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很高兴为大家分享来自红星新闻的财经时评丨银行非柜面转账交易限额,应走出“一刀切”困局,如果您对财经时评丨银行非柜面转账交易限额,应走出“一刀切”困局感兴趣,请往下看。
最近,有读者朋友注意到,有媒体披露出金融消费者在进行非柜面转账交易操作时,受到银行每日不超过5000元金额的限制,无法达到既定的转账需求。
银行对非柜面转账交易限额,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网关支付、快捷支付、销售终端(POS)、自助柜员机(ATM)等。事实上,银行这种做法是于法有据、于情有理的。
早在2020年10月10日,国务院召开了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部际联席会,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以打击、治理、惩戒开办及贩卖电话卡、银行卡违法犯罪团伙为主要内容的“断卡”行动,依法清理整治涉诈电话卡、物联网卡以及关联互联网账号。
由此,银行对非柜面转账业务进行限额,主要目的是通过“断卡”行动,推动银行、支付机构清理长期不动户、“一人多卡”、频繁挂失补换卡等异常银行卡。这些银行卡往往成为犯罪分子诈骗、洗钱的重要通道,只有收缩非柜面转账额度,才能在最大程度上抑制洗钱、诈骗等犯罪分子的图谋。
因此,全社会对银行非柜面转账限额应予理解和支持,银行虽然可能或多或少地存在一点“私心”,比如避免存款过快流失,但并非“狗拿耗子多管闲事”,实际上是对金融消费者的高度负责——用非柜面交易限额的手段来为银行客户再构筑一道资金安全防护屏障,最大限度地减少客户可能被诈骗而形成资金损失。
但问题是,一些银行在制定非柜面转账交易限额时采取了“一刀切”的做法,不分经济地区、不分客户收入与支出情况,一律简单地给予每日5000或更低的限额,这种做法既让不少客户感到不满,同时也给银行带来不少诟病,最终形成“两败俱伤”的结局,无形中给银行非柜面转账交易限额设置了障碍,加大了推行的难度。
对此,银行应引起高度重视,尤其要积极想办法推出相应制度或措施,理顺客户心气,确定合理限额标准,让不同经济地区、不同收入的客户都有适合自己非柜面转账交易的额度,打破银行非柜面转账交易限额僵局,走出非柜面转账交易限额困局。
一方面,银行应转变非柜面转账限额管理理念,消除对待业务风险管理怠惰而固化的思维模式,不断提高数字金融在识别和判断客户上的能力。银行应加大金融科技投入,通过推行金融大数据技术,对不同经济地区、不同收入客户非柜面转账交易限额进行科学细分,提高识别精确度和精细化管理能力,对客户进行分类分级管理,避免“误伤”;并对非柜面转账限额设立触发限额自动调整机制,对于触发转账限额的客户可采取网上身份证验证自动上调转账交易额度,减少到柜面办理带来时间和交通上的成本,在防诈骗保客户资金安全与客户方便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消除“一刀切”带来的综合“后遗症”。
另一方面,银行是推行非柜面转账交易限额的倡导者和推行者,无论在思想上还是行动性都应起到主导地位,要舍得更多的付出。目前来看,需要银行持续不断地加大宣传与引导力度,尽力通过各类有效渠道及时向所有客户宣传好非柜面转账交易限额制度的重要性,对一些不理解非柜面转账交易限额的客户进行耐心地解释和说服,让他们真正理解银行的良苦用心,提高客户遵守银行非柜面转账交易限额的自觉性,让客户消除误解和抵触情绪,消除一切阻力。
与此同时,多做实在的工作,对于部分需要提高非柜面取款或转账限额的客户应尽可能提供最大的方便,减少不必要的中间环节,消除程序过于复杂繁琐现象,使储户能够心气通畅,提高他们对银行非柜面取款限额的拥护度,形成储户与银行之间良性互动的格局,最终营造出推动非柜面转账交易限额的和谐友好氛围。
作者:中国地方金融研究院研究员 莫开伟
好了,关于财经时评丨银行非柜面转账交易限额,应走出“一刀切”困局就讲到这。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科技金融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