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导”Nature撤回迪亚斯争议超导论文,并认为其博士毕业论文也有抄袭嫌疑

2023-11-08 21:05:26来源:DeepTech深科技

今天,很高兴为大家分享来自DeepTech深科技的Nature撤回迪亚斯争议超导论文,并认为其博士毕业论文也有抄袭嫌疑,如果您对Nature撤回迪亚斯争议超导论文,并认为其博士毕业论文也有抄袭嫌疑感兴趣,请往下看。

来源:DeepTech深科技

11 月 7 日,Nature 杂志宣布撤回由纽约罗彻斯特大学郎加·迪亚斯(Ranga Dias)团队发表的论文“Evidence of near-ambient superconductivity in a N-doped lutetium hydride” 。他们于今年 3 月在拉斯维加斯举行的美国物理学会会议上宣布发现了一种由氢、氮和镥制成的新材料,在 1GPa 压强条件和 294K(即 21 摄氏度)的常温条件下能观察到该材料的超导特性,文章于 3 月 8 日发表于 Nature 杂志上,在当时引发了不小的轰动。

该论文一经发表就引起了广泛的争议和质疑,世界范围内有数个课题组根据迪亚斯所发表论文提供的实验条件进行了复现,均未能实现室温超导。2023 年 3 月 15 日,南京大学闻海虎团队在预印本网站 arXiv 发布了一篇长达 16 页的研究论文,其结论是:实验结果清楚的表明,从环境压力到 6.3Gpa,温度低至 10K,镥氮氢材料 LuH2±xNy 中不存在超导性。该论文随后于 2023 年 5 月 11 日发表在 Nature 杂志上,题为“Absence of near-ambient superconductivity in LuH2±xNy”(LuH2±xNy在近常压下无超导电性)。 

图|郎加·迪亚斯(Ranga Dias)(来源:Nature)

本次撤稿要求是应论文第一作者 Nathan Dasenbrock-Gammon和Elliot Snider, Raymond McBride, Hiranya Pasan, Dylan Durkee, Sachith E. Dissanayake, Keith V. Lawler 和 Ashkan Salamat 等其他作者的要求而撤稿。

他们认为目前已经发表的这篇论文没有准确的表明研究的材料的来源、实验测量方法及数据处理细节,导致论文的完整性遭到了破坏,因此他们选择撤稿。他们在 9 月末就提出了撤稿请求,Science 杂志也披露了这次行动。但是论文通讯作者迪亚斯和另外两位作者对是否撤稿没有作出回应。目前迪亚斯正在接受纽约罗彻斯特大学的调查,调查由外部专家进行。

值得一提的是,这并不是迪亚斯论文首次被撤稿。此前,迪亚斯团队曾于 2020 年 10 月在 Nature 杂志发表论文称他们首次实现了室温超导。论文题目为“Room-temperature superconductivity in a carbonaceous sulfur hydride”(碳质硫氢化物的室温超导性),其报道了碳质硫氢化物体系中的超导性,在 267±10kMPa 下实现的最大超导转变温度为 15 摄氏度。

但大多数超导科学家都对此表示质疑,因为没有足够的实验数据和细节来证明超导性质,磁化率的数据更是存在问题,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物理学教授豪尔赫·爱德华多·赫希(Jorge Eduardo Hirsch)对此进行了猛烈抨击。

后来,迪亚斯团队更正了文章并提供了相关原始数据,但质疑之声仍未止息。赫希教授就强烈表示该论文中的数据很有可能是捏造的,他甚至还在预印本平台 arXiv 和 Physica C 上发表了对该论文质疑的相关阐述文章。由于众多证据表明迪亚斯团队的数据存在问题,后来 Nature 杂志不顾迪亚斯等九名作者反对,撤回了这篇论文。Physical Review Letters 杂志今年 8 月也撤回了迪亚斯的一篇文章。    

此次撤稿,Nature 杂志还撰写了一篇评论文章来披露此次事件。文章中还提到一些研究人员认为迪亚斯的博士毕业论文有抄袭嫌疑。除此之外,Sapienza University of Rome的物理学家 Lilia Boeri 表示,自这篇论文发表以来,超导领域的专家一直持怀疑态度。一方面是因为团队本身存在争议,另外一方面是因为论文的撰写并没有达到她所认可的标准。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实验物理学家彼得·阿米蒂奇(Peter Armitage)说 :“几乎我认识的每一位认真的凝聚态物理学家都立即发现这项工作存在严重问题。” 特别是,研究人员对材料电阻的测量提出了质疑,表示目前尚不清楚电阻是否真正降至零,或者迪亚斯是否从电阻的关键图中减去了背景信号。批评者认为没有必要从这种类型的测量中去除背景。

室温超导是今年的热门话题,今年 7 月,一个韩国团队宣传改良了一种具有铅磷灰石结构的化合物,用 Cu2+ 取代了 Pb2+,通过诱发了微小的晶体结构畸变使其其具备了超导性,超导临界温度在 127 摄氏度,即 400K 以上,而且在常压下就具备超导性。他们将这种材料命名为 LK-99。这一研究在互联网上引发了热议,世界各地多个团队进行了复现,但实验结果很快证明该材料并非超导材料。     

室温超导材料始终是研究和应用追捧的热点。超导材料能用于包括发电机、粒子加速器、核磁共振、可控核聚变、电力传输等诸多领域,应用潜力巨大。合成室温超导材料是该领域的圣杯,因此许多科学家都对此孜孜以求。尽管投入了许多人力物力,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要合成室温超导材料,还有不小的难度,今年的几次“重磅发现”几乎都是闹剧,没有实际意义。要实现这一成果,还需要研究人员们继续不懈努力。希望实现室温超导的那天早日到来,帮助人类早日推开新世界的大门。

参考资料: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3-03398-4    

运营/排版:何晨龙

好了,关于Nature撤回迪亚斯争议超导论文,并认为其博士毕业论文也有抄袭嫌疑就讲到这。


返回科技金融网首页 >>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科技金融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