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崖”为名山提纲挈领——《西樵山摩崖石刻》序

2023-02-26 09:05:45来源:新快报

今天,很高兴为大家分享来自新快报的为名山提纲挈领——《西樵山摩崖石刻》序,如果您对为名山提纲挈领——《西樵山摩崖石刻》序感兴趣,请往下看。

■王志敏(广东省书法评论家协会名誉主席、佛山市书法家协会主席)

钟灵毓秀的西樵山,古来就有“南粤理学名山”之称谓。明朝中叶,著名学者陈白沙、湛若水、方献夫、霍韬等,都曾在此开坛讲学、研究理学,以至山上书院林立,文风鼎沸。晚清时,以康有为等代表的维新学子,隐居山中探求救国之道,使此地更成为中国近代“戊戌变法”的摇篮。

分布在全山各景区的大小摩崖石刻,又像是撩开时间的“烟箩”,透露出一角,从人文历史、书法艺术、景观欣赏等不同的方面和特有的视角,见证着西樵山的人文传统。

就在山西面的玉禀峰巅,有湛若水题写的,字径两米多,雄劲而儒雅,为全山最大摩崖刻字《仰辰台》,这里或者就是湛若水先生每天早起,仰望满天星辰,纵情放歌的地方。在大字的旁边,还题刻着湛老先生的一首诗:“仰辰台上仰辰遊,一曲歌声彻九州。感得圣恩深似海,老臣早许作巢由。”从诗中我们大可体会到这位理学名家山中书院生活的惬意。在大科峰南的云谷中,有湛老先生另一首摩崖题诗《和王阳明赠方献夫诗》:“千秋云谷还归我,三二羊求作近邻。莫种桃花临水岸,引人来问武陵津。”直将此地当作世外桃源的心态跃然于字里行间。

也许是山中生活时间较长,山上保留有多处他题诗的摩崖石刻,再如云谷旧白沙词后又有湛先生行书摩崖诗一首《和王阳明赠方献夫归西樵诗》:“一念正时便是惺,要知念处也无情。无情知见真知见,到了参前即性灵。”湛若水是明中期陈白沙的得意弟子,以“随处体认天理”为主旨,强调以主敬为格物功夫。诗中呈现的,正是湛氏心学一系的哲理大意。而云谷卧眠石上两个高达1.5米的摩崖大字《云门》,也以其空灵博大的气势,大开大合的字形布白,更似是作者心性与环境融融无间的切身体悟。

中国传统书院有着注重学、参、悟并重教育模式,以教育、培养人的学问和德性,而非应试求功名为目的的特点。自由讲学、抨击时弊的风气难容于专制统治者。明朝中后期先后发生四次全国性的毁禁书院事件,西樵山上众多书院也相继衰落,今天的我们只好从那些摩崖石刻及断垣残壁中,凭吊那个曾经“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书院生活。

在西樵山上,湛若水先生所题写的摩崖石刻共有多处,同时也是明代著名书法家的他,其作品擅长行书、草书。陈永正先生编写的《岭南书法史》称:“笔力雄健,极有气势……其书艺的名气也颇大……明弘治、正德年间,未见有如此高古绝俗之作。”山上所保留大量明人的摩崖石刻,也从一个侧面,让我们欣赏到明代书法作品艺术特点。

摩崖石刻题字,经常会对景观的欣赏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而书画大家的题字,更有如锦上添花,为美妙的风光增添许多艺术的气息。

与唐伯虎、文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的明代著名的书法家祝允明题写的“玉岩”二字,在碧玉洞口玉岩上。正书,字径80厘米。笔势苍劲厚实,就是这里景观绝佳的烘托。而清代岭南著名书画家黎二樵所写的位于翠岩《天然图画》《翠岩》、白云洞飞瀑上的《飞流千尺》等,秀劲舒放,纵横跌宕,成为景观中难得的点缀。清代虎门硝烟、抗击英国人入侵的民族英雄林则徐所书的“三湖书院”题额,却是在笔随情发、一泻自然中带着端重安详和正气浩然。这三湖书院,就曾经是晚清著名维新主义者康有为求学苦读的地方。在此附近还有清代著名画家戴熙的手笔:“巃嵸阁”题额,和《白云洞壁上八行正书题记》,其书法则是笔墨隽妙、雄浑沉厚而富有画意。现代著名学者郭沫若等刊刻在岩壁上的题诗,也以其不泥旧法、博采众长的强烈个性特征所形成的“郭体”,打动过一个时代的书法爱好者!还有著名革命家董必武的题句等等,无疑都为西樵山的自然景观增添了不少人文精神的魅力。

西樵的摩崖石刻书法,本身就有着异常丰富的内涵。本不太起眼的小景观,由于这些摩崖书法的点拨,便自然显现出其玲珑剔透的一面。

如果从樵园上山路上走过的《第一洞天》牌坊,品读上面方正儒雅的隶书,也许在下意识中,已约略感觉到这理学名山的深厚底气;而当你身处白云洞飞瀑下,望着流水从空中飞泻洒落,品读身旁清朝道光年间仇效忠书写的楷书《洗心》二字,难道就没有一种涤荡心灵的共鸣?转眼望去,相传为康有为先生摹刻魏武帝曹操的手迹——隶书《衮雪》时,眼看飞流奔泻,银涛涌动的瀑布,犹如雪浪翻腾时,字意与自然相得益彰,难道就不会为古人的睿智而击节?而当你来到小桃园,看到石壁溪流间那篆书题刻《浣红》,是否也觉得,此时最好就应该有几个村姑溪流边浣纱呢?

上面所述,仅只是笔者所知、所见,西樵山的摩崖石刻所留给人们的,绝不止这些,若能再详加发掘审究,更或可考故园之嬗替、勘史典之阙如、解风物之宏博、发思古之幽情。如是,则各有所取而又各有所获,真正信可乐也。

好了,关于为名山提纲挈领——《西樵山摩崖石刻》序就讲到这。


返回科技金融网首页 >>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科技金融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