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很高兴为大家分享来自封面新闻的如何助力成都大数据产业“建圈强链”?本土链主企业这么说,如果您对如何助力成都大数据产业“建圈强链”?本土链主企业这么说感兴趣,请往下看。
封面新闻记者 易弋力
11月18至20日,第十届CCF大数据学术会议在四川省成都市举行,这是该会议首次落地成都,政府、企业和专家学者共聚一堂,探讨大数据研究和相关产业的发展之路,助力成都大数据产业“建圈强链”,助推“东数西算”国家数字经济新底座发展。
成都本土大数据企业如何看待近年来成都大数据产业的发展?又将如何在“建圈强链”中发挥作用,来听听作为链主企业的创意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怎么说?
“建圈强链”中感受到关心重视
将持续扎根成都引领产业高位发展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成都提出实施产业“建圈强链”行动,以大数据等26个重点产业链为工作主线,稳定供应链、配置要素链、培育创新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一批具有比较竞争优势、“根植性”和国际竞争力强、绿色低碳可持续的重点产业集群。
创意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集团总裁王震表示,在成都市近年大数据发展历程中,让他印象深刻的有三个方面。
首先是政府非常重视,专门成立了新经济委员会,把大数据产业作为面向未来的重点产业进行培育和打造,从制度保障、配套政策、产业规划和产业扶持方面,系统性的推动产业高能级发展,全国各大城市中也是开创了先河,让企业从方方面面感受到政府的关心、作为和扶持。
另一方面,成都正在大力推动智慧蓉城建设,加快构建“8+N”只会应用场景体系。定期发布智慧城市建设机会清单,让本土企业也能分享到市场红利。
同时,成都市委、市政府大力推动产业“建圈强链”,创意信息作为链主企业更是真切的感受到政府围绕链主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来引导链主企业带动整个产业链发展。“这些措施的力度也越来越大,所以我们将持续扎根成都,反哺成都,为提高成都大数据产业在全国的影响力做出应有贡献。”王震说。
成都算力资源充沛
未来挑战是发挥优势用好算力
东数西算工程是通过构建数据中心、云计算、大数据一体化的新型算力网络体系,将东部算力需求有序引导到西部,优化数据中心建设布局,促进东西部协同联动。2022年2月,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内蒙古、贵州、甘肃、宁夏8地启动建设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并规划了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启动。
在“东数西算”背景下,成都作为“西部数都”,面临怎样的机遇和挑战呢?王震认为,成都的优势非常明显。
算力方面,成都和上海是仅有两座既有超算中心,又有智算中心的城市,算力资源供给非常充沛。
网络传输方面,东数西算离不开整个网络传输的支撑保障,而成都作为国家重要的网络出口带宽节点城市,在带宽出口资源等网络资源的保障方面具有优势。
最后,成都在人才资源保障方面具有优势,成都教育发展情况良好,高校的数量和相关专业的大学生以及中高层次人才的供给相对充裕。
对于成都面临的挑战,王震认为,首要面临的挑战就是哪些“东数”,适合拿来做“西算”,需要我们进一步考量。王震介绍,目前更多是冷备份的数据拿到西部,主要以存储为主,量不是很大,未来如何保障数据实时性,对成都来说是一大挑战。
王震还表示,成都大数据产业链上企业门类较为齐全,人才供给保障也比较到位,需要更好地发挥既有优势,牢牢抓住东数西算这个战略机遇把相关的产业做上去,这是机遇,也是挑战。
串联产业上下游企业
助力成都大数据产业走向全国
在“建圈强链”引领下,成都大数据产业发展以产业链为主线、以细分领域为重点,聚焦链主企业,推进产业强链补链,加快构建大数据产业、技术、人才、应用和服务深度融通的生态系统。
王震表示,作为链主企业,在“建圈强链”中主要发挥三个作用。
一方面,作为链主企业,要围绕产业链的特点,尽最大努力把链上的上下游企业,尤其是成都本土的中小企业,通过产业链要素供给穿在一起,积极争取智慧蓉城、数字乡村等新场景机会,让大家能有更多历练的机会。在这个过程当中,让成都本土大数据企业从产品到技术日趋完善,不断提升自己的产品竞争力。
同时,王震认为,链主企业应该代表更多本土中小企业或产业链上的企业,去争取更多资源倾斜和支持,不仅限于在资金方面和政策方面的支持,还应从市场供给和应用场景开放等方面为产业链上的企业提供帮助。
最后,王震希望本土大数据产业不仅局限于成都,未来要以成都为核心,逐步辐射至西部,走向全国,去展示产业实力。
面向未来,王震表示,相较于其他发达城市,成都在大数据领域享有影响力和知名度的头部企业还是相对缺少,希望政府围绕打造本土龙头企业给予更多支持。
好了,关于如何助力成都大数据产业“建圈强链”?本土链主企业这么说就讲到这。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科技金融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