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很高兴为大家分享来自新快报的为延续壁画“生命” 可拆可移方法亟需突破,如果您对为延续壁画“生命” 可拆可移方法亟需突破感兴趣,请往下看。
中国美协壁画艺委会秘书长齐喆:
■收藏周刊记者 梁志钦
在古代,壁画虽然包括寺观壁画、庙堂壁画、洞窟壁画、墓葬壁画等多种类别,但更多的是绘画形式。随着时代的发展,今天的壁画呈现出的形式可谓丰富多样,壁画的概念也随之变化,目前的壁画现状如何?壁画与浮雕如何界定?壁画与建筑的关系如何?带着种种疑问,收藏周刊记者专访了中国美协壁画艺委会秘书长、中国壁画学会副会长、广州美院工艺美术学院院长齐喆,他表示,壁画有着非常丰富的历史积累和历史文脉可供今天学习和借鉴,这也是壁画做“双创”的重要依托根源。
与其他画种不同的是,壁画有公益性
收藏周刊:说起壁画,我们可能第一反应就想到敦煌壁画、永乐宫壁画。传统壁画是怎么样的?
齐喆:传统壁画一般包括寺观壁画、庙堂壁画、洞窟壁画、墓葬壁画。永乐宫属于道观的壁画,从空间的角度划分,寺观壁画是“地上”的,敦煌石窟、龙门石窟等的壁画属于洞窟壁画,而墓葬壁画则算是“地下”的。
在古代,与其他画种不同的是,壁画有公益性,它是强化“成教化,助人伦”最好的艺术方式之一,是主要宣讲社会主流思想和观念的载体,它不像其他绘画纯粹是个人情感的宣泄。
收藏周刊:壁画到今天,概念显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目前对壁画有没有一个定义?
齐喆:今天的壁画功能显然比古代丰富得多,包括空间气氛的营造、装饰的补充等。当代壁画的创作方法和应用材料越来越多样化。因此,不少人对壁画概念也越来越模糊,比如一些大型的创作工程,尺幅也很大,也挂到墙上了,到底属不属于壁画?答案是否定的。
我们壁画艺委会对壁画做过一个界定,当时参与讨论的艺术家包括著名艺术家唐小禾、刘秉江、李化吉、孙景波等老先生们,当时达成了一个共识:壁画是因建筑环境需要,而以绘画或多种材料制作于建筑空间界面的大型平面及准平面艺术。壁画是兼具环境艺术的公共性、创作思想与方法的多元性、美术与建筑学科的跨界性、材料与技法高度包容性的综合性艺术。
因此,每年做壁画展示就显得特别困难,因为它既有平面的,也有“立体”的。在中国美协的规定里,浮雕(纵深)低于20厘米的都属于壁画领域,而不属于雕塑领域,甚至编织的壁毯也属于壁画,可以说,只要跟空间环境紧密相关的都纳入其内。
丰富的历史是壁画做“双创”的重要依托根源
收藏周刊:当下来看,传统壁画的现状如何?
齐喆:近年来随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一大批传统建筑得到复建,同时也涌现了不少用传统工艺和材料技法绘制的传统类型的壁画,比如山西大同的善化寺和华严寺,中央美院的孙景波和王颖生两位教授带领着中央美院壁画系的师生们,一起完成了新建寺院的壁画,他们采用了中国传统泥质底的重彩壁画的绘制方式和材料创作。此外还有河南、四川、江苏等地都涌现了大批用传统绘画方式来完成的壁画。
同时,鲁迅美术学院大型绘画工作室带领一批人又画了非常多全景画和半景画的大型空间壁画,当时在鲁迅美院原副院长李福来先生的带领下,借鉴当时苏联的壁画方式,完成了一系列的油画壁画。这是东西方融合的传统绘制型的壁画,在今天也得到了全面发展。
总的来说,壁画是一门既传统又现代的艺术门类。它同时也是一个跟随时代发展,不断更新自我面貌的画种。它有着非常丰富的历史积累和历史文脉可供今天学习和借鉴,也是壁画做“双创”(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重要依托根源。
明年的全国美展“将特别强调壁画的建筑属性”
收藏周刊:从传统到当代,壁画的发展是否曾有过转折性意义的时期?
