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Find系列演进史:一个偶然一段必然 构建X6未来影像

2023-03-21 17:05:14来源:新浪数码

今天,很高兴为大家分享来自新浪数码的Find系列演进史:一个偶然一段必然 构建X6未来影像,如果您对Find系列演进史:一个偶然一段必然 构建X6未来影像感兴趣,请往下看。

2009年冬天,一家叫OPPO的企业邀请一群数码编辑去他们位于东莞的工厂。那时他们的主业是mp3,蓝光播放机之类的产品。此行目的,是希望请这些既是玩家又是专业用户的人,跟他们一起聊天。

聊天的主题是:智能手机,该怎么做。

1)探索时代

彼时正是OPPO的转型时刻,虽然14年前OPPO的微笑手机,mp3之类的已经颇受欢迎。但显然,他们也注意到了即将到来的智能手机时代,并想提前布局。

我正是其中之一,并且到了那才知道。原来我们已经不是第一批来这地方聊手机的编辑。

那时手机行业还是诺基亚的天下,苹果才更新到iPhone 3G(第二代),国内都没行货;安卓更是初出茅庐未成气候。一群年轻人在长安镇说着自己天马行空的创意,也畅想自己未来的理想手机。

跟同样年轻的OPPO工作人员交流那些靠谱或不靠谱的想法,没任何束缚。

回到北京,我们以为很快能看到自己“参与”规划的产品。但其实一等,就是2年多。

直到有一天,我的领导(他来成了绿厂员工)把这个东西,拿到了我们面前。

Find X903,整个Find系列初代产品Find X903,整个Find系列初代产品

2011年06月,Find X903上市,OPPO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款智能手机,绿厂还巨资请了国际巨星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拍了一系列迷惑广告,似乎是盗梦空间的副产品。此时,距离OPPO规划产品时间已经过去两年多。

这个手机,有追moto里程碑的痕迹,只不过各处都粗旷一点。虽然用料都很实在,但……当时看到这玩意,我们反应就是这……挺好,但是……有亿点厚啊。

X903是OPPO在智能手机领域的首次探索,第一次做智能手机的绿厂,毫无保留的把能给的都给用户,很真诚,也让手机真的有点厚重。

回到现在,Find X6系列外观跟12年前自然已经不可同日而与,Find X6 Pro版6.82寸的屏幕显示部分比X903机身都大。放在一起,有点钢铁侠手搓的初代战甲跟马克50对比的感觉了。

Find X6 Pro(右)和X903(左)Find X6 Pro(右)和X903(左)

这时候肯定有人说“现在手机都长一样,不如以前有意思了”从形态上看确实如此,但原因是一个物种的使命基本固定了,它的形态就会朝着最简单高效的方向发展(我们人类不也一样么)—— 而Find X6 Pro在这种最稳定舒适的形态下,仍旧是做了一些改变,例如屏幕技术细节的提升。

如果翻到背后,会看到更大的改进,飞泉绿配色这个摄像头的圆形装饰环是不是还保留了点初代的痕迹? 而大漠银月,棕色素皮+银色金属,一种复古情绪铺满。

2)轻薄时代

Find X903推出半年后,Find 3 (X905,第二代Find手机)到来,这手机仿佛一块切割齐整的金属薄片。金属质感。OPPO的智能机去掉了键盘减重许多,10.5毫米,150克,配置当然也升级了。OPPO智能手机在这代回归了更简单的形态,也改走轻薄路线。

Find X905 仿佛一块金属方砖Find X905 仿佛一块金属方砖

从之后看,X905还不是最终结果。

现在看,那时候智能手机的竞争是一个“低维度”时代,厂商追求的是一个简单直接的结果。“最薄智能机”头衔正是这样的体现,但那时候,在国际手机大厂全盛的时代,蓝绿两厂已经开始敢于站上舞台展开竞争。

Finder,发布时候是当时最薄。当时“最薄手机”这名头被华为,OPPO,vivo三家陆续获得Finder,发布时候是当时最薄。当时“最薄手机”这名头被华为,OPPO,vivo三家陆续获得

中国厂商一旦找准方向,并攻克了技术门槛,就会把它做到极致。比如对轻薄的追求,到Find第三代X907 (又叫Finder ,第三代Find),发布后成为全球最薄的智能手机,机身厚度仅6.65mm。

从零开始,经历了第一次探索之后。OPPO逐渐成熟,这种成熟不仅体现在产品方向,也体现在对材料的运用和改进上。从金属方砖一样的X907到纤薄的Finder ,OPPO用两代产品完成对材料+轻薄的掌控。

