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咖啡行业格局重塑:新老玩家角逐市场

2022-12-31 09:05:23来源:贝果财经

今天,很高兴为大家分享来自贝果财经的咖啡行业格局重塑:新老玩家角逐市场,如果您对咖啡行业格局重塑:新老玩家角逐市场感兴趣,请往下看。

转自:中国经营网

本报记者 钟楚涵 蒋政

2022年,是咖啡行业快速发展的一年。这一年,本土咖啡品牌Manner、挪瓦咖啡不断扩张,还有一些企业实现了非常明显的正向发展。9月,Tims咖啡正式上市;而瑞幸咖啡在这一年获得盈利,实现了业绩和门店的双增长。

同时,更多的企业跨界进入了咖啡行业。李宁、特步、华为、蔚来汽车等知名企业都相继进入咖啡领域,这些都从侧面体现出咖啡行业的巨大空间和热度。

赛道持续火热

2022年,咖啡市场本土品牌崛起。3月,本土咖啡品牌Manner宣布在10座城市200+新店齐开。根据Manner官网信息,目前Manner已有500多家直营门店;5月,M Stand官微宣布20+新店开业;11月,挪瓦咖啡宣布120家店齐开,至今在全国已经累计超过1700+门店。

以上部分本土咖啡品牌在2022年的扩张与它们在2021年获得资本投资存在关系。天眼查信息显示,2021年Manner咖啡获得三轮融资,其中一轮的融资高达数亿美元;M Stand咖啡2021年获得二轮融资,金额达数亿元;2021年挪瓦咖啡获得三轮融资,最后一轮融资于2021年12月,金额达2亿元。

对于本土咖啡品牌崛起的原因,连锁经营专家李维华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本土品牌迅速崛起的原因主要有五方面:在星巴克的市场教育下,关于咖啡、咖啡店等的知识已经逐渐普及;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文化教育层次的普遍提高,百姓对于咖啡的接受度明显提升;大多数人都掌握了连锁经营的知识和技法,尤其是威力更强大的特许经营的商业模式,现在的商界人士基本都认识到了其重要性;资本的背后推动;快速增长市场的巨大吸引力。”

在本土品牌的差异化与竞争力上,李维华表示:“和国际大牌相比,本土品牌在模式上各种各样的都有,有强调第三空间的,有主打性价比的,有做精品咖啡的……在单店形式上,有大店类的第三空间,也有只做外带外卖的小微店;既有做线下为主的,也有做线上为主的;既有强调技术和品味的现做咖啡,也有直接冲泡的袋装或胶囊装等。本土品牌的竞争力主要体现在这几个方面:国潮、国货、国风概念尚未熄火,所以很容易受到国人欢迎;以性价比揽客;线上的玩法更熟悉;在资本运作上能力强等。本土咖啡品牌的兴起是必然的趋势,未来空间也会很大。”

在整体行业方面,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咖啡市场规模约3817亿元,预计行业保持27.2%的增长率上升,2025年中国咖啡市场规模将达1万亿元。

根据天眼查方面的信息,近年来咖啡相关企业年注册量持续增长。截至2022年8月17日,2022年新增咖啡相关注册企业1.9万家,同比增长26.6%。

在投融资端,2022年咖啡产业的热度依然持续。6月喜茶投资少数派咖啡;5~6月,歪咖啡、八福咖啡、小洋侨等多个咖啡品牌获得融资。咖啡的热度还存在于产业链中。2022年6月,智能咖啡机品牌咖啡之翼宣布完成1亿元融资;5月,咖啡供应链公司乐饮创新获得近5000万元A轮融资。

同时,在2022年有部分知名企业取得非常明显的成绩。9月,在进入中国市场三年多之后,Tims中国正式登陆纳斯达克。截至2022年10月,Tims咖啡门店数量突破500大关;发展迅速的还有瑞幸咖啡,瑞幸2022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净利润为5.29亿元,而2021年同期的数据为净亏损2350万元。截至2022年第三季度,瑞幸咖啡门店总数达到7846家。

对于2022年的咖啡行业,上海啡越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振东向记者表示:“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咖啡文化的形成已经非常清晰,大量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咖啡品牌和产品不断在市场出现,而且市场的认可度非常高。另外,2022年延续了2021年对于咖啡项目的投资热潮,品牌们在2021年拿到的钱,用于门店拓展的部分都需要在2022年完成,所以即使在疫情影响下,一些咖啡行业连锁品牌的门店拓展还是相当不错的。”

