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中国古代气象“群星”闪耀时

2022-10-14 09:06:08来源:中国科学报

今天,很高兴为大家分享来自中国科学报的中国古代气象“群星”闪耀时,如果您对中国古代气象“群星”闪耀时感兴趣,请往下看。

《一只早飞千年的鸟:中国古代气象观测与测量科技》,黄卫著,黄缨童绘,清华大学出版社2022年1月出版,定价:128元

■刘杨

相比于数学、物理和博物,气象是一个相对偏小众的科普出版领域。关于气象的科普书,比较流行的、与大家生活息息相关的且充满文艺范儿的就是观云类的。

《一只早飞千年的鸟:中国古代气象观测与测量科技》则选择了其中一个相对而言更为特殊的领域:中国古代气象观测与测量的科技。这看起来更像是一个学术专著的选题,如何做出彩、做得吸引人,我和作者花了一番心思。

首先是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古代气象科技史中博观约取,特别考验作者的积累和编辑的图书整体策划。

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在《人类群星闪耀时》中讲述了14位时代英雄、14个人类命运攸关的历史时刻。经过和作者讨论,我们在群星璀璨的中国古代气象观测与测量科技中选择了6种有代表性的,包括风、雨、雷电、温度、湿度和气象台,将这本书定位于“中国古代气象观测与测量科技的群星闪耀时”。

围绕文化感的图书定位,在具体创作手法上,我与作者达成了共识。比如在第一章介绍测风的内容时,作者先依据甲骨文,查考了中国先民对“风”的认识、“风”字的由来,然后通过比对相关古文中对风、测风等的记载,安平国府舍图的近代考古成果,展现了中国古人认识风、测风向和风速、给风力定级的发展过程。

除了结合具体的考古资料、文献资料外,作者还注重与同时期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气象科技对比,做到细心考证、言之有物。在本书的其他章节,还介绍了与气象有关的中国古诗词、民谚。这些充满文化和经验气息的文字,共同呈现了人文之美。

将信息图大量应用在气象科普图书中,用现代信息图重新科学解构中国传统气象科学技术装置,本书应该是先行者之一。

本书的呈现形式是文字+图片+实物结构信息图。书中将大部分的理性文字和庞杂的史料信息经过深入透彻的分解、梳理、整合,最终转化为富有想象力、饶有趣味的视觉系统设计,以多样且直观的信息图像和文字结合、各为主角的方式呈现。

如第一章结尾,将气象史上的气象标和风向风速仪进行了比较。不仅以信息图的形式呈现了中国古代、欧洲的测风装置,还在查询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绘制了不同历史时期测风装置的科学结构。这不仅对科学资料的整理有要求,也对科学设计有较高要求。

与之类似的还有第六章,作者详细解构了现陈列于北京古观象台的八台气象仪器,让读者一睹中国古代科学装置的工程之美。

本书的设计初衷,不是要做一个独特的图书产品,而是力求在读者常见的图书设计方案中推陈出新。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本书在创作之初,就先以产品设计的视角进行了图书整体设计。最终呈现出的不是一本常见的文字为主、搭配少量照片的科普图书,而是一本有很多设计元素在内的“杂志”。

如介绍中国给风力定级第一人李淳风的生平时,作者收集整理了大量李淳风的文字资料,有5000字左右。图文混排的话,一般要用10页。然而我们仅用了一个跨页,就实现了这个效果。

具体做法上,就是把李淳风一生重要的时间节点进行梳理,然后做一个圆形图的设计,让所有时间节点都围绕李淳风的画像,呈圆形排列,并在每一个时间节点标注当时的简要人物、事件。这不仅使读者对李淳风的生平有了清晰直观的认识,还对唐朝的文化、科学发展有了明确的认识。

这本书从封面到内文,主题色调一致,立足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由青铜时代幻化出了古朴、典雅、大气的铜绿、梧枝绿、龟背黄、汉白玉和黄昏灰等充满中国风的颜色,并贯穿全书。

科普图书出版,编辑和作者需要根据不同科普内容、图书定位,针对性选择最适合的呈现形式。正如“没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员”,即使偏小众,也可以根据明晰的图书定位、出版策划,充分发挥作者和出版方所长,打造一本兼具人文之美、工程之美和科学之美的科普图书。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出版社)

好了,关于中国古代气象“群星”闪耀时就讲到这。


返回科技金融网首页 >>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科技金融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