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小米汽车优势在物联生态 未来三年挑战与机遇并存

2023-02-11 09:05:58来源:贝果财经

今天,很高兴为大家分享来自贝果财经的小米汽车优势在物联生态 未来三年挑战与机遇并存,如果您对小米汽车优势在物联生态 未来三年挑战与机遇并存感兴趣,请往下看。

转自:中国经营网

本报记者 李昆昆 李正豪 北京报道

近日,一组关于小米汽车首款车型的设计图片在网上疯传,把小米汽车的前脸和尾部设计全部曝光了出来。2月2日,小米集团针对泄密一事发布内部通报处理结果。对于涉事合作方,小米将依照《保密协议》处以100万元的经济赔偿,责成其对下游供应商加强信息安全管理,并对泄密人进行处理。

而此前有关小米的售价和外观等也曾多次登上热搜。《中国经营报》记者联系小米方面,就小米汽车的最新进展进行采访,对方表示汽车方面暂时没有新的信息发布。

挑战与机遇并存

一直以来,小米汽车对外公布的量产时间是在2024年。

艾媒咨询CEO张毅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小米造车确实启动还是稍微有点晚了,从时间表现来看,目前不管是传统厂商还是新势力厂商或是其他各种转型的厂商,都在布局这个赛道。从2020年、2021年、2022年、2023年,最多到2024年的上半年,在全世界大部分的国家里,新能源汽车的占有率会超过50%,部分国家可能会超过60%~70%,所以对小米来说是一个蛮大的压力。

“另外,对于小米这个品牌,未来在产品的价格、品质、服务、营销上,可能都会比其他厂商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张毅认为,“留给小米的空间可能会在下沉市场或者海外市场,还会留下一些机会。”

爱分析联合创始人、首席分析师张扬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技术是小米汽车面临的最大挑战。“小米造车入场晚,缺少核心技术——在三电技术中电机、电池需要外部采购,电控自己研发,这方面不如比亚迪;自动驾驶不如特斯拉、百度;万物互联生态还可以。自动驾驶的一大壁垒是行驶数据,小米在这方面缺少积累。”

在价格方面,张扬称,目前汽车行业价格竞争非常激烈,甚至特斯拉都在降价来提高产品性价比,小米目前爆出的26万到30万元的价格并不具备太大的吸引力。而在降低价格方面,特斯拉依托直销模式、一体化压铸、电池技术以及高毛利率支撑,才能压缩成本;小米还无核心技术傍身,只依靠供应链优势压价,汽车行业供应链较为复杂,成本压缩空间不大。

那么,在自动驾驶尚未实现商业化,车型推出又较其他车企晚,小米的优势究竟在哪儿?

汽车分析师王坤表示,小米造车的优势在于其具备良好的销售渠道,从当前汽车市场的发展来看,新能源客户的维护可能会比单纯的卖车要重要。此外,手机产业积累下的供应链资源也是小米造车的优势,这些都是小米当前所拥有的,以及后续会不断扩大的优势。

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车企想要挣钱,要么将车卖得更多,要么将车卖得更贵。

在张毅看来,未来三年,对新能源汽车来说也是一个高淘汰、高挤压的状态,对所有厂商来说都不会轻松。而这个过程,好的会更好,差的恐怕也会面临着快速淘汰的一个局面。所以对小米汽车来说,未来三年要做好足够的风险应对准备。

竞争激烈

2022年10月,小米科技创始人、董事长雷军发文表示电动车行业进入成熟期时,世界Top5的品牌将占据80%以上的市场份额。小米造车成功的唯一途径是成为前五名之一,同时每年出货量超过1000万辆。

2021年,小米集团公关部总经理王化曾表示,雷军的精力主要放在了造车相关的事务上面,高管们已经可以分担一些相关的工作和职责。可见雷军对小米汽车的重视程度。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2年1月份至11月份,汽车销售2430.1万辆,同比增长3.3%,其中新能源汽车的销量为606.7万辆,同比增长100%,直接在2021年的基础上实现了翻倍。同期,国内新能源汽车平均渗透率达到了25%。

新能源汽车销量在增长,但从增长速度来看,2022年新能源销量为688.7万辆,同比增长93.4%,较2021年157.8%的增长速度放缓了不少,这意味着市场已进入更为激烈的竞争态势中。

在张扬看来,未来几年,在国内汽车市场,中低端需求下降、竞争加剧,将会趋于饱和;高端市场未饱和,厂商需向上扩张,增加品牌价值和毛利率。而海外市场未完全饱和,但海外本土车厂也在进军新能源车领域,竞争也较为激烈。

“部分新势力造车品牌可能会由于恶性价格竞争死掉。特斯拉、比亚迪、蔚来、华为等会赢得市场,因为构筑了自己独有的技术及生态优势,且差异化竞争,性价比也不低。百度的自动驾驶技术积累逐步加深,加之其和吉利合作开发的汽车逐步量产,其商业化路径较为顺畅,相对看好百度。”张扬称。

2022年的时候,蔚来、理想、小鹏大肆营销造势,颇有一番将燃油车挤出市场的意味。显然,小米也是不怕“营销战”的,人力、物力、财力,以及多年经验、消费者心理研究等,都是小米汽车营销的底气。

张毅认为,“2022年我们看到了非常明显的分水岭,像一些以过硬的品质、强大的供应链等为保障,同时也得到了政府大力扶持的企业,2022年很明显受到市场的追捧。还有一些产品基础总体比较轻,然后纯靠资本来催生,同时产品服务、渠道以及售后都缺乏明显优势的厂商,2022年其实已经逐步开始淡出市场。”

与其他跨界造车的巨头最大的不同是,小米正在试图进入造车的全产业链,甚至包括自建工厂,仅在2022年,小米就先后投资了激光雷达公司速腾聚创、芯片设计公司慷智集成、锂离子电池材料商法恩莱特等。

目前来看,小米通过投资和并购,已经完成了三电系统、视觉传感器、激光雷达、芯片、自动驾驶解决方案、车载智能产品、智能座舱等造车核心领域的布局。

从过往小米官方和雷军的多次表态来看,小米汽车正式发布并量产,已经确定要等到2024年的上半年,这也意味着,届时小米的新车不仅要面对与“蔚小理”等第一批造车新势力的竞争,还要与华为、百度等第二批跨界对手展开对决。

好了,关于小米汽车优势在物联生态 未来三年挑战与机遇并存就讲到这。


返回科技金融网首页 >>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科技金融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