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很高兴为大家分享来自安徽商报的藏在味蕾中的蓝色乡愁,如果您对藏在味蕾中的蓝色乡愁感兴趣,请往下看。
■私读 《东海寻鲜》
◎王寒/著 浙江人民出版社
·陈向阳
作家王寒又出新书了,书名《东海寻鲜》,一本写海鲜的美食散文集。
《东海寻鲜》是“故乡有味道”系列的第三本,是王寒继《无鲜勿落饭》《江南小吃记》之后,第三本介绍故乡美食的作品集。在她的老家台州,“无鲜勿落饭”这句方言,已然成为一句经典的广告语。作家王寒也成为家乡美食的代言人。
人对食物有依赖的惯性,源自故乡,也来自味觉记忆。记得温州作家程绍国说过,他每次进京去看望温州籍著名作家林斤澜,问先生要带点什么,林先生总是说带点鱼生就好了。鱼生,由生的小带鱼和萝卜丝腌制而成,加红曲,又腥又咸,是很多人眼中的黑暗料理,却是温州人心头的白月光。
食物和故乡、记忆的关系,最是密不可分。当一个人的味蕾从小习惯了本地的食材和味道,成年后,他已离不开这种味道。离开家乡后,故乡的味道就成了乡愁,让人一辈子都忘不了。所以王寒说,美食里面有过往的岁月。
王寒也一样,她出生于西湖畔,却成长于东海边的台州,从小吃到大的海鲜就是她最熟悉的味道。这本写东海海鲜的美食书,字里行间弥漫着蓝色的乡愁,而美食的背后除了地理和风物,民俗和风情,更多的是乡愁、亲情。写这本书,王寒调动了她半辈子关于海鲜的生活记忆。在《一挟虾虮千条命》一文中,她写道:“父亲在东海边长大,他觉得虾虮是人间美味。老人家年纪大了,容易怀旧,常跟我说起旧人旧事,念念不忘家乡的夹糕、大黄鱼和虾虮。而母亲在西湖边长大,很难理解父亲对海腥味的追逐,她一辈子都吃不惯糟鱼生、烂虾虮。所谓的味道,其实就是故乡的风物、气息、口味、过往的岁月以及挥之不去的乡愁,共同聚成的味道。”
我曾经和王寒同事多年,也有幸品尝过她父亲做的家常菜。在这本书里,王寒多次提到精通烹饪尤其擅长做海鲜大餐的父亲。就是这样的家庭熏陶,使得王寒对美食尤其是海鲜有特别的感情。她的父亲是上世纪50年代的大学生,喜欢喝酒,一年到头,她家的餐桌都是海鲜唱主角,不可一日无鲜,背景音乐是红灯牌收音机传来的带着电流噪声的新闻播报。在餐桌上,在父亲的嘴里,王寒知道了黄鱼七兄弟;知道了墨鱼、章鱼、鱿鱼、望潮、鲑蛄的区别;知道了黄鱼要吃嘴巴,鳓鱼要吃尾巴,鲳鱼要吃下巴;知道了正月雪里梅,二月桃花鲻,三鲳四鳓,什么季节要吃什么海鲜。父亲边喝酒边现场教学,完成了对王寒的海洋生物启蒙,也培养了她“无鲜勿落饭”的口味。
王寒的文字一向轻松、有趣。她写节气、写风物、写草木、写城市、写美食。在浩瀚的东海边,她边走边写,边吃边写,书写了40余种独特的东海海鲜,二十四时,三十六味,桃花鲻鱼、清明马鲛、芒种虾皮、夏至鳎鱼、大暑鲈鱼、秋风蟹紫、西风鳗鱼……哪怕她在走过四十多个国家,走过大半个地球之后,最想念的滋味,仍在家门口,在家乡的那片海域。她执着地探寻着各种活蹦乱跳的东海味道,也书写了海鲜背后的种种传奇,就像她说的,来自东海的每一口鲜甜,都跟江河、大地、海洋有关。
味觉的记忆需要一代一代人的传承,故乡的味道需要作家去传播。王寒说:“我想给故乡留下风物志。”对于喜欢美食的老饕而言,读这样的风物志,亦是一种享受。
好了,关于藏在味蕾中的蓝色乡愁就讲到这。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科技金融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