齐喆: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曾有过壁画的复兴,那是以1979年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壁画群落成为标志。当时涌现了张仃的《哪吒闹海》、袁运生的《泼水节》、肖惠祥的《科学的春天》、李化吉和权正环的《白蛇传》等一大批矗立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的建筑里,这些壁画跟此前国内的其他绘画呈现出的面貌、材料、语言表达方式等完全不一样。
集群式出现的群体效应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当时机场就变成了一个参观点,各个单位都组织或者是群众自发去参观。它是中国美术界少有的突破文化艺术行业,真正影响了社会大众的一次绘画艺术活动,它所产生的震撼性效应超过任何一个展览和艺术活动。
收藏周刊:为什么在这个时期会出现了壁画的复兴?
齐喆:首先是在那个年代,需要有一批在公共场合宣扬新时代的文艺声音。恰巧以张仃先生为领衔的这批艺术家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信号,并用一批高水平的作品填补了空白,所以时间、地点、人物、作品全部都适合。
从1979年至今,壁画一直在发展,只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到新世纪初,因为商业化的操作导致很多无关艺术的原因介入,让壁画曾经出现了过度商业化或庸俗化的现象。所幸的是,在四十多年的发展中,依然出现了很多优秀的作品,以全国美展获奖作品为代表的一批优秀壁画作品,无论是从主题、语言方式和建筑空间和环境的关系方面,都做出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第十四届全国美展明年举办,将特别强调壁画的建筑属性,要求有一半以上的作品必须是已上墙的作品,而不是壁画方案,这是从来没有过的决心,也是壁画属性的回归,同时对壁画家也是一个挑战。
在全国壁画展,马赛克制作的壁画已超10%
收藏周刊:古代壁画都具有原作的唯一性,但当代的这些壁画这一点似乎有所变化?因为它可能多数是基于方案而用不同材料制作完成的。
齐喆:这也取决于委托方的包容度。就是与建筑共生的壁画能否迁移。在过去的观念里,建筑是长久的,但随着城市的高速发展,建筑的更新迭代也加快了。像上世纪80年代的一批壁画,因建筑的拆除重建,一些经典的壁画也随之被损毁。
近年来,在行内,大家都在强调壁画的可拆卸和转移性。大家在寻找让壁画的生命超过它所依附的建筑生命的方法,所以,在制作和安装方式上也有一些突破。
收藏周刊:有没有成功的案例?
齐喆:有一个成功的范例就是北京华都饭店的《山河颂》,是中央美院的王文彬先生上世纪80年代的作品。酒店后来准备重新装修,刚好一位著名香港商人下榻饭店,看到《山河颂》时他说:“这幅作品比你们这个饭店更值钱!”这句评论引起华都饭店高度重视,当他们要重新装修时,就主动联系中国美协的壁画艺委会,在侯一民等诸位壁画前辈的积极呼吁与推动下,成功地进行了一次壁画的拆卸和保护工作。
收藏周刊:马赛克在壁画的应用似乎很广泛?前几年您策划的马赛克展也曾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齐喆:很长一段时间,在材料壁画里,陶瓷壁画占比第一。但从2017年我做策展人,在广美做了“镶嵌中国”展以后,近几年,马赛克成为中国材料壁画增长第一的材料形式,它超越了陶瓷壁画成为材料壁画里占比最高的材料。在全国壁画展里,马赛克材料制作的壁画已经超过了10%。
收藏周刊:马赛克通常被误以为等同于建筑的马赛克外墙,但实际上,应该如何理解这个概念?
齐喆:马赛克材料是一种非常古老的材料(方法),二里头文化有考古发掘镶嵌绿松石,这是中国古代的镶嵌。而西方的庞贝古城和古希腊、古罗马都有大量的用天然石材和其他材料做的镶嵌壁画遗存。
马赛克在古罗马的原意是镶嵌的意思,就是用碎块料拼合成大画面的意思。它色彩丰富,是适合表现各种内容和题材的好材料。原来以天然材料为主,后来人工制造了玻璃,就有玻璃马赛克。马赛克在欧洲从来都是一种艺术材料,只是在东方被更广泛地应用在了建材装修上。材料的艺术属性和艺术表现力非常好,所以,我们当时策划展览的时候,就是考虑要重新挖掘马赛克在壁画使用中的可能性,让它进入到城市,包括地铁站、机场等重要的公共场所。
人物介绍
齐喆 中国美术家协会壁画艺委会秘书长,中国壁画学会副会长,广州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工艺美术学院院长。
好了,关于为延续壁画“生命” 可拆可移方法亟需突破就讲到这。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科技金融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