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很高兴为大家分享来自新快报的展览如“琥珀”,刹那精华聚,如果您对展览如“琥珀”,刹那精华聚感兴趣,请往下看。
曾经,在极寒之地,这种颜色温暖的宝石,像阳光一样在人们手中绽放。
“太阳宝石”,在今天欧洲,依然是“琥珀”的别称。琥珀,也是我们在小学就读过的科普课文,“从那块琥珀,我们可以知道在远古时代,世界上早已有那样的苍蝇和蜘蛛了。”
一眼千万年。
2023年1月-6月,在广东省博物馆举行的“一眼千万年——世界琥珀艺术展”,之所以给人惊艳而持久印象,不仅在于超700件展品的罕见规模,更在于从凝固瑰丽中窥见的偶然与必然、无常与执着之关系。“我希望展览能引起大家思考。为什么展览主题叫‘一眼千万年’?这是现在的你,和千万年前的一个场景,在一起。”
然后,如同松脂和昆虫的不期而遇,展品与观者的相遇,也将凝练成一种新的瑰宝。
■收藏周刊记者 潘玮倩
1. 因缘齐备,美好发生
因缘齐备,美好的事情就会发生。
“做这展览的念头,几年前就有了。”策展人、广东省博物馆副馆长、广东省博物馆协会理事长陈邵峰,在受访时透露,最初,一位植物学家对“植物珀”的追寻给了他启发。
重要启发,来自植物学家朋友。“这朋友在云南腾冲,着迷于寻找琥珀,千万年前的花瓣、种子、昆虫,让他一窥古生物和当今的差异。太有意思了!原来,琥珀不只是一种宝石,更重要是讲述了‘生命’的故事。”
同时,广东省博物馆,集岭南文物之大成,聚历史、艺术、自然等不同种类藏品于一体,因此,具有先天优势,能助力一个展览把远古遗存、自然科学、人文科学乃至现代艺术哲思融于一炉。而陈邵峰近年来对包括深圳松岗(世界最大的琥珀加工和批发市场)、缅甸乃至欧洲市场和藏家的不断了解,也让他信心倍增。
“在中国,在当下,正是讲述琥珀故事的好时机。”
“一眼千万年——世界琥珀艺术展”顺利开幕,700余件精选琥珀原矿、虫珀、植物珀、琥珀雕件、琥珀饰品、琥珀文物和琥珀艺术品,配合馆藏动物和植物标本,综合了地质学、古生物学、植物学、动物学、宝石学等多学科知识,实在是休闲遛娃、拍照打卡、研究探微、感怀人生的好去处。
在展厅,记者看到抱娃耐心解释的中年男子,逡巡间,声线柔和;也看到打扮知性得体的年长女子,驻足一件展品前,久久无言。
2. 琥珀是“时间锁鲜胶囊”
“‘自然’,如果没有‘文化’的加持,在我看来是没有意义的事情”,作为策展人,如何讲述一个故事?陈邵峰致力于让“物”与“人”有关,能“为我所用”。
“自然之物本已存在,不管人类在场与否。但,因为人去观察它,后来进一步去利用它,于是产生关联,进而呈现出科学价值和文化脉络。”
所以展览开篇先说了“物”:琥珀的形成和种类。
琥珀是一种“时间锁鲜胶囊”,人们对它的研究和分类,也是为了获取更多的有效信息。
知道琥珀有多少岁了吗?目前发现琥珀的地层,跨越了3亿多年前的石炭纪至几千万年的第三纪,但以白垩纪和第三纪的地层居多。要完成液态树脂、固态树脂、半石化树脂(柯巴树脂)到最终的石化(琥珀化)树脂这几个过程,才可称之为琥珀,通常最年轻的琥珀也有1500万年了,有的古老琥珀甚至经历了上亿年的时间。
世界上有三大琥珀矿区:亚洲的包括中国抚顺、日本久慈和缅甸;欧洲最具代表性的是波罗的海区域(8个产出国包括乌克兰、俄罗斯、波兰、立陶宛、丹麦等),产量占世界琥珀总产量80%以上,“是迄今为止最具商业价值的琥珀品种”;美洲琥珀代表产地则有多米尼加、墨西哥和哥伦比亚。
琥珀的分类更是五花八门,从“成因、地质年代、产地、颜色、透明度、包裹体”都各有体系。按“包裹体”分类而成的虫珀、植物珀、水胆珀等,记录了地球上那些“曾经居住者”的精彩瞬间。“其中保存的不同种类的动植物和其他内含物,对我们研究远古生物提供了更多的实物证据。”陈邵峰说。
