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很高兴为大家分享来自市场资讯的“红布林”完成1亿美元C轮融资,今年以来收入较去年翻倍,如果您对“红布林”完成1亿美元C轮融资,今年以来收入较去年翻倍感兴趣,请往下看。
来源:36氪
文/杨亚飞
消费市场的降温,并未影响二手经济的红火。
36氪获悉,循环时尚品牌“红布林”已完成1亿美元C轮融资,本轮由二手交易平台转转集团战略投资。
红布林成立于2017年,是一家以二手奢侈品交易为核心的循环时尚平台,产品覆盖箱包、鞋服、珠宝首饰、腕表等潮流时尚全品类。根据极光大数据统计,2021年Q4月,红布林月活跃用户数超过寺库,跻身奢侈品电商平台头部。
两大二手交易平台的合作不止体现在资本层面。据36氪了解,这笔融资发生前,红布林的产品已经进入转转渠道,在箱包、饰品、潮鞋、腕表、服饰等多个“专属”频道上架销售,与后者核心3C数码品类形成互补。此外,红布林也会在转转渠道做商品回收。
在转转集团CEO黄炜看来,女性时尚和奢侈品的二手转卖市场,是很多国家二手流转市场中最大的品类。此次红布林二手时尚商品的引入,会丰富转转平台的品类,双方也会继续在买家和卖家端整合时尚商品和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红布林新完成的这笔融资,创下了今年二奢领域融资事件的金额新高。红布林创始人兼CEO徐薇告诉36氪,本轮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服务标准化、用户体验提升、产品研发和整体数据库搭建。
新一轮融资背后,红布林今年来业务实现较快增长。据36氪了解,红布林2022年迄今业务收入较去年同期实现翻倍。
趋于理性、低碳的消费理念普及,二手车、二手3C、二手书等二手买卖持续繁荣。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一项行业研究报告显示,中国二手闲置物品交易规模从2015年约3000亿元提升至2020年破万亿元,预计到2025年这一数字将达到近3万亿元。
背靠发达的奢侈品市场,二奢是二手市场的主力军之一,具有高客单、高流转率、高保值的特点。根据贝恩咨询,2021年中国市场占全球奢侈品消费总额比重从2020年的约20%上升至21%左右,预计到2025年将成全球最大奢侈品市场。目前,中国二奢消费占奢侈品消费占比仅有约5%,相较于美、日同期的30%、28%仍待提升。
在徐薇看来,二奢近些年的高增长主要有三方面驱动力,一是消费观念的改变,从过去只买新品,到逐步接受二手商品;二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使得整个交易流程在线化、简便化;三是行业交易标准的建立,让用户真正敢买和敢卖。
根据品相不同,理论上每款二手产品都是“孤品”,传统低客单产品主流采用的C2C模式,很难在二奢市场验证成立。
“二手闲置领域里中高客单且非标的品类,通过C2C模式很难转正,”徐薇告诉36氪,核心原因是买卖双方对于交易和服务都有较高期待,要想实现模式的正向循环和获得用户信赖,不能只靠C2C的简单流量对接,需要平台介入输出服务。
红布林采用的是C2B2C、B2B2C模式,具体来说,上游用户售卖的商品寄至红布林的商品处理中心,进行鉴定、评级、拍摄、数据录入等一整套标准化流程后,再进行上架销售,将每款非标品转化成“平台标准化商品”。
价格指导体系的建立是不同平台差异化竞争力之一。不同于新品的上市统一定价,二手时尚商品的定价更加复杂多变。徐薇告诉36氪,红布林会细化每款商品新旧程度的商品属性,基于平台实时、真实交易数据,形成统一的价格指导体系。
红布林近些年还在投入提升标准化服务能力,重点投入建设商品鉴定、商品信息和价格数据库等履约操作系统中关键模块能力,目标建成中国最大的二手时尚交易数据库。据徐薇介绍,从收到商品到完成上架,红布林目前整个处理时间控制在1.5天,而行业平均时效约为7天,平台商品30天售罄率超过95%。
红布林的上游卖家既有个人卖家,也有类似中古店等B端专业卖家,卖家可以选择自主定价或者平台智能定价。此外,红布林还推出了买断模式的商品回收业务。值得一提的是,红布林的用户买卖重叠比例较高,超过70%的用户同时有过至少一次买卖行为。
在徐薇看来,年轻人对于个性化的追求,是时尚消费品持续循环的市场新机,“审美不再整齐划一,仍然会有当下流行的元素,但每个人喜欢的东西很不一样,在二手商品里可以找到很多穿搭可能性。”
直播、短视频为代表的内容电商,是疫情后二奢市场的渠道机会。红布林也在2019年开始以自播形式试水直播业务。徐薇告诉36氪,直播的“所见即所得”,更适用于高客单价、重奢类等用户决策较重的商品,与货架电商形成互补。数据显示,2022年抖音818期间,红布林在抖音二奢行业搜索排名居榜首。
交易规模增长之外,经营健康度是红布林近两年更关注的业务指标。徐薇告诉36氪,近两年二奢市场已经进入深水区,相比于单一的增速和规模,更应该关注经营健康度,如何在收入和规模条件下实现盈利,是这两年红布林的业务投入重点,也将是未来几年的生存根基。
好了,关于“红布林”完成1亿美元C轮融资,今年以来收入较去年翻倍就讲到这。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科技金融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