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葬”南越国贵族墓葬是怎样营造的? 聚焦黄埔镬盖顶岭最新考古发现

2023-10-22 09:05:11来源:新快报

今天,很高兴为大家分享来自新快报的南越国贵族墓葬是怎样营造的? 聚焦黄埔镬盖顶岭最新考古发现,如果您对南越国贵族墓葬是怎样营造的? 聚焦黄埔镬盖顶岭最新考古发现感兴趣,请往下看。

广州发现南越国时期高等级越人墓,古粤探源再添考古实证

■收藏周刊记者 潘玮倩

车子开到黄埔,中新广州知识城创新大道边,停下,路旁一座小丘陵,爬上去——镬盖顶岭,一个古墓,呈现在众人面前。

古墓,遗物

几百平方米的山头,身穿“广州考古”红马甲的工人正在劳作,雨点偶有飘落,土色越发深邃。最深色地方,或是眼前“工字形”区域,“这是原先(棺)椁摆放区域,我们保留这椁的位置,是为今天媒体开放日;接下来还有进一步工作”,10月19日,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馆员、该考古项目负责人王慧现场表示。

记者看到,如今棺椁无存,墓底空余许多巴掌大石子,上有5件遗物:盈盈可握一铜铙、青铜碎片、淡白如玉陶杯、褐色陶碗,还有一件似被人为打碎的深灰色“陶釜”,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调查勘探部助理馆员谷俊杰解释,“也可理解为陶罐,上有方格纹”。

古物保持着出土时角度;抬眼望去,一条斜坡墓道延展;垂望四周,有深约半米围沟,将大墓环抱其中。还有些柱洞,柱洞与墓室之间揭露的地面上,一个红陶罐碎裂大半。“柱洞、陶罐等,或显示当时这里存在‘墓祭’地面建筑。”谷俊杰说。

以上种种表明墓主人身份等级不低。2000多年的一场送别、歌哭与怀念,呼之欲出。

围沟,岭南首见

“2023年9月-10月,经报国家文物局同意,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对镬盖顶岭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工作,共揭露面积700平方米,在镬盖顶岭岗丘顶部,发现四周有围沟的西汉南越国时期的大型越人墓葬一座(编号M1)。镬盖顶岭M1(墓),是岭南地区首次发现封土外围设有围沟的早期墓葬。”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方面表示。

记者了解到,围沟较早就引起人们重视。“2023年4月-7月,为配合国有土地出让,我院对黄埔区中新广州知识城华附西侧居住地块进行了考古调查勘探工作。其间发现一处呈圆角长方形的灰沟,我们认为灰沟的形制非常规则,可能是有意为之。”

王慧说:“这灰沟是否为一种围壕,里面围着墓葬?又或是一处祭祀遗址?我们带着不同假设,做了不同方案,报国家文物局批准后,从9月开始进行考古发掘。随着工作推进,不断获得更多证据,最终确定这是一座墓葬。回想这个求索过程还是蛮有趣的,考古,有时就是会先假设,然后不断科学求证。”

破解文化交流密码

镬盖顶岭,名字取自其东坡上、清乾隆时期墓葬碑文。在不断发掘研究中,这座西汉南越国时期大型越人墓葬,被破解出一连串揭示地域间文化交流的重大密码。

让我们逐步来看。首先是围沟。

“镬盖顶岭M1是岭南地区首次发现封土外围设有围沟的早期墓葬,而在岗丘最高处堆筑土墩,然后再挖带墓道的竖穴土坑、内置棺椁、再封土掩埋墓葬的作法,明显继承江浙地区两周时期土墩墓的营建方式。地表有高大封土,外围有长方形围沟以示茔域的作法,与浙江绍兴印山王陵的茔域形制非常相似。”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介绍。

“印山大墓建于(浙江绍兴)印山之巅,墓上堆筑有高大的封土,外围有隍壕,墓道东向,狭长方形竖穴土坑‘人’字形顶木椁墓,墓坑口长达46米,宽14米左右,深12.4米。经考证当为春秋末期的越国王陵、越王允常的‘木客大冢’。镬盖顶岭墓葬规模仅为印山越王陵的约十分之一,斜坡墓道北向,年代则晚至西汉南越国时期,就墓葬形制来说应存在早晚承袭的关系。”

“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室底部铺砌石床,也是继承了江浙两周土墩墓的习俗。墓室随葬品不丰富,且不随葬青铜礼器的特点,更与浙江于越贵族墓葬相近。”

墓道北向、深挖墓穴、封土边缘有“祭祀罐”等作法,则是岭北越人葬俗逾岭南渐珠三角本地化的体现。而带斜坡墓道、成熟的棺椁葬具又带有楚式葬制的特点,这从墓葬形制方面又反映出西汉南越国时期番禺都城东北远郊的高等级越人贵族墓葬中楚越交融的态势。

