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重仓科技投资成行业共识,创投机构兼顾替代式创新与前沿创新

2023-04-10 17:05:41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今天,很高兴为大家分享来自21世纪经济报道的重仓科技投资成行业共识,创投机构兼顾替代式创新与前沿创新,如果您对重仓科技投资成行业共识,创投机构兼顾替代式创新与前沿创新感兴趣,请往下看。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申俊涵 北京报道

“随着中国经济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股权投资的变化也尽显其中。从投资商业模式,到投资核心技术和科技,已经成为整个行业的共识。”近日,在扬州举办的中国科创投资峰会上,清科创业创始人、董事长、首席执行官倪正东分享说。

他表示,股权投资行业新一轮的竞争,主要是在科创领域的竞争。谁在科技方面投资得好,谁就在市场上有更好的地位。在活动现场,多位投资人也表示对科技创新投资的力度在不断加大,替代式创新与前沿创新都是发力的方向。

科技创新时代对创业者、投资人提出更高要求

倪正东通过一组数据证明,创投资金在愈加向科创领域汇聚。他指出,2017年,股权投资行业中,被投企业数量排在前三位的是移动互联网、医疗健康、生物技术;2019年变成了智能制造、IT、医疗健康;2020开始吸金最多的是医疗健康,然后是半导体和电子设备;到了2022年投钱最多的是半导体、电子设备,然后是医疗健康和IT。

“我们可以明显感觉到,创业门槛越来越高,像做半导体的是电子工程的博士,从事医疗健康都是医学专业的博士,做IT、人工智能方向也是博士和院士。最近三年,整个投资行业明显感觉到投科学家、投院士、投博士的比重在上升。”倪正东说。

英诺天使基金创始合伙人李竹也深刻感受到,科技创新时代对天使投资人提出更高的要求。他指出,天使投资基金在2015年前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大量兴起,现在已经出现很大的进化。尤其是现在需要科技创新的时代,对天使投资也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投资人自身也要懂科技、懂产业链。

过去,天使投资有点像概率游戏,创业者找过来,投资人认为有成功的可能性就投了进去。但现在当硬科技创新成为主流,天使投资人会更主动地去分析行业,在行业中找到最有价值的创新点,然后在创新点上去找最有价值、最优秀的团队去投资,这其实就是类似于VC的打法。

当早期投资机构进化到用VC的打法来做天使投资,成功和失败的概率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过去天使投资绝大部分是赔钱的,只有三分之一是赚钱的。但现在可能是倒过来了,成功概率跟VC差不多,60%-70%都是赚钱的,只有30%左右是赔钱的。

“有认知、有纪律,是在不确定性中找确定性非常重要的一点。只投我认为最有价值、能够改变未来的创新点。”李竹说。

机构投资发力替代式创新与前沿创新

在活动现场,多位投资人对投资卡脖子技术问题展开热烈讨论。尚颀资本执行事务合伙人冯戟表示,“从投资的角度来看,解决卡脖子的问题并不容易,它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更多时候需要脚踏实地、多方努力,才能完成。我们以举国之力发展技术研究,从大赛道和大行业来看,还是大有可为的。”

中国国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孙宏慧介绍称,支持科技创新是国新基金的主要使命定位,公司通过助力中央企业(包括地方的国资企业)强链、补链,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解决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环节,来实现功能作用。

孙宏慧表示,国新基金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实现科技创新投资。一种是直接投资项目,国新基金投资了一批科学家创业的企业。第二种是沿着央国企产业链,去投一些能在各自领域填补空白的科技创新企业。

国新基金通过这两种方式,发挥国有资本的放大作用,支持需要实现重点科技创新突破的领域,同时通过项目领投带动一些其他社会资本,共同支持相关领域的科技创新。另外,国新基金也通过和一些央企产业基金的合作,来支持一些具体行业的技术突破、规模化产业发展,起到组合拳的作用。

火山石投资管理合伙人章苏阳提出,很多投资人投资现在的卡脖子技术,填补国内的空白。同时,也应该投资将来卡脖子的技术,这是科技立国的基础,也是中国成为科技强国非常重要的一点。章苏阳表示,火山石投在填补将来“卡脖子”技术的比例大约占8%。

李竹表示,这两类卡脖子的技术,其实对应的是两种创新,一类是替代式创新,另一类是前沿创新。替代式创新就是原来国内没有,现在要自己搭建;前沿创新基本上中国跟世界是同步的。

这两类创新需要的创业者是完全不一样的,替代式创新一般是从大企业里面招人,比如半导体设备方向,有从国外大厂回来的创业者,获得英诺的投资。而前沿创新就得找大院大所,做科研成果转化,把论文变成成果,然后再投入使用。

“前沿创新有一个特点就是‘非共识’。往往在看到这个创新的时候,很多人未必认为创新的价值有多大,但你要能识别出来,并且提供支持,这也是早期投资的乐趣所在。”李竹说。

(作者:申俊涵 编辑:林坤)

好了,关于重仓科技投资成行业共识,创投机构兼顾替代式创新与前沿创新就讲到这。


返回科技金融网首页 >>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科技金融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