3. “天气好得就像琥珀一样”
做完科普,展览用了很大篇幅,阐述了从古时到当代,中西方对于琥珀的认识、审美、创造以及在当地生活中的呈现。
“在东西方各种不同的传统文化中,琥珀都象征着神圣、地位和财富。它存在于神话传说中,存在于宗教仪式中,存在于治病救人的良药中,存在于各种美轮美奂的器物和饰品中。”
在东方,它辟邪治病。琥珀在中国曾被认为是“虎魄”,这种产自抚顺的有机宝石,一度可与金、玉媲美。“我国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中就曾经出土过用琥珀雕刻的装饰品(《琥珀》,地质出版社,张钧等主编,2018年)”。辽、明、清是中国琥珀史上的高峰。清代的琥珀除用作配饰、念珠、朝珠外,用琥珀制作鼻烟壶以及各种陈设是其特色之一。
“广东著名牙雕匠人黄振效、杨维占曾被乾隆点名承制蜜蜡暖手。”
而在西方,“天气就像琥珀一样”,是波兰人在形容天气晴好的俗语。欧洲自古以来就有佩戴琥珀的传统,早在古希腊和罗马时代,就用琥珀祭祀太阳神。今天,琥珀也成为狮子座、双鱼座和天蝎座的守护宝石(据《琥珀》,地质出版社)。
而重要的是一条与“丝绸之路”有关的“琥珀之路”——琥珀作为珍贵宝石,经水陆和陆路由波罗的海沿岸的欧洲北部输送至欧洲南部地中海区域,这条“琥珀之路”与贯穿亚欧的“丝绸之路”相连,促进了欧洲和亚洲的贸易往来。
在“一眼千万年”展览中,我们就能看到一套来自纽埃岛的“琥珀之路纪念币”,它们以白银和琥珀相结合,描绘了当年运送琥珀、途经的沿线城市的景象。
公元1-3世纪,在北欧人与欧洲南方人的贸易中,琥珀甚至可以向罗马贵族换取同等量的黄金,“北方之金”成就了“琥珀之路”。
4. 在偶然中的必然相遇
一路,回望已两千年。
一眼,在展览中更可见千万年。“人类早在一万年前就有了对琥珀的认知,其太阳似的温暖色彩,对于古人度过寒冷而漫长的冬夜有着别样的意义。”而在还没有人类出现的那些浩瀚海洋森林岁月中,万万年,两个生物的初见,被树脂瞬间定格——是为虫珀;一滴水里的淼淼世界,随着树脂偶然的封存,竟然“幸存”度过了漫长地质年代中各种原因导致的生物大灭绝,度过了在多次地壳运动中被埋藏、搬运、磨蚀的命运,而终于能在现代展厅,于璀璨灯光中的幻射之中,似乎再度流淌起来——这,是“水胆珀”的魅力,也是琥珀的魅力,更是展览的魅力。
“除了展现物品在文化上的广泛、独特意义,我特别希望的是,观众看完展览之后,能产生哲学思考。这包括对时间的思考,一眼千万年,你一眼看到的不是现在,而是几千万年以前的一个‘偶然被定格’的场景。而深一步的思考,我会认为,这世间所有的必然性都是由偶然性造成的,我们应体察到这个世界的偶然与变化。”策展人陈邵峰说。
然而在这几乎不可控的无常变化之中——
琥珀,这种由“有机质”石化而成的“时间锁鲜胶囊”,被科学所聚焦。
那“像琥珀一样的好天气”,镌刻在古今中外的文字和口耳相传里。
而“一眼千万年”的展览,更是以一种执着、专业和热爱,把以上的种种,再度凝结和呈现。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有些展览,就是真正的“有机”宝石。
(本文图片由广东省博物馆提供,除署名外。)
好了,关于展览如“琥珀”,刹那精华聚就讲到这。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科技金融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