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很高兴为大家分享来自21世纪经济报道的33年来首次实现防火期零火灾 大理市林草局是如何做到的?,如果您对33年来首次实现防火期零火灾 大理市林草局是如何做到的?感兴趣,请往下看。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白杨 大理报道
去年3月15日,大理金甲山发生一起森林火灾,经过56个小时扑救,大火最终被扑灭。火灾发生时,大理市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杨荐钧正在值班,他近日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当时,我们的视频监测系统监测到了火情,但由于精度不够,一直无法准确定位,等派人核查到准确位置时,火已经燃烧了15分钟”。
2016年,大理市实施了森林防火视频监控项目,在洱海周边的几个制高点部署了7个摄像头。虽然相比过去护林员在瞭望塔用望远镜监测,视频监测的效率已经大幅提升,但是,无论是覆盖度还是精准度上,当时的这7个摄像头都远远满足不了森林防护的需求。
尤其是过去几年,每年都发生火灾,这也再次敲响了大理市对森林资源保护的警钟。而今年以来,恰逢整个云南降水减少,森林防火形势变得异常严峻,大理市已经发现了24起较危险的火情,但都及时得到了控制。
这是大理市自1990年以来,截止目前首次实现防火期零火灾的目标,而这背后,则得益于去年10月份开始实施的智慧林草项目。与此前的视频监控项目相比,现在的智慧林草项目针对森林防护的各方面能力都得到了增强,最直接的对比就是,现在洱海周边已经部署了50个摄像头,并且都是双光谱摄像头,不仅监测范围可以覆盖大理市森林面积的80%以上,在精准度上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作为整个智慧林草项目的牵头人之一,杨荐钧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如果是现在的系统遇到去年金甲山那样的火情,虽然不敢保证100%及时扑灭火情,但至少成功率能提高20%-30%。“现在我们可以做到快速发现,精准定位,然后在人员调度上也会比原来更顺畅,这将缩短人员达到现场的时间”。
从人防到技防
大理市地处云贵高原上,横断山脉南端,苍山之麓,洱海之滨,是一个依山傍水的高原盆地。其辖区内的苍山洱海,不仅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更是具有全球保护意义的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
大理市林业和草原局局长杜杨锋表示,山是洱海流域森林系统重要的载体,也是流域水资源与降雨径流的主源地,具有重要的水源涵养功能。绿水的“重塑”源头上依赖青山的“健康”,大理市林草局以苍山为重点,构建洱海流域水源涵养林综合保护体系的目的,就是要提升洱海流域水源涵养能力。
而任何火灾的发生,都将对森林资源造成严重的破坏,所以如何防止火灾发生,也是保护苍耳生态的一个重要环节。据记者了解,去年,大理市林草局通过与浪潮信息合作,基于浪潮信息提供的算力基础设施,利用物联网、边缘计算、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的数字技术建设了智慧林草系统,并搭建出一套从终端到边缘到中心的监测预警体系。
森林和草原监测综合管理平台 图自大理市林业和草原局首先在防范火灾源头上,大理市林草局建设了卡口人员智能识别系统,该系统在大理市下辖的14个乡镇及国有林场等重要的入口,部署了240套人员智能识别系统。
杨荐钧向记者表示,去年的一起火灾,就是有人偷偷跑进林区但没有被发现,然后导致火情发生。而今年,在同样的地点又有人早上五点多便拉开铁丝网溜了进去,但被摄像头抓拍到,然后护林员及时把他赶出山,“我们在该人员身上搜查出了三个打火机,这就避免了一个非常大的火灾隐患”。
除此之外,上文提到的包含50个摄像头的双光谱火情视频监测系统也是智慧林草项目的一个核心。据介绍,该系统每15分钟可以对半径15km以内的监控区域自动巡航监测一次,并可监测发现约1平方米的火点,然后会自动报警和定位火点位置,定位精度可达50米。
通过这套视频监测系统,焚烧秸秆、生火做饭、上坟烧纸等野外用火都能被准确监测到。而在接到告警信息后,值守人员即可通过平台查看火情图片、实时视频、火情视频录像,并控制前方云台实时监控火点现场情况。当值守人员确认当前火点信息后,相关数据会转发给GIS(地理信息)系统,GIS系统接收到特定地址编码的数据,即可计算火点位置信息,并标注在GIS地图上。
同时,系统会启动后台的发布平台,第一时间通知森林防火灭火人员,系统还可以提供最近扑火队前往火点最短路径以及通往现场的主要道路和通行能力,并根据火灾蔓延分析结果提供防火隔离带的建议位置和阻火方案,以及赶赴火场的时间等重要信息。
杜杨锋表示,通过运用森林防火视频监控系统24小时不间断巡查的功能,加大了野外违规用火和火情实时监测力度。这对林火管理而言,实现了从“人防+初步的技防”到“技防引领人防”的转变,对于林业工作而言,是一次跨时代的转变。
智慧林草不止防火
在数字时代,数字技术加速行业的变革,对大理林草局而言,智慧林草项目虽然是以森林防火作为切入点,但其价值可远不止于此。
杜杨锋称,以智慧林草系统作为平台,大幅提高了林草资源管理的工作效率和治理能力,也进一步完善了洱海流域林、草、湿综合保护体系。据其透露,未来,除了森林防火,智慧林草还将在林地保护、病虫害防治、林业社会化服务等方面发挥作用,真正实现保护与发展的结合。
具体而言,通过安装气象监测设备,工作人员就能对与植被生长密切相关的土壤、水气、光照、热量等气象环境因子进行连续监测并采集信息,从而对相关生产管理工作提供相应的科学数据和决策依据。
而通过布设虫群吸引装置,可以对作物病虫害信息、长势信息等进行采集,进而实现对病虫害发生和发展的精确预测、预报,为防控方案的有效制定提供客观科学的数据支撑。
实际上,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杜杨锋反复提到了“数据”一词,在他看来,智慧林草项目未来的核心就是对各种数据的收集、分析及使用,从而释放出更大的价值。
“现在不同设备收集的各种数据,可能用途都不一样,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通过把这些数据汇集到我们的云平台,那可能就会发挥出1+1大于2的效果”,杜杨锋说道。
其举例说,卡口人员智能识别系统除了可以防火,其积累的数据也能总结出哪个卡口在什么时段人最多,这样一来,工作人员就能知道未来哪个时间哪个卡口人会变多,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预防调整。
除此之外,对于市民的进山管理,现在还是需要线下去村委会盖章审批,而未来,可以通过小程序进行实名制预约,然后系统会根据不同卡口的人流情况做好分流工作,让进山也变得有序。
杜杨锋告诉记者,通过智慧林草项目的实施,“技防”水平不断提升真正实现了减少火灾的发生,这就是最大的林草资源的保护目标。与此同时,随着对数字技术的不断深入应用,传统的护林员从只知道爬山也变成了信息化部队,而这种变化,对林业工作也将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
(作者:白杨 编辑:林曦)
好了,关于33年来首次实现防火期零火灾 大理市林草局是如何做到的?就讲到这。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科技金融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