Find X6 Pro是这种追求的最新体现,玻璃材质我们不陌生,但OPPO在手机背后花了点小心思,比如这个低闪工艺的磨砂玻璃,有点汽车金属漆的感觉。

上半部分玻璃材质上半部分玻璃材质

现在的手机,其实早就不再只是通讯工具+个人计算中心。也是个性化表达,大漠银月就是一种很OPPO的文艺表达方式。我们所有的编辑,也都更偏爱这个配色。

若只从数字上说,Find X6 Pro比十年前的Finder厚了2.85毫米。但今天手机行业不再是仅追求数字上最薄的心态,而是厚度和配置的平衡。如今的旗舰内部部件更多更精密,骁龙8二代和马里亚纳X,还有一英寸大底的镜头组,双扬,NFC,红外,X轴马达等等等等,复杂程度跟当年已经早已不是一个级别,来到更高维度和难度的竞争。

如今追求的是厚度与配置的平衡如今追求的是厚度与配置的平衡

3)技术锻炼

Find 5和Find 7那两代,绿厂在更多维度上展开技术布局。

Find 5大概是我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一代Find手机。那天下着雪,开车一路漂移去798参加发布会。见到了国内首个1080P手机。那时对新产品是单纯的热爱,大约就是这个新品,必须要见,不然就一晚都睡不着。

2012年12月12日,北京,雪,OPPO Find 5发布2012年12月12日,北京,雪,OPPO Find 5发布

印象超深刻的是刘作虎当时从舞台上一块屏幕里“拿出”了Find 7。这个画面,至今都是我参加过所有发布会里的印象最深的一幕之一。这算是个舞台小魔术,直到近期,才在回放视频里弄清了原理。

1080P的50寸液晶电视“浓缩”成一部手机。1080P的50寸液晶电视“浓缩”成一部手机。

还有Find 7,众所周知的“充电5分钟,通话2小时”。在电池技术没发展的时候,手机厂商用降低充电时间的办法弥补短板,中国手机也自此之后开始卷快充,一直到现在。还有天际线呼吸灯,立体声双扬,连拍10张照片合成5000万高像素照片—这些东西放在今天,依旧可以成为发布会的卖点,只是手机变了,技术升级了。

Find 7 2K屏幕,VOOC闪充Find 7 2K屏幕,VOOC闪充

通过Find 5和Find 7,OPPO完成了自己最初的核心技术积累。那句广告如今成了快充宣传的固定句式。而关于屏幕和色彩,拍照等等,其实后来他们走出了更远。

当年作为“尝鲜”的2K屏幕,如今已经成了旗舰标配,甚至更好。抛开像素数字。Find X6 Pro在今天这波旗舰中,更明显的提升是数字之外的东西,比如峰值亮度,HDR亮度。作用当然不只是让屏幕更亮,而是基于光子矩阵技术,把HDR影像传送出到屏幕上。

Find X6 Pro屏幕再提升Find X6 Pro屏幕再提升

屏幕的Pro XDR 显示功能可以让它去突破之前常见的全局亮度,对天空之类的高光区城进行高亮显示,把画面的动态范围还原到一个更真实的程度。这种光效的提升,肉眼看上去就是画面更立体。

从像素密度到画面质量的提升,就像从最薄手机到最全能旗舰的追求一样,这是技术的一大步,也是肉眼感官的层级提升。

4)人文探索

从Find 7到Find X,间隔了4年。这佛系更新时间在大厂旗舰里实属罕见。背后的产品规划无从得知。

因为Find X来了,用户会觉得这款产品值得四年等待。

Find X的成就,大致等于iPhone 4之于苹果Find X的成就,大致等于iPhone 4之于苹果

它安卓首款支持3D人脸识别的产品,升降设计放在现在也非常炫酷。站在它的发布会地点卢浮宫,古典+科技交织着一种奇妙感受。它体现了“科技可以服务于美学”的想法。我们去现场的编辑说:当时看到产品脑海里很自然的会认为“这款产品理应在巴黎发布”。

科技企业希望制造产品,用机械+代码去简化生活,甚至创造人文价值,所谓科技与人文的十字路口。而能在手机上将科技人文完美结合并让用户感同身受的,非拍照功能莫属。

Find X6 Pro主要卖点之一是拍照,后置三颗镜头都是5000万像素,两颗IMX 890分别担任潜望长焦和超广角的角色,广角则是一英寸的IMX989,同样是5000万像素。从数字上,不用区分谁是主摄。

