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很高兴为大家分享来自投中网的年轻人不炒股,富途还赚钱吗?,如果您对年轻人不炒股,富途还赚钱吗?感兴趣,请往下看。
富途,急需找到新的“坦途”。
截至发稿前,富途股价报收45.89美元/股,距离去年年初最高点的204.25美元已跌去近77%。最新总市值67.45亿美元,与高峰期将近300亿美元相比,可谓“膝斩”。作为国内头部跨境互联网券商,富途和老虎都是借互联网行业的东风而起,传统券商的高门槛被踏平,用户想炒股,不再需要去线下经历复杂的开户流程,炒股这件事变得便利起来。而且,这两家互联网券商以及其他中小券商的创始人大多都有腾讯、网易、阿里等头部互联网公司的从业背景。 直击传统券商的缺陷,又赶上了中概股热闹非凡的时期,富途频频捞金。在港美股疯狂打新的2020年,富途的全年净利润同比增长699.9%。富途和中概股以及互联网行业可谓是唇齿相依。近一段时间,中概股股价降温,IPO减少,互联网行业裁员、收缩等消息纷至沓来。曾经狂炒狂赚的年轻人们也逐渐趋于保守,和企业一样,先捂紧钱包,再看市场。作为财富产生和交易的“中间商”,富途的三位数增长神话成为往事。我们试图从数据中窥见,富途的“坦途”,该去向何方?互联网趋稳,富途还有钱赚吗?2020年,受全球疫情影响,不能出门的年轻人开始疯狂炒股。2020全年,富途净增约32万付费客户,客户日均收益交易(DARTs)为46.2万笔,同比增长340%。这一年,股市也很热闹,IPO的IPO,赚钱的赚钱,拼多多就是在这一年股价翻了3.7倍。当然,提供炒股服务的“中间商”富途,这一年身价也翻了3倍多,总市值达62亿美元。股民在赚股市的钱,富途在赚股民和企业的钱。按季度来看,富途的暴富神话在2021年一季度达到巅峰,其总收入、净利润、总交易量、客户日均收益交易都达到了近年来的峰值。财报中解释,该季度富途利息收入(保证金融资利息、银行存款利息以及IPO融资产生的利息收入)同比大涨355.8%,原因之一便是香港IPO市场活跃带来的新股融资利息收入上升。2021年一季度之后,情况发生变化。2021年二季度到2022年二季度,富途的每季度收入降到20亿港元以下,且增速较慢。2022年第二季度,富途收入17.47亿港元,同比增长仅有10.8%。回想去年同期,其收入15.78亿港元,同比增长高达129.3%。净利润的波动也和收入相似,2022年第二季度,富途净利润为6.42亿港元,同比增长20.2%。原因似乎早就藏在富途的用户画像中。30多岁的互联网人,在过去的一年多里面,经历了太多变动。互联网公司业务收缩、裁员、降薪,让这批淘金者开始重新思考,是在风险里赚钱,还是先守住本金,抵抗风险。另外,富途本来做的就是港美股的生意,在中概股退烧,甚至退市的影响下,这部分人群的炒股意愿也明显减弱了。此前据光子星球报道,富途的早期用户很大一部分都来自中国互联网科技公司的内部员工。这些人之所以会使用互联网券商平台,是因为互联网行业曾流行给予员工股权激励,员工可以在券商平台上处理自己的资产。归根到底,富途面临的问题还是互联网行业红利在渐渐消失,不管是被动拿到公司股权激励的互联网人,还是主动盯上中概股爆发期的互联网人,现在都冷静下来了。无近忧但有远虑,富途新的增长点在哪?尽管多个数据的增速都在放缓,或者下降,但短期来看,只要股市在,交易在,富途就有钱赚。从富途的收入结构来看,经纪佣金及手续费是绝对的收入主力,占总营收的一半以上。也就是说,炒股的人越多,富途的业绩表现就越好,反之就越差。 富途和老虎这类互联网券商平台,做的就是“赚差价”的生意,这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商业模型。股市有涨有跌,企业市值有高有低,投资者有亏有赚,其中唯一不变的是,每一笔交易的发生,都会给富途带来佣金和手续费的收益,这也是其第一大收入来源。 不难理解,股市的情绪波动,大环境的变化,对富途这类互联网券商来说,影响的只是赚多赚少的问题,只要平台能够在成本和费用上保持稳定,不花太多钱,环境再不好,也能赚点是点。但同时,互联网券商的特殊性,也使其拥有不少远虑。从富途的财务数据中可以发现,其财务表现与互联网行业的发展水平和股市的情绪高度相关。IPO热,炒股热,互联网行业斗志昂扬,富途就能持续三位数的同比增长,但只要大环境发生变化,其中一个有了退烧迹象,富途的增长也就相应会被拖慢。所以,富途与互联网、中概股可谓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持续提供股市信息服务、交易服务的同时,它也可以从这些服务的走势中看见自己的命运。 另外,监管趋严也让富途这类互联网券商急需找到自己稳定的增长点。 今年年初,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稳定局局长孙天琦指出,金融作为特许行业,必须持牌经营。从业务实质看,跨境互联网券商在我国境内属“无照驾驶”,涉嫌非法金融活动,这种定性与资本项目是否完全可兑换无关。 互联网券商不是第一次受到此类质疑。去年,孙天琦就曾发表过类似主旨的演讲,人民网也曾发文指出以富途控股和老虎国际为代表的跨境互联网券商存在用户信息安全的隐患。金融牌照,是跨境互联网券商的“命根子”。不仅在境内需要“持证驾驶”,而且能否获得牌照以及牌照的含金量如何,也代表着券商的综合实力。截至2021年末,富途证券在全球范围内拥有44张牌照及展业资质(中国香港19张、美国19张、新加坡3张、泛欧地区2张、澳大利亚1张)。继续增加手头的牌照数量,也是富途摆脱不了的课题。 境内监管日益趋严,富途早就将目光转向了海外,他们试图证明,不完全依赖于境内客户,富途仍然有能力谋得稳定收入。2021年第四季度,富途披露,约90%的新付费客户来自中国香港、新加坡和美国。2022年第一季度,仍然有超过80%的新付费客户来自中国香港和其他海外市场。到了二季度,富途的香港注册用户数在当地成年人口中的占比超4成。富途创始人李华曾表示:“对富途来说,新加坡是需要重点拓展的市场。相信在香港取得成功的富途,同样能在新加坡有所作为。” 香港经验,能否在新加坡及更多国家和地区完美复制,还需要时间检验。不可忽略的是,海外市场也进入存量竞争阶段,而且市面上也早有如Robinhood这类龙头券商把守城门,再加上海外市场的扩张,需要更多地投入成本,这意味着如果成本日渐拉高,境内外的增长又持续低迷,富途可能出现失衡情况。最新财报中显示,2022年第二季度富途的加工及服务成本为9410万港元,同比上升73.6%,增长的原因是用来支持海外市场的扩张和处理更多的并发交易的云服务费用增加。 狂打新,狂赚钱的时期成为历史。富途,急需找到新的“坦途”。
好了,关于年轻人不炒股,富途还赚钱吗?就讲到这。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科技金融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