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28年风雨征程!新时代的中国北斗已经到来!

2022-11-07 09:05:57来源:C114通信网

今天,很高兴为大家分享来自C114通信网的28年风雨征程!新时代的中国北斗已经到来!,如果您对28年风雨征程!新时代的中国北斗已经到来!感兴趣,请往下看。

C114讯 11月4日消息(乐思)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以下简称北斗系统)从1994年开始立项,28年来,从无到有,由弱到强,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如今,我国已建成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全国“一张网”,具备向行业和大众用户提供实时米级、分米级、厘米级或者事后毫米级的高精度定位服务能力。目前,这张网已经为230多个国家和地区超过15亿用户提供了加速定位和高精度服务,总服务次数已经达到2万亿次,日服务次数接近30亿次。

11月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新时代的中国北斗》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本版白皮书首次规划了2035年前北斗发展蓝图:中国将建设技术更先进、功能更强大、服务更优质的新一代北斗系统,建成更加泛在、更加融合、更加智能的国家综合定位导航授时体系,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奠定更加坚实的时空设施基础。

28年风雨征程

作为独立自主的大国,建立中国的卫星导航、定位和授时系统对保障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和国防安全都至关重要。以往,我们主要使用的是美国GPS定位系统,可靠性和安全性方面都没有保证,如果不励志技术创新与攻坚,将在关键时刻受制于人。

北斗系统正是中国着眼于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卫星导航系统。1994年,中国开始研制发展独立自主的卫星导航系统,至2000年底建成北斗一号系统,采用有源定位体制服务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拥有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也拉开了中国建设导航系统的帷幕。

2012年12月,北斗二号系统建成并提供服务,这是北斗系统发展的新起点。2015年3月,首颗北斗三号系统试验卫星发射。2017年11月,完成北斗三号系统首批2颗中圆地球轨道卫星在轨部署,北斗系统全球组网按下快进键。2018年12月,完成19颗卫星基本星座部署。2020年6月,由24颗中圆地球轨道卫星、3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和3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组成的完整星座完成部署。2020年7月,北斗三号系统正式开通全球服务。

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正式开通,标志着北斗系统进入全球化发展新阶段。北斗三号是中国新一代导航卫星,既有“中国心”,也有“中国魂”。原子钟被称为导航卫星的“心脏”,是一个国家能否具备独立发展导航系统能力的核心标志。与北斗二号相比,北斗三号采用了更高性能的铷原子钟,稳定度达到E十四量级,这相当于300万年只有一秒误差,将对定位精度的提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魂”则是指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计算器操作系统SpaceOS2。

《白皮书》指出,从改革开放新时期到中国发展进入新时代,从北斗一号到北斗三号,从双星定位到全球组网,从覆盖亚太到服务全球,北斗系统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与民族复兴同向同行。

打造世界的北斗

《白皮书》强调,中国的北斗,技术先进、设计领先、功能强大,是世界一流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中国始终坚持立足国情、自主创新建设北斗系统。核心技术自主研发、系统组成创新引领、系统服务优质多样。中国从自身实际出发,因应世界卫星导航发展趋势,从星座构型、技术体制、服务功能等方面创新系统设计,攻克混合星座、星间链路、信号体制设计等多项核心关键技术,在全球范围实现一流能力。

北斗三号开通以来,系统运行连续稳定可靠,服务性能更是世界一流。北斗三号在轨30颗卫星运行状态良好,星上300余类、数百万个器部件全部国产,性能优异,实测表明,全球定位精度优于5米,亚太地区性能更好,服务性能全面优于设计指标。

北斗系统服务性能优异、功能强大,可提供多种服务,满足用户多样化需求。其中,独具特色的国际搜救、全球短报文通信、区域短报文通信、星基增强、地基增强、精密单点定位等六大特色服务,性能优越,真正实现了“人有我优,人无我有”。

系统实现智能运维、在轨卫星软件重构升级,实时全球监测评估,及时发布系统动态,系统开通以来分秒不断,连续稳定运行,性能稳步提升。中国北斗走出了一条高质量、高效益、低成本、可持续的建设发展道路。

北斗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作为负责任的航天大国,中国不断提高北斗系统运行管理水平,保障系统连续稳定运行、保持系统性能稳步提升、保证系统信息公开透明,确保系统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提供高稳定、高可靠、高安全、高质量的时空信息服务。

推动应用产业可持续发展

新时代的中国北斗,坚持在发展中应用、在应用中发展,不断夯实产品基础、拓展应用领域、完善产业生态,持续推广北斗规模化应用,推动北斗应用深度融入国民经济发展全局,促进北斗应用产业健康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北斗应用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制定产业发展战略,将产业发展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北斗深度融入基础设施、赋能各行各业、走进千家万户,产生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2021年,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达到约4700亿元人民币,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20%。

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健,基础持续夯实。形成芯片、模块、天线、板卡等完整型谱,软件、算法等完全自主研制,构建国家检测认证体系。国产芯片出货量超亿级规模,国外同类芯片支持北斗系统,形成良性发展态势。

行业领域全面覆盖,应用深度持续增强。截至今年6月,北斗终端数量在交通运输营运车辆超过800万台,农林牧渔业达130余万台,公安达180余万台。通信授时、气象监测、应急减灾、城市管理等领域正在加速推进北斗规模化应用。

大众应用融入百姓生活,特色服务触手可及。北斗正在成为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等大众消费产品标准配置。2022年上半年,中国境内申请入网的智能手机中,128款支持北斗定位,出货量超1.3亿部,占上半年总出货量的98%以上。手机地图导航中,北斗定位服务日均使用量已突破1000亿次。特别是,北斗高精度定位服务已进入大众手机,在深圳、重庆、天津等8个城市开通车道级导航应用。全球首款支持北斗三号区域短报文通信服务的手机已正式发布,用户不换卡不换号不增加外设,就能通过北斗卫星发送短信。

《白皮书》中指出,探索宇宙时空,是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从夜观“北斗”到建用“北斗”,从仰望星空到经纬时空,中国北斗未来可期、大有可为。中国将坚定不移走自主创新之路,以下一代北斗系统为核心,建设更加泛在、更加融合、更加智能的综合时空体系,书写人类时空文明新篇章。

好了,关于28年风雨征程!新时代的中国北斗已经到来!就讲到这。


返回科技金融网首页 >>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科技金融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