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很高兴为大家分享来自媒体滚动的创新体制机制实现高水平科技成果转化,如果您对创新体制机制实现高水平科技成果转化感兴趣,请往下看。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高校作为我国重大科技创新策源地,近年来不断产出重大科技成果,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上也取得了明显提升。但与国外高水平大学相比,我国高校专利还存在“重数量轻质量”“重申请轻实施”等问题,“不愿转、不敢转、不会转”现象依旧突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高校应贯彻新发展理念,创新体制机制,提升源头创新能力,以高水平科技创新,助力科技自立自强;要突出转化应用导向,以高水平成果转化应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系统推进赋权改革,破解成果转化瓶颈
近年来,国家先后出台一系列法律法规及政策方案,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机制和模式,开展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放宽国有资产管理限制,着力破解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桎梏。截至目前,超五成高校已开展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从实践看,部分试点高校已初见成效,但在成果保护水平、赋权规范程序、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转化责任豁免等方面仍存在诸多障碍,需要运用系统思维,整体推进赋权机制改革,破解成果转化瓶颈,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一是细化职务科技成果赋权程序,激发科研人员成果转化的动力。根据不同成果类型和科研人员意愿,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合理约定权属比例、收益分配、行使规则、费用分担以及专利维持费等。对既有专利,经科研人员申请并与单位签订协议后,在国家专利行政部门进行专利权属变更;对于单位已经提出的处于审查中的专利申请,经科研人员申请并与学校签订协议后,由单位单独申请变更为单位与科研人员共同申请;对于新的专利申请,科研人员选择与学校共同申请的,由单位与科研人员签订协议后共同申请。科研人员选择不享有所有权的,或是不宜确权分割的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归单位所有,单位可给予科研人员不低于10年的长期使用权。
二是规范职务科技成果资产管理机制,纾解转化科研人员担心事后追责的焦虑。严格管理制度及操作流程,将科技成果管理贯穿项目的选题、立项、实施、验收、成果转移转化等环节。规范职务科技成果分割确权或赋予长期使用权、成果定价、公开公示、协议签订、作价投资、收益分配等工作流程,确保科学合理、操作性强。根据不同的成果转化方式,完善职务科技成果的定价、转让、出资等流程,引导支持潜力成果作价入股,以“追求转化效率和价值最大化”为目标,实现国有资产的高效利用与健康运营。建立成果披露机制,发布赋权范围及负面清单,确保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完善赋权公示程序,职务科技成果由单位与科研人员混合所有的,对权利归属、份额比例、具体权能等进行登记和公示,科研人员享有长期使用权的,明示权利范围、许可期限等,保障交易安全。要构建科技成果转化尽职免责机制,对参与赋权且没有非法牟利的工作人员,免予追究其在科技成果定价、自主决定资产评估以及职务科技成果赋权中的决策失误责任;实现科技、教育、审计、巡视等多部门联动,明晰决策豁免机制,有效纾解成果转让人员的顾虑,降低转化人员因担心追责而“被动规范”决策导致的机会成本。
三是强化成果转化的应用导向,提升研发创新的内生动力。通过职务科技成果赋权,使科研人员提前拥有产权,从而激发创新和转化的动力。优化科研评价,强化应用导向,提升成果转化在职称评定、岗位聘任、人才评价、绩效考核等中的比重,完善技术转移人才评价和职称评定制度。建立针对科技成果转化作出重要贡献人员激励的长效机制,如科研人员获得职务科技成果转化奖励不受绩效工资总量限制,不纳入总量基数。
强化面向市场创新,提高专利成果质量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存在“重研发、轻转化”“重理论、轻应用”的倾向,产出成果难以有效对接市场需求,导致大量专利闲置。高校要坚持“四个面向”,在科技创新活动前端,确立“市场需求导向”,将市场化运用嵌入高校科技创新活动全过程。
一是加强有组织科研,促成可转化的成果产出。聚焦服务国家和区域战略需求,转变科研理念,主动谋划、主动服务,明确科研方向和具体任务,形成有计划、有组织的科研创新活动。创新科研范式和组织模式,加强高校与区域产业发展互动,充分利用学校优势特色学科,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强化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推进问题与需求、技术与应用、研发与生产的协调,注重研发与需求的衔接,促成“可转化”的专利成果产生。
二是强化专利导航布局,培育高价值专利。加强高价值专利布局,围绕战略产业集群,聚焦“卡脖子”技术领域,设立重点领域研究专项,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确保产业链、生产链安全,有力服务科技自立自强。构建高价值专利的筛选指标、权重与测度模型,研究关键核心技术领域高价值专利驱动影响因素,全面考虑不同产业的战略地位、营商环境、行业集中度、市场前景等市场主体因素,指引关键核心技术领域高价值专利创造。在技术研发、专利撰写、专利申请、专利运营等专利全生命周期中定向培育,全方位、多维度释放出专利价值,引领技术研发、创新布局,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培育竞争新优势。
三是强化产学研深度融合,推进协同创新。聚焦国家战略和产业发展重大需求,强化高校与产业发展互动,推进科教产融合创新,发挥优势特色学科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助力战略性新兴产业。统筹校内外科研资源,推进“需求牵引”型研发,强化高校与企业共建科研平台,推进联合协同攻关。
强化全链条整体部署,提升创新效能水平
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工作涉及面广、专业性强,不仅需要技术创新人才,还需要技术、管理、运营等专业人才支撑;不仅需要资金、平台、设施等创新资源,也需要对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等整体考量。这需要高校系统布局、一体推进创新和成果转化政策。
一是建立科技创新全链条决策机制。要坚持系统观念,围绕“为谁创新、谁来创新、创新什么、如何创新”,优化制度机制,探索科研评价、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全链条部署,主动融入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高度协同、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紧扣国家战略、地方需求和企业需要,布局研发资源,着力研发方向,产出应用成果。
二是推进知识产权全链条信息服务。健全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平台,强化“全流程贯通、全要素集聚、全链条服务”模式,提升信息服务支撑创新的效能。有效发挥专利导航的指引作用,实现创新与需求的精准对接,推动专利信息分析与产业运行深度融合、研发活动与产业应用高度匹配。立项前,进行信息咨询、专利检索,全面了解技术研发状况,分析竞争态势,明确研发方向;研发阶段,进行专利信息分析,明确研发重点和路径,提升创新水平和效率;专利申请阶段,围绕创新技术进行专利组合布局,提升技术的法律保护水平;成果转化阶段,协助商业谈判,策划转化方案,促进成果转化。
三是引导知识产权服务业支持高校创新全过程。推动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深度参与高校科技创新全过程,将知识产权服务资源向高校科技创新活动汇聚,促进服务链与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融合。建设专业化成果转化机构,吸纳行业企业、地方政府、投融资机构等创新力量共同参与。搭建市场化运营服务平台,畅通成果转化渠道,盘活存量、用好增量,提升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
(作者系湘潭大学技术转移中心主任、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主任)
好了,关于创新体制机制实现高水平科技成果转化就讲到这。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科技金融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