可以用德语来阅读这些优秀中国作家的作品。”机缘巧合之下,他们得到了科幻作家迟卉的作品《虫巢》的授权,于是便将故事翻译成了德语,给一些德国的读者和身边的朋友看,请他们以读者来信的形式谈谈想法,这便有了第一期《Kapsel》杂志。

除了中德双语的故事之外,杂志中还收入了编辑和作者的线上对谈、针对情节的插图、读者来信和简略的介绍文章,另外还附有故事的德语有声书。所有的一切,都是两位发起人发动身边的朋友义务劳动、友情赞助来完成的,前前后后大概花了一年的时间。团队中没有人是科幻研究出身,办杂志的目的也无关利益,一半是出于热爱,一半也是希望能将杂志作为平台,认识更多志同道合的人。

中国科幻文学走向世界舞台

在世界的舞台上,当刘慈欣的《三体》和郝景芳的《北京折叠》两度摘得雨果奖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惊呼:中国科幻文学已经达到了某种高度。从上世纪90年代发展至今,中国科幻文学逐渐走向成熟,近十年间更是井喷式地出现了大批优秀的作者。科幻作家韩松曾著文认为,“从科幻文学的全球发展来看,它与大国崛起的进程是一致的。英法美日俄等国进入现代化过程中,都伴随科幻文学热潮,中国如今也在经历这个过程。”

作为在德国“第一个吃螃蟹的人”,《Kapsel》杂志也因此在几年间获得了不少德国读者积极的反馈和关注。“作为第一批来自中国的翻译作品,我们的杂志从第一期开始就在德国受到了很大的关注。而我们也一直在努力,让更多的读者能够对中国作者感兴趣。”卢卡斯对红星新闻记者说道。

↑Kapsel系列座谈会第一期,特邀嘉宾作家迟卉,《科幻世界》编辑梁爽,宋明炜教授↑Kapsel系列座谈会第一期,特邀嘉宾作家迟卉,《科幻世界》编辑梁爽,宋明炜教授

在出版了第二期杂志后,《Kapsel》编辑部得到了柏林市政府文化部的资金支持,在2019年和2020年分别邀请了陈楸帆、刘宇昆、宋明炜、王侃瑜、江波、夏笳等国内知名科幻作家和学者,亲自前往柏林,与德国学者、本土艺术家、读者进行对谈和交流。在一系列活动中,德国读者对中国科幻作家及作品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几乎座无虚席。

《Kapsel》从一个硕士生籍籍无名的毕业项目,在庞大的德国独立出版物市场初露头角,到慢慢得到了政府的资金以及各种组织的支持,再到场场活动基本爆满,把中国科幻文学的种子播撒到了德国,并在这片土地发芽、成长。如今,《Kapsel》杂志也走过了近6个年头,本月刚迎来了第5期杂志。

在谈到目前中国科幻文学在德国市场的地位时,主编麦子丰介绍道:“人们对中国科幻的兴趣正在增长,出版译作的数量也在增加。但是,现在市面上几乎找不到来自不出名作者的小说或选集,大多数出版商仍然比较保守,只有大名鼎鼎的作品会被出版。而我们希望给那些无名作者一个平台,这样,人们阅读的领域就会不断扩大,这些作者也会更加为人所知。”

这也是编辑部现在挑选作者的一个“标准”:“我们只在《Kapsel》上发表我们个人喜欢的故事。我一直在寻找新的作者,也会询问中国方面的建议。比如最新一期《Kapsel》的作者刘洋,被很多中国朋友一再推荐给我,大家都对他赞不绝口。”麦子丰说道。

↑卢卡斯与麦子丰在柏林独立出版物书展MissRead上展示杂志↑卢卡斯与麦子丰在柏林独立出版物书展MissRead上展示杂志

对于接下来的计划,卢卡斯告诉红星新闻记者:“我们目前正在制作迟卉的故事选集,如果能邀请她到德国来参加活动就更好了。这本书是与任教于杜塞尔多夫应用科学大学的华人艺术家王若涵和她执教的班级合作的。我们将在书中和11月在柏林举行的展览上展示他们的作品。去年10月,我们已经出版了一本德国作家们对于未来畅想的选集,如果有机会能够让这些作者与中国作家直接对话,并在中国展示他们的故事,那就太棒了!”在卢卡斯看来,科幻小说为艺术实验与碰撞提供了很好的土壤。许多人至今仍认为科幻只关乎于宇宙飞船和激光枪,事实并非如此。而摆脱这些偏见是所有科幻从业者和机构的任务。

↑前四期《Kapsel》杂志↑前四期《Kapsel》杂志

随着中国科幻文学的发展,相信会有更多像《Kapsel》一样的海外读者或组织,把中国的科幻力量带到更广阔的平台和视野中去,让人们有机会了解到当代中国的文学与精神世界,让中国的优秀作家们,有机会向世界讲好来自中国的科幻故事。

红星新闻特约记者 王薇 发自德国

编辑 潘莉 责编 冯玲玲

好了,关于一群青年学者将中国科幻文学推向德国:想让更多人对中国作者感兴趣就讲到这。


返回科技金融网首页 >>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科技金融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