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很高兴为大家分享来自媒体滚动的苏东林院士:只要学生来,我就有办法让他喜欢上我的课,如果您对苏东林院士:只要学生来,我就有办法让他喜欢上我的课感兴趣,请往下看。
在这样一个时间节点,我们已经习惯于将各种称颂与赞美加在老师们身上,而这背后,是老师们坚守三尺讲台、醉心于教学的默默付出。
我们不妨将视角转换,看一看在聚光灯照不到的地方,老师们为了自己心中的教育梦,究竟付出了怎么样的情感与努力。
今天,就让我们走近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苏东林,听一听这位为本科生授课30多年,并让一门本科专业理论课达到“全勤”的“苏老师”,有着怎样的故事
?
苏东林在系统级电磁兼容性量化设计现场讲解。 受访者供图,下同
每个电磁场理论课授课学期的期末,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教授苏东林都会被自己的学生感动一番。
这份感动源自她收到的一张张小纸条,纸条上的字迹虽然各不相同,但表达的意思让她感动:“学完这门课后,我想干电磁了!”“以后,我要把电磁作为我终身的追求!”……
纸条上的“电磁”二字,指的是苏东林毕生的科研追求——电磁学。作为我国电磁兼容领域的学术带头人,苏东林不但一手创立了我国首个“电磁兼容与电磁环境”学科,更在北航为本科生讲授了30多年的“电磁场理论”课。
抓“逃课”的院士
苏东林让学生写纸条的最主要目的,并不是为了让学生“表志向”,而是出于一个再实在不过的用处——课堂签到。
为了帮他追上落下的课程,苏东林又和其他老师一起,给这个学生“开小灶”、补功课,直到这名学生通过考试,顺利毕业。
让社会少一个“抱怨者”,多一个“建设者”
看到这些,李冰感叹:“已经在科研领域做出那么多成绩,苏老师对教学的这份感情是从何而来的?”
从“小老师”到“大老师”
如今,每当苏东林走在教学楼的走廊里,看到老师在台上讲课,学生在台下走神甚至看手机,都不免有些难过。“我觉得这是老师的不认真。老师不能光让学生坐到教室,还要让所有人都能‘跟着走’,让他们知道你在讲什么,否则上课还有什么意义呢?”
不易察觉的“良苦用心”
好了,关于苏东林院士:只要学生来,我就有办法让他喜欢上我的课就讲到这。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科技金融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