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很高兴为大家分享来自新快报的扬帆向未来,南沙奋力建设世界一流科学城,如果您对扬帆向未来,南沙奋力建设世界一流科学城感兴趣,请往下看。
位于广州市南沙区灵山岛尖的大湾区科学论坛永久会址,以“千帆竞渡、科技远航”为设计理念,预计2025年正式建成投入使用,届时将为珠江口增添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南沙风正劲,扬帆向未来。5月20日至23日,大湾区科学论坛在广州南沙举行。5月20日下午,在主题为“聚焦科产城人融合 支撑区域协调发展”的南沙科学城建设与区域协调发展分论坛现场,大咖齐聚一堂,围绕科学城规划建设、粤港澳联合创新、科技支援西部,实现人才聚集、合作共享发展等话题深入研讨,推动构建大湾区全球合作创新网络,有力支撑区域空间全面协调、高质量发展。
南沙科学城总体规划获批复实施
2022年6月《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下称《南沙方案》)出台,赋予南沙打造成为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战略性平台的新定位,将“建设科技创新产业合作基地”摆在五个重点任务之首,提出南沙要从强化粤港澳科技联合创新、打造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与推动国际化高端人才集聚等方面发力。
分论坛上,南沙区委副书记、区长吴扬表示,《广州南沙科学城总体规划(2022—2035年)》已获省政府批复实施。根据规划,南沙科学城5大战略定位为: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主要承载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创新发展重点承载区、全球海洋科学与工程创新中心、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产业策源地、创新发展政策改革试验区。
新快报记者了解到,南沙科学城总规划面积99平方公里,按照“一体两翼三支点”空间布局思路规划建设,面向深海、深地、深空,聚焦全球高端创新资源,建设世界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和一批前沿交叉研究平台。目前,南沙已经初步形成以南沙科学城为主阵地、以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为原始创新主力军、以3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为前沿研究战略支撑、以多个高水平科研机构为技术供给主平台的“1+1+3+N”科技创新平台体系。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省实验室(广州)已汇聚包括18位领军人才、80位科研人员的高层次人才队伍;冷泉生态系统研究装置纳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十四五”中长期规划,实现南沙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从“0”到“1”的突破;天然气水合物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挂牌运作,国内自主设计的首艘超深水大洋钻探船实现主船体贯通,预计于2024年全面建成……走进南沙,一大批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如火如荼,为南沙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的发展动力。
肩负厚植城市创新基因历史使命
“创新驱动数字转型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世界潮流。”分论坛上,中国科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创新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穆荣平以《创新促进发展科技引领未来——南沙科学城规划与城市创新基因再造》为题作主旨演讲。
“南沙科学城肩负着厚植城市创新基因历史使命。”穆荣平说,改革开放以来,引进外资扩大了制造业规模,但产业总体上处于价值链中低端,多数区域中心城市创新体系与能力建设滞后,迫切需要建设一批国家(区域)创新发展引擎,引领带动区域高质量发展。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引擎是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体现形式是科学城,标志是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核心是大科学装置。
“愿景引领科学城驱动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思路。” 穆荣平表示,聚焦“创新全球化、制造智能化、服务数字化、环境绿色化”发展愿景,要以建设世界一流科学城为总目标,以创新能力建设为主线,以全面创新改革为动力,营造成就天下英才创新创业事业梦想的制度文化环境,加快建设一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和科技创新人才队伍,打造全球海洋科学与工程创新中心,成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产业策源地。
聚焦新领域新赛道统筹发展布局
“汇聚一批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打造高水平科研机构、新型研发机构,培育一批独角兽企业和新兴产业龙头企业。”国家科技图书馆文献中心主任、科技部战略规划司原司长许倞作《聚焦新领域新赛道建设世界一流科学城》主旨演讲时表示,世界一流科学城的建设布局,要筑牢高端引领的科技创新基础能力,壮大创新型人才队伍,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许倞表示,建设世界一流科学城,要聚焦新领域新赛道统筹发展布局,发挥区位优势,创新链产业链协同发展,“有所为有所不为。”在引领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的创新发展环境上,要健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系,构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融合创新平台、知识产权服务平台、专业化国际化技术市场服务体系;形成高水平创新创业生态,大力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构建全链条创新创业服务体系、提升创新创业国际化水平;构建科技创新的金融支持体系,形成多主体、多层次、多渠道的金融支持格局;成为新兴技术应用试验引领区:开放应用场景,支持新技术新产品应用示范。
科技创新资源开放共享,创新链、产业链优势互补,创新人才聚集、顺畅流动,区域发展空间得到优化利用……许倞说,要充分发挥南沙科学城区位优势,统筹构建广州协同创新圈、粤港澳合作创新圈和全球合作创新圈,构建区域协调发展科技创新共同体,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全球开放创新高地。同时,搭建国际高端科技论坛,创办全球科创大赛平台,设立面向全球科技大奖,招揽全球研发机构落地,吸引国际创新企业发展,构建高水平科技开放合作新格局,探索开放联动的创新发展空间格局。
【专家声音】
建设南沙科学城,必须坚持高起点、高质量、高集聚原则,实现协同水平高、成果转化快、辐射能力强、带动效果显。
——中国科学院原秘书长 邓麦村
中科院将进一步深度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建设,继续谋划推动基础研究领域、海洋科技领域、重大基础设施在南沙布局建设。
——中国科学院条件保障与财务局局长、院科创办主任 黄向阳
粤港澳大湾区拥有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企业,高端人才集聚,这是大湾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优势。
——香港科技大学霍英东研究院院长 高民
建设科学城,要以人为本,特别是以科学家为本,为高水平科学家提供事业平台,为青年科学家打开成长通道,探索形成“科学家+企业家+投资家”协同联动的机制。
——北京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所长、总经理 武文生
■策划:新快报记者 陈琦钿
■采写:新快报记者 朱清海
好了,关于扬帆向未来,南沙奋力建设世界一流科学城就讲到这。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科技金融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