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很高兴为大家分享来自华创资本的2022创业漫游指南|创·问,如果您对2022创业漫游指南|创·问感兴趣,请往下看。
来源:华创资本
2022年,我们继续走近华创派的创始人们,提出很多不那么容易回答的问题。公司Logo背后,她/他是谁?她们/他们是谁?她们/他们在做着怎样的事情?她们/他们为什么要做这些事情?
在创业维艰的旅程中,他们如何做决策?下一步要怎么走?
感谢每一位和我们真诚畅谈的华创派创始人,几十小时的采访实录,这里是浓缩版的漫游指南,走过2022,走进2023。
以下按稿件发布顺序:
鼎科医疗翁玉麟:不迷信“划时代意义”,做最专业的球囊公司
翁玉麟:希望我们是球囊领域最专业的公司,真正有差异化的品种能够在市场上流行起来。一,精益求精,不断提高产品品质,成为公认的国货精品。二,积极推进产品销售,如果不被市场认可,是没有社会价值的。三,践行CCI(心血管医生创新俱乐部)的理念,将中国医生的创新想法,转化为中国制造的创新产品,“从临床中来,回临床中去”。
鸣石峻致吴子岳:用原始创新打造产品力,做磁共振小型化的引领者
吴子岳认为,等比例缩小MRI并不是可行的思路,鸣石峻致选择了针对专科专病做精细定制的原始创新路线,“用原始创新打造产品力,做到‘买得起、放得下、用得放心’,融入专科/专病的整体解决方案,而不再是仿制和拼价格。”目前公司进入预临床阶段的产品主要包括:针对脂肪性肝病的可移动式磁共振定量检测仪、面向神经外科的高性能中场磁共振。吴子岳坚定于实现影像科更广普及的创业初心,“我们在做的是全球意义的创新,海外的市场非常广阔,我们前期已经做了专利布局。我们的目标是让目标客户在众多小设备中选择我们的磁共振解决方案。”
闫子铜:重构农业产业新生态,大丰收要做田间地头的“综合医院”
闫子铜分享了大丰收的战略初心——一直将种植户作为自己的服务对象。在他看来,农资产品本身是标准化的,但使用方法、技术指导等服务是极度非标的,只有将服务做重,才会拥有持续的竞争力。“我们定位并不是一家‘药店’,而是一所田间地头的‘综合医院’”。
弓叶科技莫卓亚:全球再生资源大变局,我们踩准了“时”与“势”
在机器人领域深耕多年后,莫卓亚认为中国固废处理行业的“机器换人”仍然是一片蓝海,而再生资源回收行业更是这片蓝海中鲜有人关注的垂直细分赛道。2018年,她带领团队创办弓叶科技,致力于“以自主研发的高端智能分选装备为核心,为客户提供标准化的行业解决方案”。
创新来自于快速迭代、提升的能力,莫卓亚相信“客户现场有神明”,“这三年来,每当我们不断碰壁、山穷水尽之时,固废处理工厂的每一个细节好像都在悄悄地告诉我们,用这种办法试试如何?也许正是这种极度的专注和对解决问题的热切期待,帮助我们找到了答案。”
华夏英泰:用创新技术为患者带来肿瘤“治愈之光”
华夏英泰的研究团队不满足于跟随前人脚步深耕,重新设计了 CAR,发明了一种全新的结构 STAR-T,它整合了 CAR-T 与 TCR-T 技术的优势,较传统的 CAR-T 细胞表现出更好的肿瘤浸润性和更高的抗原敏感性。两位创始人认为,免疫细胞治疗的全新时代已经来临。但同时,目前细胞治疗靶点“扎堆”、“内卷”现象也值得思索,差异化创新、卓越的疗效将会是企业在激烈竞争中力争上游的一个重要驱动力。“华夏英泰从源头创新,选择与同类竞品差异化的赛道 ,在积极推进双靶点血液瘤品种的产业化的同时,重点布局实体瘤STAR-T 以及病毒靶点 TCR-T 管线,期待通过创新实现‘吹尽狂沙始到金’。”
栗琳:打通多组学研究上下游,豪思生物要做更适配中国医疗体系的平台型领军质谱企业
质谱检测是精准医学时代最重要的精准诊断技术平台之一。目前国内临床质谱检测占医学检测为1%,而发达国家这个数字为20%。随着占比的提升,预计国内临床质谱检测市场规模将达到1000亿元,并将持续增长。COVID-19的意外爆发极大地影响了质谱市场,质谱技术在医疗保健和制药、生物研究以及食品和饮料行业进行测试应用也越来越多。如何在参与者众多、快速发展的市场中,找到“差异化定位”?栗琳将豪思生物定位于质谱技术的平台型公司,“我们要做所有渠道的上游,产品一定是一线检验技术员、终端消费者能简单上手的‘傻瓜’型。”
一亩田邓锦宏:瞄准“卖难”,All in 信息服务
“相比于提升生产效率、减少劳动强度等需求,老百姓更关心的是,自己的农产品能不能更快的卖掉?能不能多赚一点?所以,一亩田需要解决的最核心的事,就是‘卖难’。”采访中,一亩田创始人、CEO 邓锦宏说。
