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钟”为原子钟烧制“心脏”,他练就手眼“神功”,填补毫瓦量级原子钟量产空白

2023-05-06 19:05:48来源:红星新闻

今天,很高兴为大家分享来自红星新闻的为原子钟烧制“心脏”,他练就手眼“神功”,填补毫瓦量级原子钟量产空白,如果您对为原子钟烧制“心脏”,他练就手眼“神功”,填补毫瓦量级原子钟量产空白感兴趣,请往下看。

工匠名片:韩沁松,男,1990年出生。成都天奥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真空电子器件金属零件制造高级工。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技能革新能手”及第三届“感动十所十大人物”。

工匠语录:坚守匠心,在毫厘间把握分寸。传承技艺,在火焰中淬炼卓越。

如果说原子钟是一些尖端装备的心脏,那么原子钟里的铷泡,就是心脏中的心脏,成都天奥电子股份有限公司韩沁松就是一名烧制铷泡的“玻璃灯工”。

新时代,由大变强的中国制造,正推动中国号巨轮朝着高质量发展的方向破浪前行。去年,成都召开推进制造强市建设大会,为这座有制造业基因的城市吹响了进击的号角,大会的字字句句都讲到了韩沁松的心坎上,“唯有担当实干、奋斗不止,才能为制造强市贡献一份力量。”

练就手眼“神功”

精确到零点几毫米

韩沁松出生于一个工人家庭,从祖辈到父辈都是军工人,从小就听着爷爷讲述战争年代争分夺秒抢修战机故事长大的他,立志也要成为一名军工人!

2008年,凭着这一腔热血,他进入中电天奥有限公司,开始了“玻璃灯工”生涯。虽然叫玻璃灯工,但和日常所见的玻璃和灯泡有着天壤之别,韩沁松做的灯是用一种特殊的玻璃材料烧制出原子钟里的核心部件——铷泡,它主要用于航空航天、卫星导航、军用民用通讯及国防装备等很多领域的高精度授时。

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玻璃灯工很难,它的技术性要求极强。一要练眼,在烧制时要目测铷泡长度、大小和温度变化,完成后和量具测量结果要基本一致;二要练手,也就是对双手的协调能力、节奏感和稳定性要求极高。“就像你手里拿着一块巧克力,随着温度的升高巧克力会变成液体往下落,而我们既不能让液体落下,还要通过手工操作将这块巧克力塑造成直径零点几毫米到几十毫米不等的核定形状,成败也就在这毫厘之间,其精度和难度可想而知。”韩沁松这样介绍道。

梦想有多高远,工作就得扎多深。为了达到这样的操作能力,韩沁松需要长时间进行特殊训练:一张单层卫生纸撕下一条,固定在两根筷子之间,将卫生纸用水打湿,然后双手同时水平转动筷子,既不能将纸扯断,又不能让纸不像麻花一样纠缠在一起。“这个训练非常考验双手之间的协调能力,要真正感受其中的难度,恐怕只有大家亲自去试验一番才知道。”韩沁松笑着说。

“铷灯大师”推陈出新

“独门绝技”提升效率产能

玻璃灯工每天要一个人面对700~1200度火焰的炙烤,一个操作姿势往往要保持整整一天,一个烧制动作要反复练上几个星期、几个月,直到手部练出肌肉记忆为止。“从当学徒到今天,我早上起床不是被闹钟叫醒,而是因背部肌肉劳损被痛醒,同事们开玩笑说我像个苦行僧,还给我取了个外号叫‘铷灯大师’。”韩沁松坦言,玻璃灯工这条路很艰辛,也很寂寞。这条路上,他也曾彷徨犹豫过,要放弃又觉不甘,咬咬牙又坚持了下来,这一坚持就是15年。

苦心人,天不负。凭着对职业的敬畏、工作的执着以及产品负责的理念,韩沁松逐渐从一名普通学徒工成长为部门的生产骨干、技术能手。他还用两年时间编写出一套实用的、操作性强的毛坯通用制作工艺文件,将自己多年生产中积累的经验技能毫无保留地编入,对新人的培养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跳出固有思维,在现有工艺基础上推陈出新。韩沁松先后对一些产品的烧制工艺进行改进、创新、优化,通过自己的组合工具改进CPT铷钟吸收泡烧制工艺,有效提高了CPT铷钟的性能指标;通过创新设计“Z”型工装夹具,使CPT吸收泡生产效率提高了一倍以上;通过练就在一根玻管上烧出多个铷灯的“独门绝技”,使生产效率在原有基础上提高了三分之一。

创造“吊丝虫”烧接法

填补毫瓦量级原子钟生产空白

随着我国航空航天事业的不断发展,生产原子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有一次,韩沁松小组接到“芯片级原子钟”吸收泡的试制任务,这款吸收泡是一个3*3*3毫米的正方体,大概也就一粒绿豆大小,在试制过程中,要将内径分别如输液针和发丝大小的两根真空排气管精细烧接。最难的是接好后排气管仍然需要保持中空状态,烧接处要在1*10^-6Pa以上高真空状态中做到坚固且不漏气。

“1*10^-6Pa是个什么概念?它相当于水下100米深度的压强,烧接时,一旦两根排气管端口出现丝毫偏差或双手轻微抖动,吸收泡上的排气管就容易封死或断裂,一个价值几千元的吸收泡就报废了。”韩沁松说,这个任务不可谓不艰巨,如何攻克这个难点在他脑中长期萦绕。

“直到有天中午我去食堂打饭,差点和一只悬吊在树上的‘吊丝虫’迎面相撞。当时看着它优哉游哉吊在树上晃动的样子,我突然灵光一闪,玻璃熔化后吊起来的形态不就是眼前‘吊丝虫’的样子吗?如果我在空中进行烧接,不直接触碰排气管,那排气管不就不会断裂了吗?”韩沁松忘记了打饭,一路狂奔进了操作间,一连数天,经过上百次的实验、操作,终于摸索出一套全新的“吊丝虫”烧接法,并做到100%成功率,“芯片级原子钟”顺利实现了量产,也为我国毫瓦量级原子钟量产的空白处填上了重重的一笔!

谈到此次荣获“成都工匠”,韩沁松感慨良多,“我觉得成都现在对技能型人才非常重视,这种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的氛围太好了,让我们广大劳动者对自己的工作更加有信心,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坚守匠心,在毫厘间把握分寸。传承技艺,在火焰中淬炼卓越。韩沁松始终如一,在自己的领域一丝不苟、心无旁骛地耕耘着。他说,我愿意,在这小小的玻璃体上献出自己的年华和担当,不断淬炼出更加耀眼的火花和光芒。

来源:成都市总工会

好了,关于为原子钟烧制“心脏”,他练就手眼“神功”,填补毫瓦量级原子钟量产空白就讲到这。


返回科技金融网首页 >>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科技金融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