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疫情防控措施为何做出调整?会让疫情难以控制吗?官方回应→

2022-11-12 19:05:04来源:科技日报

今天,很高兴为大家分享来自科技日报的疫情防控措施为何做出调整?会让疫情难以控制吗?官方回应→,如果您对疫情防控措施为何做出调整?会让疫情难以控制吗?官方回应→感兴趣,请往下看。

◎ 科技日报记者 张佳星

密接人员集中隔离期缩短、不再判定次密接人员、不再划定中风险区……11月11日,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 科学精准做好防控工作的通知》,提出了优化防控工作的二十条措施,受到广泛关注。这些变化是不是对新冠疫情防控的“放松”,会不会造成疫情更难控制?

“我们对于病毒的传播规律和临床治疗特点有了新的认识,在疫苗和药物的研发、储备方面有了新的进展。” 在11月12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雷海潮强调,经过专家的科学论证、因时因势调整优化防控举措,积极稳妥、风险可控。这不是放松,更不是“躺平”,而是要更加精准科学地做好疫情防控和处置工作。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为什么缩短密接集中隔离期?

在“二十条措施”中,将对密切接触者的管理措施从“7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健康监测”调整为“5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隔离”,期间赋码管理、不得外出。

这一调整与我国流行的主要毒株变化相关。对此,国家疾控局副局长常继乐解释,“7+3”制定时流行的主要毒株是奥密克戎BA.1和BA.2,试点研究结果显示,密切接触者的阳性感染者末次暴露后,5天内检出阳性的比例是89.1%,7天是97.3%。所以九版是“7+3”。而随着主要流行株转变为奥密克戎BA.5、BA.5.2和BA.2.76,再次评估发现,阳性检出比例的数据为3天81.4%,4天90.1%,5天94.5%,7天99.7%。

“根据上述结果,结合奥密克戎最长潜伏期为8天等因素,隔离期限进一步优化到‘5+3’,仍能确保密接人员的检出比例。”常继乐说,缩短期限还将省出约30%的集中隔离资源。

为什么不再判定次密接?

“二十条措施”提出,要及时准确判定密切接触者,不再判定密接的密接。

密接的密接即“次密接”为什么不再判定了呢,会不会造成疫情外溢风险?常继乐介绍,评估发现,次密接的阳性检出率很低,约为3.1/10万,也就是10万个人里面有3个人。

“在及时判定并且管控密切接触者的基础上,能够降低次密接的阳性率。”常继乐说,把密接管好、判定好的前提下,评估认为不去管、不去判次密接能够控制住疫情外溢,同时还可以节约更多服务保障的资源。因此,调整符合公共政策的实施策略。

为什么不再划定中风险区?

“二十条措施”中将风险区由“高、中、低”三类调整为“高、低”两类。

取消中风险区的判定又有哪些依据呢?常继乐说,经过第九版防控方案对“高、中、低”风险区的实践应用以及7、8月份的评估,发现中风险区的阳性检出率为3/10万,这一数据表明,中风险区的疫情发生和外溢风险并不大。相较而言,中风险区的划定使得受管控人员较多,大量消耗防疫资源,因此,根据“两害相权取其轻”的原则,决定取消中风险区。

做实做细是重点和难点

据报道,“二十条措施”发布当日,北京、广东、海南、河北、山东等多地部署落实优化疫情防控的二十条措施的工作。

“当前,国际疫情形势错综复杂,各地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尤其是人口集中的大城市如何把各项防控措施能够做实做细、落实到位,是疫情防控的重点和难点。” 中国疾控中心传防处研究员王丽萍说,坚决果断控制疫情,要提升整个新冠疫情监测的敏感度,完善当地的应急处置体系,做到核酸检测力量、流调力量、隔离资源以及对流动人员管理的“四个统筹”,持续打造强大的社区治理防线,将城市治理的工作重心下移到城乡社区,动用社区力量,更好、更快、更高效地处置疫情防控。

“我们将通过一系列的举措,来推动二十条优化措施落地见效,并将加强对于‘一刀切’和‘层层加码’问题的整治力度。”雷海潮说,对一些典型事件将进行曝光,以推动我国疫情防控工作更加科学、更加精准,更能够平衡好疫情防控和民生服务保障以及经济社会发展。

来源:科技日报

编辑:王宇

审核:张爽

好了,关于疫情防控措施为何做出调整?会让疫情难以控制吗?官方回应→就讲到这。


返回科技金融网首页 >>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科技金融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