瞄准农产品“卖难”这个农业领域中最大的痛点,一亩田服务于B端用户,为农业生意人搭建起一个以信息撮合为核心的的农产品流通数字平台。
暖阳医疗贾晶:相信从 0 到 1 的产品力量,以优秀的创新产品撬动神经介入行业高速发展
神经介入手术属微创性手术,具有术后感染风险较低及恢复较快等优势,临床需求持续提升,而因其科技、价值含量高,属高值耗材类产品,成为医疗器械行业一条新的细分蓝海赛道。据灼识咨询预计,2019-2030年,市场规模将进一步以21%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并将于2030年进一步增加至近500亿行业规模。与之对应的是,神经介入器械的国产化率不足20%,存在广阔的国产替代空间。经历了国产替代“崛起样本”心脏冠脉支架从0到1、从1到100后,贾晶相信,“中国在神经介入、外周介入领域等,也会发生同样的事情,甚至爆发更强的生命力。围绕神经介入、全产品线布局,真正解决临床痛点和实际问题,将是暖阳医疗最重要的产品生命力。”
颖态智能王磊:从“动作升级”到“认知升级”,以柔性技术平台赋能中国智造
“在工业包装领域,机器人的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机器替人’大势所趋。”王磊说,颖态智能想以“包材+设备”双轮驱动改变行业,并首选“快速加库存或容易产品替换的行业”新型建材进场,“通过当下及未来各种技术手段,将各种生产设备实现从‘动作升级’迈向‘认知升级’,从而解放更多的劳动力,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
应世生物曹飞:直面肿瘤耐药挑战,做真正全球化的创新药
曹飞:坚持以“Research”的态度做研发与临床,坚守“不内卷+全球化”的研发和竞争策略。在“资本寒冬”里,应世生物的价值反而凸显出来,“现在讲故事不能再支撑泡沫,大家会更关注业务、临床数据、技术的差异化等核心能力。在这些方面,无论是现阶段已有进展,还是未来预期目标的达成,我们都是很有信心能够呈现给大家的。”
Rapid Novor 马斌:专注于基于质谱的蛋白质组学,做抗体蛋白质测序技术的全球领导者
目前,Rapid Novor已完成数千例蛋白测序项目,为国内外多家科研机构、制药公司、生物科技公司等客户提供蛋白质测序服务,后续将进一步布局多抗测序作为抗体发现平台的市场,以及新抗原测序。
马斌认为,与当下基因测序市场的白热化竞争相比,蛋白组学依旧是蓝海。像高通量 DNA 测序一样,对蛋白分子的直接高通量测序将为科学家和产业界提供全新的能力。“作为在这个行业的上升期就进入市场的公司之一,我们是幸运的。未来,我们也会做好竞争白热化的准备。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在市场中找好自己独特的领地,利用技术壁垒,在竞争白热化之前就把市场占有率做上去。而那些不能在某些特定领地做到领先的公司,即便在行业上升期能够存活,最终也会在竞争激烈化的时候被淘汰。“
海思盖德赵鹏:瞄准百万台级眼科手术细分赛道,加速国内新一代微创青光眼MIGS产品突破
作为一家立足于国内的初创企业,海思盖德实现了工艺、技术上的自主创新突破,成为继Glaukos之后,全球第二家量产300微米以内Ⅲ类植入体的企业。本文中,赵鹏博士及海思盖德团队分享了公司 “实事求是,务实高效”的创业观:立足国内,切合国情,基于国内供应链和医生实际情况做创新,开发优适用于国人的优秀技术和优良产品。
赵鹏期待,海思盖德利用掌握的平台性技术和人才的优势资源,向眼科领域的其他管线进行拓展,未来向医生和患者提供更多眼科领域的优秀产品和服务。
林欣:努力打造中国细胞治疗领域的“基因泰克”
林欣:把我们的研究成果转化为造福人类的工具,开发全新的治疗手段,为癌症患者解除病痛,提供个性化精准治疗,在人类攻克癌症的历史上留下我们的里程碑,是从事生物医学基础研究科学家的共同梦想。
所以,未来希望我们的创新技术能早日转化成药品,进入“真实世界”去验证,去治愈更多肿瘤患者;也想要努力让中国患者最大可能的获得治疗的可及性。
这条路,一定不容易,但是非常值得去为之努力!
*
好了,关于2022创业漫游指南|创·问就讲到这。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科技金融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