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很高兴为大家分享来自红星新闻的聚焦成渝,如何将科技成果转化成看得见的“生产力”?大咖们这么说,如果您对聚焦成渝,如何将科技成果转化成看得见的“生产力”?大咖们这么说感兴趣,请往下看。
如何将科技成果转化成看得见的“生产力”?成渝地区又当如何扬长避短,共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6月16日,“创业天府•菁蓉汇——成渝成果转化高质量发展主题论坛”在蓉举行,聚焦“融通科创服务,助力建圈强链”这一主题,汇聚国内知名科技创新、成果转化领域专家及地区代表性机构,就成果转化高质量发展、成渝地区特色科技成果转化道路展开深入研讨。
现场,红星新闻记者专访盛景网联高级战略顾问兼智库负责人、科技部火炬中心原副主任杨跃承和上海技术交易所董事长、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总裁谢吉华,探寻成渝地区科技成果转化之道。
聚焦成果转化
成都正起草“成果转化十条”政策措施
科技成果转化是今年成都市科技创新工作的“一号工程”,是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记者在活动现场了解到,目前,成都正在起草“成果转化十条”政策措施,聚焦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发挥创新平台牵引带动作用、推动科技成果就地交易、转化和应用、深化产研融合、加速完善成果转化服务链条、完善服务体系建设等重点,着力打通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进一步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让科技成果转化“活”起来、“转”起来。
为助力成渝两地的成果转化和创业孵化事业发展,论坛现场还进行了“中国技术创业协会科技创业导师”授证仪式。2022年中国技术创业协会开展了“科技创业导师”入库备案工作,125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创业导师入围,成渝地区十多位导师首批入围。聘任导师将充分发挥在创新创业过程中的支撑作用,聚合提供全社会智力资源,助力成渝地区科技成果落地转移转化。
▲活动现场【大咖观点】
盛景网联高级战略顾问兼智库负责人、科技部火炬中心原副主任杨跃承:
成果转化需要“有为的”政府构建更高效率、更高标准的市场体系
“要把一项科学技术创新下的成果变成生产力,甚至变成一个商品,并且能够造福于大众,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在杨跃承看来,推动成果转化,良好的创新生态和开放的市场化资源配置至关重要。
他以深圳为例,“为什么深圳创新创业发展好,发展快?”杨跃承说道,“市场化、法制化和国际化做得好。市场起到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而法制化和国际化市场中,政策的靶向性会更精准。尤其在当前,投资边际效应逐渐下降的趋势下,更加需要‘有为的’政府构建更高效率、更高标准的市场体系,才能让创新创业更有效。”
聚焦到成渝,他观察到,近年来,成渝地区科技创新能力在不断增强,创新和产业协同优势也在不断显现。如何将这些创新优势资源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好的生态是基础和保障。”
如何建好生态?杨跃承提出,除了要建立传统的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产品开发—小试中试—规模化、产业化的线性模型,还需从技术供给端、目标问题端、场景需求端、投资赋能端等发力。
从R&D(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来看,通过深入研究多个城市的R&D经费投入,他发现,除了总投入不同,每个城市的投入方向也不同。例如在北京,约55%投向了高校院所;而在深圳,约90%投向了企业。“这与各个城市科技创新的发展情况和模式不同,也体现了按需施策的重要性。”
从市场化角度来看,他提出,在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及科技产业化特定场景下,人才市场、技术市场、资本市场和土地市场应是融通的创新要素市场。因此成渝地区需要积极推动产学研的深度融合和技术创新创业,促进人才链、创新链、资本链、产业链跨界融合,大力开展新研发、新转化、新孵化和产业组织创新,大力发展投早、投小、投科技的股权投资,构建分布式、去中心化、网络化、智能化、有形与无形相结合的技术创新要素市场体系。
此外,他还建议成渝地区从人才招引、场景赋能、平台搭建和市场主体培育等方面发力,包括政府端可持续挖掘开放应用场景,推动成果转化;以国际视野吸引全球人才。
上海技术交易所董事长、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总裁谢吉华:
打通技术要素市场将为科技成果转化带来更大便利
“科技成果转化至关重要,打通技术要素市场将为科技成果转化带来更大便利。”在谢吉华看来,科研成果转化的难点,主要还是大学、科研院所以及企业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与此同时,在科学技术真正实现产业化的过程中,还需要匹配资本,“从交易所到风投再到天使投资,总体上在资本方面我们的层次是不够丰富的。”
未来中国要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技术和数据要素市场至关重要,技术能够提升产业能级,产业升级离不开要素市场的建设。技术要素市场的建立有助于打通技术成果转移转化的各个环节,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便利性,进而让高质量发展得到保障。
成渝地区亦如此。在他看来,丰富的高校院所资源和人才资源是成渝地区的显著优势,成渝地区可聚焦打通技术要素市场,为成果转化匹配更丰富全面的资本市场资源。同时,成果转化需要懂资本、懂市场、懂国家政策的复合型人才,成渝地区可加大对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力度。
此外,放到国际背景之下,他提出,在“一带一路”的推动下,成渝地区将因陆港的物流汇聚功能带来更多的人流、商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汇集,从而带动加工贸易、先进制造、金融服务等产业的兴起,进而带动上下游产业链的企业跟进落户,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集群。随着产业兴旺、人口集聚和文化交融,城市经济加快繁荣,形成新的陆港城市。进一步地,陆港城市的兴起会推动沿边开放提质增效,进而推动沿线的通道经济、口岸经济、枢纽经济快速发展,促进区域性陆港城市群的发展,形成沿边开放的新格局。
“成渝地区的科技创新也要牢牢把握这一机遇,推进国际科技创新合作平台建设,持续增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科技创新合作,共同打造成渝科技创新对外开放合作名片。”谢吉华表示。
红星新闻记者 彭祥萍
编辑 陈怡西
好了,关于聚焦成渝,如何将科技成果转化成看得见的“生产力”?大咖们这么说就讲到这。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科技金融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