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2022-09-20 19:05:50来源:财经网

今天,很高兴为大家分享来自财经网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思考与实践,如果您对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思考与实践感兴趣,请往下看。

作者:中兴通讯首席技术官 王喜瑜

得益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全球数字经济规模持续扩大。2021年,全球47个主要国家的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达到38.1万亿美元,占GDP比重为45.0%。在此过程中,各国采取不同的路径来促进数字经济的发展,高效的数字基础设施和可交易的数字化能力,正在成为数字经济的核心源动力。

1 数字基础设施的迭代演进

(1)从建好网到用好网

以5G和千兆光网为代表的“双千兆”网络初具规模,为新型基础设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网络已从建设期进入到发展期,之后将更加聚焦于以下两个方面:如何更加精准、经济地完善网络建设,即“建好网”;如何更加高效、规模化地拓展不同场景应用,即“用好网”。

首先,“好”网络的评价重点已从技术指标过渡到客户感知。在面向个人(ToC)和面向家庭(ToH)领域,相比于4G时代,市场差异主要体现在:疫情带来的工作和生活方式的变化、短视频及直播等应用的爆发、移动互联市场的快速下沉、扩展现实(XR)及元宇宙等差异化应用。因此,想保持良好的用户感知,需要5G网络的覆盖广度和深度进一步提升。在面向企业(ToB)领域,信息与通信技术(ICT)向运营技术(OT)的纵深拓展和贯通融合,对网络的性能、经济便捷性和安全可靠性等提出了更高的期望。

其次,在实现路径上,需要考虑不同场景下性能组合、建维成本、部署便捷等因素的平衡,精细化的系列方案会成为更优的选择。多种站型、数字室分和传统分布式天线系统(DAS)的联合部署,自适应(AAPC)自优化软件的使用; 700 MHz/900 MHz等低频频分双工(FDD)的使用;Wi-Fi 6实现“真千兆”业务体验;5G+无源光纤局域网(POL)、5G 时间敏感型网络(TSN),以及5G 局域网(LAN)的引入,保障不同行业应用的差异化要求。建好网的同时还要用好网,而终端和应用是“用”好网的关键。5G千元机,低成本的终端、云电脑,混合现实(MR)终端等成为移动端新的生态,加速了5G渗透率的提升;高清直播、赛事直播等视频应用丰富的内容发挥双千兆网络差异化优势;依托云网融合的软硬件架构、端到端的一站式管理服务以及工业互联网平台等,ToB领域的应用创新层出不穷,并向“商用化交付、规模化复制”迈进。元宇宙数字孪生、云游戏等为代表的应用也将进一步推动5G业务的爆发式成长。

(2)从连接到算力

互联网数据中心(IDC)的数据显示,过去10年,全球数据量的年均复合增长率(CAGR)接近50%。数据洪流对端、边、云的冲击产生了分布式和异构计算架构,网络和算力相辅相成,体现出更加紧密的关系和更加模糊的边界,以实现海量数据的存储、交换和处理的全局效益最优。更为重要的是,碳中和已经成为全球、全人类共同的价值观和目标,中国陆续出台“新基建”“双碳”“东数西算”等政策指引,加速了绿色低碳的进程。

数字化和低碳化正加速驱动算网进入发展的新阶段。“从连接到算力”的演进,其根基是融合新型基础设施及服务体系,算力网络也因此应运而生。产业界携手创新,在切片、TSN、云网融合、网络智能自主进化、算力网络等技术方向上共同发力,以期达到“网络无所不达、算力无所不在、智能无所不及”的目标。

打造高效“数字底座”,需要单一纵深突破和立体协同融合并举,需要芯、网、云、智贯通。在芯片方面,特定领域架构(DSA)、先进封装和架构创新延续了摩尔红利,大幅提升了性价比和边缘效率。在网络方面,持续追求更高频谱和光谱效率的同时,加速向基于新一代IP承载协议(SRv6)的软件定义广域网(SD-WAN)推进,实现网络资源的跨域高效协同编排。在“云”的方面,新型模块化数据中心可以有效降低数据中心总能耗,满足低碳节能建设要求;可以融合高效的云平台,适配异构资源,支持资源灵活分配、弹性伸缩;可以有效支撑边缘轻量化部署和低成本创新试错,进而探索算力度量、算力感知、算力路由和算力编排等技术。在“智”的方面,除了网络性能优化和自主进化,未来还将构建“算网能”高阶编排大脑,采用统一的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I),屏蔽多厂家网络设备、多云环境的差异,为普通用户和垂直行业用户提供“连接+计算+数智能力”的融合服务。

2 数字化能力的纵横拓展

(1)从消费到产业

随着泛5G的推进,数字化应用创新也从个人消费向产业转型和社会治理转变。与消费者需求不同,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诉求是降本提效和生存发展。产业数字化应用的碎片化及其目前所处的拓展期特征,要求产业数字化转型必须具备数字化资源和能力按需部署、灵活扩展、安全可靠、经济便捷的特征。因此,在产业数字化领域,数字化的实现需要聚焦组件化和服务化,围绕场景和关键业务,低成本起步,快速迭代,持续创新。