最后,把目光聚焦石床,上面5件文物铜铙、青铜碎片、杯、碗和陶釜,部分又和“本地生活”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铜铙是种乐器,其支撑部位还有花纹。青铜碎片,推测可能是刮刀或削刀类,在越人墓中常出现这种小工具。”

它们有的或就是广州的南越先民的日常用品。棺椁已不复存,雨丝还在落下,静静躺在那里的物件,凝聚从前生者的日常故事和亲友期盼,虽已无缘相见,考古,却把往昔生活画卷逐步拼凑。

江浙墓葬营造方式、岭北越人葬俗、高等级越人贵族墓葬中楚越交融的态势,以及本土化常用器物——在镬盖顶岭,一座南越国时期古墓,我们竟看到多处文化因素交融。

古粤探源再添考古实证

“我们一直说,考古就像拼图。关于越人土墩墓,我们此前在增城浮扶岭遗址已发现过类似墓葬,也是底部铺设石子,但当时未找到确切封土证据。到了黄埔陂头岭遗址,已明确找到封土。而在本次镬盖顶岭遗址墓葬,我们又找到了围沟——这就像一张张零碎画面,正重组为完形拼图,使得岭南地区的越人文化面貌,逐渐清晰。”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朱明敏现场表示。

“也进一步说明,珠江三角洲北部的广州东北黄埔九佛-萝岗一线,是史前至秦汉时期南越先民重要的聚居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在早期广州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占据重要地位。”

“同时,镬盖顶岭越人墓的考古发现,为战国至汉武帝时期汉平南越阶段,自环太湖地区经珠江三角洲到越南北部百越文化圈的发展脉络和传播路径提供了线索,为早期岭南文明探源和中国化进程的研究阐释增添了考古实证。”

专家解读

镬盖顶岭,点解甘“大镬”?

找寻封土,考古人十年磨一“见”

镬盖顶岭遗址考古发现公布后,著名考古学家、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馆员李岩先生,在“考古李岩”头条文章发布了其看法。他认为,广东地区从战国到汉代墓葬有无封土的问题,探索多时,到这座墓“算是有了比较重要的进展”。他说:“看起来很普通的一个考古工地,包含着岭南考古人十多年孜孜不倦的探索。”

李岩向记者回顾,“2009-2010年,增城浮扶岭发掘了一座规模较大的越人墓M511”(《广东增城浮扶岭M511发掘简报》,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执笔张强禄),是岭南当时规模最大的越人石床墓,“当时的发掘就怀疑有封土”。2019-2020年,考古人员在博罗五斗种遗址发掘,“终于从剖面上看到汉代墓葬的封土”(《广东博罗五斗种战国至西汉墓发掘简报》,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执笔李博);“2020年广州黄埔陂头岭发掘,则再次重现了战国晚期到汉代墓葬的封土”。

岭南确实存在封土墓,逐渐成为学界共识。“而这次的镬盖顶岭南越国时期的墓葬,更引起我们重视、‘更大镬’,点解?”

李岩解释:“我们推断了这座墓的构筑过程:人们先是选中一个自然小丘陵,随后对这个土丘进行干预,将其垫得较平整,然后,利用挖建围沟产生的泥土,在其上搭建土台(于是我们看到两个不同颜色的土层),进而在土台上,下挖墓坑。在土台上还发现有疑为祭祀所用罐子。墓坑事毕,最后人们填高了封土。在土坑和围沟附近发现很多柱洞,或显示此处有后人建造祭祀所用享堂;这些享堂显然没有使用砖瓦(当时已经有砖瓦了)。用一句话来说,这座墓葬的最大价值,在于让我们了解到这样的贵族墓葬是如何营造的。而上述推断,都是建立在考古项目负责人王慧及其团队扎实的田野发掘工作基础上。”

各方反馈

考古人员的工作热情,记者采访中也能感受一二。烈日下、微雨中,他们都“久耕不辍”;每次联系相关负责人,其不是在工地,就是在去工地的路上。

记者获悉,依托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黄埔工作站,此处的工作和研学得到不少现场支持,“工作站的良好条件,也将加速后期的资料整理。”王慧说。

昨日,看到最新考古动态,曾参与镬盖顶岭研学的志愿者蔡臻郅感慨地对记者说:“通过工作站组织的公众活动,我真切感受到考古工作的不易,而听到有成果,我们也觉得非常骄傲,与有荣焉。”

好了,关于南越国贵族墓葬是怎样营造的? 聚焦黄埔镬盖顶岭最新考古发现就讲到这。


返回科技金融网首页 >>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科技金融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