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很高兴为大家分享来自中国科学报的一个可随身携带的魔法世界,如果您对一个可随身携带的魔法世界感兴趣,请往下看。
■武夷山
11月,美国克诺夫出版社出版了英国牛津大学莎士比亚学教授Emma Smith(艾玛·史密斯)女士的著作Portable Magic:A History of Books and Their Readers(本文作者译为“可携带的魔法世界:图书及其读者的历史”)。2019年,史密斯出版了《这就是莎士比亚》一书。她在此书中写道:“所有图书都是魔法。所有图书在现实世界都拥有行动力和威力。”既然有此认识,3年之后她推出《可携带的魔法世界》一书就顺理成章了。
本书的“引言”是这样开头的:
从前,在北国有一个很有学问的人,他掌握天底下的所有语言,熟悉所有的创造秘密。他有一本巨大的书,黑牛皮装订,辅以铁扣,书的四个角都是铁的。书用铁链锁死在桌子上,桌子稳稳地钉在地上;每当要读书的时候,他就用一把铁钥匙打开锁链。除了他,谁也读不到这本书,因为它包含了精神世界的所有秘密。
以上是民间传说《师父与弟子》的开头,该书是19世纪末第一种英语印刷品,尽管这个传说已经流传很久。虽说你或许没读过此书,但好像觉得其内容很熟悉(民间传说的定义就该是如此)。当你读到故事下一段的开头——“这位师父有一位弟子,是个笨蛋”——你大概就很清楚将会发生什么了。这是“魔法师的学徒”传说的一个版本。由于对书的操作不当,弟子将顶替师父的位置,从维克多·弗兰肯斯坦到哈利·波特都是如此。像他们一样,这位弟子将不经意地大声读出这本魔法书的内容,或是以其他方式进行了误操作,造成了可怕的后果。
……
这个故事反映了人们普遍的恐惧心理:书籍具有强大的力量,落到不妥当的人手里就很危险。使师父成为师父、弟子只是弟子的,正在于对书的使用是否得当:它确定了双方的相对位置。图书是社会分化的积极因素,赋予图书掌控者以特殊地位。这个故事可绝对不是作为民主化的工具、所有人可获取的图书之寓言。一旦弟子能够有效地操控知识之书,他就将成为师父。不过,也正因为如此,书籍是社会层级的潜在颠覆者。
这种娓娓道来的风格,贯穿全书。
作者认为,过去1000年来,人类最具韧性和影响力的“技术”之一便是图书。
著名作家斯蒂芬·金曾说过,书籍是一个“独特的、可随身携带的魔法世界”。在本书中,史密斯带领读者去经历一番历时数百年、纵横几万里的文学冒险,以此发现人类为什么对图书如此着迷。
作者的生花妙笔点到了许多有趣内容,“古登堡印刷机是原创的印刷机械”的说法是流行的西方神话,应该打破;一些装饰性的礼品书何以将温文尔雅的女性激发成为反对奴隶制运动的斗士;二战中,运送到前线士兵手上的简装书何以发挥了武器的作用;几十片美式奶酪如何做成了一本书的样子,等等。
本书探讨了图书怎样、何时以及为何成了“偶像”。史密斯指出,具有如此强大力量的不仅仅是书的内容,还有书本之物质材料本身,史密斯称后者为bookhood(书态)。“书态”指的是触觉、嗅觉、听觉等对图书体验的影响,比如书香味、触摸书页的感觉、可以写写画画的书页边缘、图书封套上的插图、图书沉甸甸的分量,等等,都是书态的一部分。
每一本书都想影响我们的阅读体验,想让我们着迷、愤怒、欣喜、困扰。说实话,我们亘古以来对图书的挚爱一直在产生直接、重大的历史影响。史密斯有一个不同凡响的观点:图书“在读者的手上”才成其为书,“未被抚弄、阅读过的书其实根本算不上是书”。
总之,本书揭示了文字的变革伟力和永恒魅力,不容爱书人错过。
好了,关于一个可随身携带的魔法世界就讲到这。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科技金融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