2021年举办的第四届“绽放杯”5G应用征集大赛吸引了近7 000 家企业申报12 281个行业应用项目,其中包括很多具有商业价值和规模推广潜力的项目。云南神火铝业的平台接入感知数据源已过万,其生产、控制、管理系统初步实现数字贯通,每年可节约生产用电9 000万度以上。山能集团通过轻量化井下5G安全型基站、站点级算力引擎NodeEngine、5G网关等部署,使得井下工作面视频传输时延降低50%以上,井下作业人员减少50%,大幅提升了安全生产水平。中国石化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通过使用小型化核心网i5GC、拉远型5G基站等车载一体化方案,使得先导勘探综合作业效率提升约500%,勘探工期缩短50%以上,人力成本节约50%以上。在天津港,智能理货、岸桥远程实时操控、无人驾驶电动集卡等泛5G数字化应用不仅带来20%~30%的工作效率提升,而且支撑疫情防控措施的落实。在南京滨江“5G制造5G”生产基地,24大类110余项5G应用,使得生产线操作人员减少49%,物流周转效率提升50%。综上所述,以冶金、钢铁、矿山为代表的大工业园区场景,已经成为垂直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先锋。

(2) 从工具到交易

除了运营技术(OT)在生产域的深化拓展,企业自身管理域的数字化转型升级也是一个重要课题。企业的本质就是交易,而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本质就是利用数字化手段构建成本最低、体验最优的交易架构,缩短与用户及供应商之间的距离,提升交易效率,进而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以获得2021年“拉姆•查兰管理实践奖”的中兴通讯为例。自2016年启动数字化变革以来,中兴通讯从企业交易架构出发,基础设施先行,通过高效的数字底座,实现统一入口和团队协同;要事优先,从作业人员的角度打造极致体验的“局部工具”;以场景驱动来进行公司系统的改造和数据治理;综合考虑各领域业务数据的低成本消费诉求,在企业内建立普遍数据思维,以“最靠近客户的一线场景”推动端到端“全域数据”治理。目前,通过iCenter线上沟通与自动化办公软件的使用,全员远程办公效率达98%;通过DevOps研发云,实现30 000多研发人员跨地实时在线协同。

今年5月,秉持交易架构理念,中兴通讯发布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平台——“数字星云”。数字星云通过对数据、能力进行治理和封装,使之成为可调用、可交易的企业数字资产;同时构建数字资产的管理门户和交易通道,使数字资产在企业内外部的积累、交易、复用过程中不断生长并最大化地发挥价值。以“5G精准云网+数字星云”构建的企业数字化架构,全面实现了连接、算力、算法、数据等数字世界关键要素的组件化、服务化、交易化,因而从根本上破解了传统烟囱架构带来的种种困难,有力地帮助企业持续提升交易效率。

通过“从工具到交易”的数字化转型,企业实现数字化的连点成线、连线成面。这不仅能为企业带来效益及效率上的提升,还发挥了企业的交易边界、能力边界和价值圈边界的拓展潜力。

3 建立数字产业创新生态的企业实践

在当前复杂的产业环境下,数字经济要实现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形成全球领先的竞争力与生产力,必须培育具备多样性、系统性和开放性的产业创新生态,需要数字运营体、各行业大型企业、设备商、中小企业在新生态中发挥各自优势,立足产业链中的定位,协同发展,蓬勃生长,形成共赢的生态链。

从企业实践来说,中兴通讯坚持“数字经济筑路者”的定位,一方面定位于基础设施设备与技术提供商,以用户场景和体验为驱动,提供全球领先的云、网、边、端设备,并积极开放自身核心能力,助力数字运营体及大型企业转型升级;另一方面,以自身能力带动“隐形冠军”等中小企业,坚持与生态伙伴共生、共赢、共智。在底层源动力技术领域,中兴通讯面向算力与网络多样化需求,针对不同业务组合场景,着力DSA、封装和架构创新,持续深化芯片、算法和架构的软硬件协同优化;在产业赋能领域,中兴通讯提供云网基础能力和积木式组件,贡献5G行业标杆经验;在自身实践方面,中兴通讯在数字化研发、数字化办公、数字化生产领域坚定转型,将数字化融入企业血液并与产业分享。 

从生态链建设来说,中兴通讯基于数字星云打造了三方共赢的数字生态,中兴通讯聚焦数字化转型的共性需求,攻坚底层技术,全心做数字经济筑路者;合作伙伴专注于各行业各领域的特性需求,减少重复造轮,专心做行业应用创新家;而行业客户利用数字星云建设企业自己的数字平台,则可以破解多样应用、统一治理和降本增效之间的矛盾,实现业务有韧性、系统可生长、成本能降低。

数字经济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是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强支撑。数字产业生态的完善需要从战略部署向政策落地加速推进,需要新技术、新模式和新业态的突破,需要“政产学研用金”的合作与协同。高速泛在、集成互联、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将充分赋能经济社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

好了,关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思考与实践就讲到这。


返回科技金融网首页 >>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科技金融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