1英寸的大底和广角的实力不用过多介绍了,OPPO其实并非首发。那这部手机的特长放在哪? Find团队的介绍是,长焦,暗光长焦。

OPPO影像团队对长焦的理解跟其他厂商并不完全一样,很多厂商会用50-100倍混合长焦去拍摄月亮,这种“我眼睛看不到,但手机能看到”的结果,确实让人兴奋。

但这种兴奋感只是偶尔尝鲜,OPPO显然认为拍月亮的望远镜不是日常,3-6倍的长焦才是。拍的到,也拍得好。并且在暗光中,长焦也要拍得好,而不只是的到。

传感器+自研芯片+自研算法传感器+自研芯片+自研算法

为做到这点,5000万像素四合一传感器是基础,悬浮棱镜作为防抖保证,OPPO自研的马里亚纳X芯片,则负责给对焦算法提速,提升长焦对焦速度和准确度。暗光长焦是OPPO的一个明显特长,这点也证明了它在手机拍照最难的那部分的成绩。

5)审美追求

在Find X之后,旗舰机不按规律更新这事依旧只有绿厂干得出来。Find X2就又间隔了一年。

后来有一次我们跟Find产品经理聊天,他解释Find是“偶得”的产品。这理由听起来不太甘心,但结果却是如此,可能也正是这样,这产品身上体现的气质跟其他OPPO系列,甚至其他品牌的旗舰都大不相同。

Find X2和X3的时代,手机硬件配置逐渐摸到天花板,现实是产品越来越难做了。各家都在找属于自己的东西。OPPO自己的东西是什么? 10bit全链路色彩,还有姜文滤镜是我印象更深刻的东西。前者非常难让一般用户感受到,更是对营销宣传的巨大考验。

Find X3-X5两代产品,设计风格统一Find X3-X5两代产品,设计风格统一

而到了,Find X5,哈苏联名,马里亚纳X芯片等。

自研芯片到来自研芯片到来

从物理世界到数字世界,一串电信号如何完整清晰的保留人世间的那一刻,是所有的手机厂商的追求。如今“清晰”已经不再是问题,Find X6 Pro朝更高层次进发:让照片具备更具审美的光影信息。让人多年之后即便记忆模糊了依旧可以从一个电子文件上继续回味当初。

我们都知道,现在几乎所有的手机摄影,实际都是光学+算法的产物。

手机不可能无限扩大,在物理条件受限于的时候,算法可以说起到了更关键的作用。甚至塑造了一个厂商的个性和审美方向。

例如这张照片,看起来天很蓝五官也很清晰,似乎没毛病。那再看这张,注意脸和天空颜色。

后者才是正确的光影关系后者才是正确的光影关系

其实后者才是正确的光影关系,前者的问题是太想把“愉悦”带给用户,就像之前很多手机追求把黑夜拍成白天一样,这是技术的胜利,却是审美的失败。

在Find X6 Pro上,这种问题被纠正了。OPPO的影像注意到了正确的光影关系,依靠更强的芯片+更多更复杂的算法(超清画质引擎,保留更多RAW数据,深度融合计算);超光影图像引擎(调整正确的光影计算关系);自然色彩引擎(自演算法+哈苏自然色优化)把更合理的结果带给用户。

这张照片背后算法很多,但结果反倒是没有算法的痕迹。这是属于Find的气质,依靠技术,获得了一个更真实的人文结果。

类似的体现还有哈苏人像,Find x6系列的1倍和3倍两个焦段支持哈苏人像模式,官方说,他们模拟了物理世界中的xCD30与xCD80镜头。

依然是算法为审美服务,模拟了焦平面虛化,让焦点外的物体呈现渐进式虛化,而不是简单粗暴的把任何背景分离,虚化背景。算法获得结果还有渐进式的光斑亮度分布,得出了一个自然的空间和强弱关系。

这一系列结果并非一代做出来的,它们或许始于10bit全链路色彩艰难推进的时候,马里亚纳芯片研发测试又反复调整的那段时间,或是某个更艰难的未公开节点,以及更多次的失败结果和无尽的等待。当然,不仅OPPO一家,每个中国手机厂商都有一段类似的故事。

OPPO在我认知里从来不是那种理工男或老工匠的角色。要形容他,应该是是个安静努力的年轻人。

历数Find这么多代,当然也有迷茫失误的时候,但它们给这个行业留下了的更多。外观设计,屏幕/拍照/快充,再到自研芯片,这么一路走下来,每代Find都是一次技术积累,也是一座山,翻过这座山,OPPO就变得更强了一点。

好了,关于Find系列演进史:一个偶然一段必然 构建X6未来影像就讲到这。


返回科技金融网首页 >>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科技金融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