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很高兴为大家分享来自经济参考报的政产学研共话中国经济新机遇,如果您对政产学研共话中国经济新机遇感兴趣,请往下看。
3月27日,为期3天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在北京落下帷幕。这场“顶级经济论坛”旨在“与世界对话,谋共同发展”,吸引了苹果、壳牌、辉瑞、罗氏、博世等多达68家的全球知名跨国公司领袖、众多国际组织负责人和全球知名学者等重量级嘉宾。多位人士表示,中国是全球价值链网络中最重要的国家,追求创新驱动和高质量发展的中国经济将为世界提供更多新机遇。
“与中国同行就是与机遇同行”
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表示,中国经济的巨大潜力和平稳健康发展,将为国内外投资者提供广阔的合作空间和宝贵的发展机遇。“与中国同行就是与机遇同行,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
“很多外资企业告诉我们中国这个市场不是可选项,而是必选项!”商务部部长王文涛表示,中国的市场是一个快速成长的市场,开放的市场,更是一个共享的市场。2022年中国实际使用外资189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这充分表明中国依然是全球投资的热土。
渣打集团行政总裁温拓思表示,中国经济的回暖快于市场预期,各项政策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中国经济在短时间内有如此表现,增强了国际投资者的投资信心。“我们会继续在中国市场大规模投资,支持中国制度型开放,并从中寻找更多机遇。”
总部虽然在德国,但受中国大市场的吸引,采埃孚集团董事会主席、首席执行官柯皓哲自2018年便开始定居上海。他表示:“我们非常重视中国市场,希望能尽可能靠近用户,了解他们的需求,进入他们的生态系统。我们也观察到,很多跨国公司正在以各种形式深化与中国供应链的接触。”
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韩文秀表示,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中国将继续扩大市场准入,稳步推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继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我们欢迎各国企业来华投资,也期待外商树立长远眼光,深耕中国市场,在中国投资可以放长线钓大鱼。”
绿色发展、数字化转型酝酿新机遇
“数字化、绿色化趋势的出现,成为中国产业在新一轮国际竞争中寻求跃升的重要机遇。”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长赵忠秀说。
蚂蚁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井贤栋表示,我国99%的企业是中小企业,受制于成本门槛、技术门槛、安全门槛,多达8成中小企业还处于数字化初级探索阶段。只有中小企业全面实现数字化,数字技术的普惠红利才会真正实现。
“经济的未来是数字化的。”高通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安蒙称,根据测算,2020年到2021年,投资于数字化转型的公司收入增长比没有进行此类投资的公司高出五倍;同时,2022年,全球GDP的60%以上都与数字技术相关。
施耐德电气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赵国华表示,在关注供给侧的同时,在需求侧同步推进数字化和电气化,将有效实现经济的高效和可持续发展。
在绿色转型方面,我国也有较大提升空间。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表示,与发达国家先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再控制碳排放不同,中国目前既要减污,又要控碳,这是我们最大的挑战,也是实现后发优势的重大机遇。
世界银行东亚与太平洋地区副行长曼努埃拉·菲罗表示,中国的绿色转型将影响经济结构,其中能源、工业、交通系统、城市和土地使用的模式都需要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中国完全有能力将这一根本性的转型转变为机遇,并释放新的经济增长空间和就业机会。
激发创新活力赢得发展主动权
如何应对当前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调整?多位与会人士表示,应把握产业链布局的主动权,占领新一轮产业变革制高点。
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胡建华表示,虽然近年来多种问题叠加对产业链供应链形成冲击,但整体来看,危机和困局并不可怕。他认为,在历史长河中,问题总是阶段性的,产业链供应链的内生动力在压力危机中不断发展进化,通过新的科技技术赋能,焕发新的生机。
波士顿咨询全球名誉主席、董事总经理汉斯-保罗·博纳克表示,促进创新要素的全球流动已是大势所趋,为更好应对未来潜在的挑战,无论是大型传统企业还是初创型企业,都应积极参与企业创新的浪潮。
财政部部长刘昆表示,中国的研发投入还在一个高速增长通道上,我们将继续把支持科技创新摆在优先位置,加大投入力度,提升管理效能,更好发挥企业科技创新主体作用,增进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
对于支持创新的着力点,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金壮龙表示,将进一步推进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创新,健全产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一批新型共性技术创新平台。加快产业链供应链智能化绿色化升级,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工程,落实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促进产业链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支持链主企业发挥产业生态引领作用,激发涌现更多专精特新企业。
同时,促进产业链供应链资源要素高效配置,优化国内产业链布局,强化集成电路、新能源、生物医药及医疗设备等产业在全球范围内的资源协调和配置。建设开放合作的产业链供应链,在开放合作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与安全水平。
好了,关于政产学研共话中国经济新机遇就讲到这。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科技金融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