多企业跨界进入

2022年,继续有企业跨界进入咖啡行业,并且引发热度。2022年上半年李宁申请注册“宁咖啡NING COFFEE”商标,此后在北京、广东、厦门等地区的部分门店销售咖啡;6月华为也被曝注册咖啡相关商标;8月特步申请注册咖啡相关商标,包含“特咖啡”商标以及“XTEP COFFEE”商标;11月的消息称,上海蔚来汽车有限公司申请注册4枚“NIO CAFE”商标。

实际上,早在此前几年,已经有不少企业比如同仁堂、中国石油、中国石化等跨界卖咖啡。

在和君咨询合伙人、连锁经营负责人文志宏看来,不同企业跨界进入咖啡行业的原因是不同的。“一类企业是把咖啡作为一个新业务,非常重视地去推动,比如邮政、中石油等。另一类是像李宁、特步等,是为了在现有主营业务上来优化前端的门店体验或者优化产品结构,为顾客提供更好的体验和服务。比如李宁、特步等在全国有数千家营业网点,在门店端提供咖啡服务有助于提升客流量和增加顾客的黏性。”

对于以上企业跨界进入咖啡行业的竞争力,百联咨询创始人庄帅向记者表示:“通过咖啡业态提升用户进店的理由,同时也为已经进店的用户提供更加休闲的体验增加停留时间。他们的优势是具有规模很大的现成实体店资源,以及能形成关联销售。挑战在于需要重新构建咖啡业态的组织和流程,当然也可以通过委托专业的第三方进行管理。”

对于以上企业跨界进入咖啡行业的挑战,李维华也指出:“进入咖啡市场仍旧是需要具备强大的供应链、专业的团队等。虽然有些企业有不少的既有店面,但是实际上其中一些门店可能并不适合做咖啡店,比如在选址特性上和咖啡店的位置并不符合。”

未来如何?

对于目前中国咖啡行业的市场格局,文志宏表示:“首先,目前咖啡市场有外资、本土品牌,其中本土品牌这几年发展非常迅速;其次,从咖啡产品的角度来看,有现磨的、精品速溶等。其中,精品速溶咖啡这几年发展速度很快,因为它们比较容易在线上、线下同步发力。此外,麦当劳、肯德基这类餐饮连锁以及7-11等便利店连锁也是咖啡市场不可忽视的力量,因为它们的网点本身就非常多,同时咖啡产品往往性价比非常高,我认为这些企业会在咖啡市场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除此之外,王振东指出:“从市场格局来看,咖啡在一、二线城市的市场渗透率已经非常高,甚至已经超过了茶饮。换而言之,所有品牌在一、二线城市进一步提升市场渗透率、打开新的市场局面的机会已经不多。大家要去寻找新的战场。可以看到,包括像社区店、大学店以及三、四线城市的市场竞争都越来越激烈。对于品牌来说,如果要进入这些市场,不仅仅要形成价格优势,同时产品要真正符合消费者的需求,之后再实现较高的复购。”

目前,已经有咖啡品牌表达出对于进入下沉市场的意愿。在2022年的21世纪消费峰会上,挪瓦咖啡创始人郭星君表示,下沉市场年轻人的购买力是超乎想象的,未来两年更多的重心会放在非一线城市。

对于未来,王振东认为:“我们的市场已经开始进入到一个自主创新的阶段。往后大家都会围绕着‘怎么去做一杯中国人喜欢的咖啡’这一主题去做市场。除此之外,对于咖啡行业来说,运作资本的能力是一个重要的竞争力,未来资本对于行业的作用依然会很大。对于企业来说,当在供应链以及创新上具有更强能力的时候,会在资本市场形成一定的吸引力。”

文志宏则认为:“未来几年,咖啡毫无疑问依然会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但同时,对于咖啡品牌来说也存在挑战。如果自身没有足够的特色、差异化、规模以及品牌力,就有可能在行业快速增长的过程中被淘汰。”

好了,关于咖啡行业格局重塑:新老玩家角逐市场就讲到这。


返回科技金融网首页 >>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科技金融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