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很高兴为大家分享来自科技日报的“二阳”引关注,新冠感染高峰又要来了?专家回应,如果您对“二阳”引关注,新冠感染高峰又要来了?专家回应感兴趣,请往下看。
◎ 科技日报记者 张佳星
近日,网络上关于“二阳”的声音引发关注。权威专家研判认为,当前出现规模性疫情的可能性不大。
5月18日,中国科学院院士、昌平实验室/北京大学教授谢晓亮在一场学术会议上认为:从当前疫情的统计数据看(以北京为例),此轮疫情走势图较缓和,大概率不会出现今年初那样的疫情形势。
但他同时强调:“从国际数据来看,新冠病毒变异可间歇引发多轮感染高峰,大概5个月一次,因此科学研究仍要为今冬可能到来的疫情高峰做好应对准备。”
模拟病毒与抗体的“田忌赛马”,摸底高峰缘由
之前有BA.5、BF.7,现在又是XBB……为什么新冠病毒的变异株总能引发一个又一个感染高峰呢?
“在‘适者生存’的进化压力下,新冠病毒的进化总是同时锚定两个目标。”谢晓亮解释,一边要逃逸人体中由于新冠感染或已经大量存在的中和抗体,一边要保持与人细胞受体的高效结合,做到这两点的变异株可以在全球流行。
什么样的变化能够实现这两点呢?北京大学研究员曹云龙和谢晓亮课题组的研究生们通过研究评估所有单点氨基酸变异,分析新冠病毒每个氨基酸变异后免疫逃逸能力和感染能力等特性的变化,来寻找这一问题的答案。
“病毒的受体结合结构域是与人体细胞受体结合的关键区域,其单点变异约有4000种可能。”谢晓亮解释,这是因为新冠病毒受体结合结构域主要由约200个氨基酸构成,每一个位点上的氨基酸有20种可能。
新冠疫情发生后,谢晓亮/曹云龙团队通过高通量单细胞技术,从接种疫苗或病毒感染康复者体内寻找到并体外合成了6000多株新冠抗体。
一边是4000多种病毒可能的突变,另一边是3年多来人类免疫系统中生成的对付新冠病毒的6000多株抗体,推演它们之间结合、逃逸的博弈,将掌握其中的规律。
要想像田忌赛马一样预知结果,必须对双方对阵组合的实力了如指掌。不同的是,田忌赛马只需分析“三对三”,而病毒与中和抗体的较量是“4000对6000”,这个数量级将产生数以千万计的组合。为此,昌平实验室/北京大学的谢晓亮/曹云龙团队开发出高通量深度突变扫描技术进行评估、统计,最终分类、归纳、形成可视化图谱,和全球共享数据。
基于上述研究,联合团队预测出病毒进化的“最优解”均在现实中引发传播高峰,包括BQ.1.1、CH.1.1等,以及仍是多国主流毒株的XBB。
筛选出应对病毒变异的广谱中和抗体,以备战高峰
最值得关注的是,这6000多种中和抗体中,有没有一种广谱中和抗体呢?所谓广谱,就是能够对所有迄今为止所有的和不远将来的变异株都有效。
为了筛选出高效广谱中和抗体药物,团队对病毒的突变规律进行了理性分析。“人体中占比高的高效中和抗体类中不会有广谱抗体,因为它的广泛分布会给病毒变异施加逃逸压力,导致主流毒株逃逸。”谢晓亮介绍,根据中和抗体与病毒结合区的结合位置不同,几千种抗体被分为12类,要找的广谱抗体必须在稀有类别中。
与北京地坛医院金荣华院长合作,昌平实验室团队最终在接种新冠疫苗的曾经的非典康复者血液中筛选出中和抗体SA55。“利用昌平实验室王佑春教授搭建的假病毒平台,我们发现它对目前所有的流行变异株都有中和效果,包括最近的XBB及其支系。”谢晓亮告诉科技日报记者,目前看来,新冠病毒短期内自然进化出的任何一种变异都难逃过它的中和。
更多的研究正在证明这一点。日前,广东省公共卫生研究院针对SA55抗体进行了当前流行毒株XBB真病毒的中和试验,显示其可有效中和XBB。
谢晓亮表示:“数据表明只要以科学的方法推演,我们能够掌握跑在新冠病毒变异之前的能力。”
据介绍,基于这一研究开发的抗体药物研究成果已由昌平实验室授权给北京科兴中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进行药物开发。SA55注射剂仍在研发中,可用于治疗和长效预防中重症,尤其适用于老年人或免疫缺陷人群等不适合疫苗接种或免疫反应差的人群。SA55鼻喷制剂已经进入临床试验阶段,且具备大规模生产条件。
国际新冠感染统计图表显示,感染高峰仍在不断画着“波浪线”。“过去,疫苗、自然感染所形成的免疫屏障被新冠病毒变异株一再被攻破。”谢晓亮表示,科学研究者应运用全新的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开展全局式的、扫描式的研发,寻找更有效且具有广谱性的预防和治疗手段。
来源:科技日报 文中图片均来源于视觉中国
编辑:王璠
审核:朱丽
好了,关于“二阳”引关注,新冠感染高峰又要来了?专家回应就讲到这。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科技金融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