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很高兴为大家分享来自红星新闻的快评丨家长对小学课外幽默读物,不必当作洪水猛兽,如果您对快评丨家长对小学课外幽默读物,不必当作洪水猛兽感兴趣,请往下看。
作为家长,在陪孩子课外阅读时,何尝不是“一起成长”?
近日,淮安小学部分家长向媒体反映,该校一年级课外读本“君伟上小学”系列中的《1年级鲜事多》有许多不良引导内容,尤其是读本中男主人公在打预防针时面对“穿着白色制服的护士小姐时,为了表现男生勇气,勇敢地脱下裤子,把屁股高高地翘着”,让家长看起来有点不舒服;在“资源回收”章节中,为了让孩子有更多的空罐子卖而鼓励他们多喝汽水,而现实生活中家长往往是限制孩子喝汽水的。
↑图据扬子晚报
这些细节是不是会对孩子造成不良影响,是不是家长们“思虑过度”?众说纷纭。
《君伟上小学》这套书对我而言再熟悉不过,由作家王淑芬所著,孩子刚上一年级时,我给他买过这套书。在给孩子选择这套书之前,我读过王淑芬写给孩子们的《我是白痴》,在这本书的后记里,她写道,“世间弱势者,哪一天被真心且长期的注目过?我不能造桥铺路,无力参与慈善事业,只能保有一颗温软同情心,作为对世界的回馈。”她以第一人称“白痴”的视角,以一个个小故事告诉我们,生命是平等的,要承认个体的差异性,尊重别人,对与自己不同的人(残疾或者有其他缺陷的人)要有同理心。我想,这样的作家写给孩子们的书应该不会“坏”。
《君伟上小学》系列,她的文字又是活泼幽默的,不那么“一本正经”,对于刚刚从幼儿园过度到小学的孩子来说,更容易接受。一年级“鲜事多”,二年级“问题多”,三年级“花样多”……从1年级到6年级,每个年级都会有不同的状况出现,那些可爱的搞怪的同学、热情酷炫的老师、个性十足的家长,每天都会发生好多新奇有趣的事。这套书的整体风格就是Q萌,而那些有趣好玩的故事,更容易拉近孩子和学校的距离。
出版商们自然会极尽溢美之词比如“幽默奇书人手一册”来推介它,而关心孩子成长的家长们自然也会以挑剔的目光审视书中每一个细节。鱼目混杂的童书市场中,确实存在一些不负责任的出版物,对孩子有不良影响,家长对此心生警惕,心情可以理解。但在对一些具体内容的判定上,到底是“不良内容”还是“正常文学创作”,还是要留存理性探讨的空间。
比如《一年级鲜事多》中“资源回收”这一章节,为了体现孩子的“奇思妙想”,“我”说以后往学校带汽水而不是开水,这样就有空罐子可以卖。这个小细节或许只是想体现一个孩子的“可爱”“小聪明”甚至“小调皮”,并不涉及什么生活方式的引导。
文学性的书籍固然要和现实生活紧密相连,但它毕竟不是生活指南,不是具体的生活攻略,不可能告诉你每一步具体的行动,否则,这和“学生手册规范”又有什么区别?难怪有网友批评质疑这本书的家长大惊小怪,“恨不得课外读物里全部是公式和ABC”。
判断儿童课外读物内容是否不良,最重要的是要符合不同年龄段未成年人的身心发展和认知特点。被质疑学校的校长说,“不能用成人的眼光看待孩子的世界”,确实没错。成人想到的,孩子未必想得到;成人某些方面的“思虑周全”,可能恰是对孩子阅读格局的束缚。童书中一些无伤大雅的小幽默,或者为了塑造人物而使用的一些夸张修辞,家长们真心不必当作洪水猛兽。
作为家长,固然要守护孩子课外阅读的健康,在这种守护中家长也要自我成长,对文学作品的鉴赏力有所提高。比如,我们总是担心文学作品中的“三观”问题,但作为成年人,要懂得文艺作品的首要价值在于,它“保存着对世界、对生活个别、殊异的感受和看法”(李敬泽语)。文学作品,它有虚构的特权。孩子们当然不懂这些,但作为家长,必须要懂。如此,才能更好为孩子们的课外阅读保驾护航。
这么看来,作为家长,在陪孩子课外阅读时,何尝不是“一起成长”?多一些文学修养,也许就会少一些“大惊小怪”。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 陈方
编辑 赵瑜
红星评论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好了,关于快评丨家长对小学课外幽默读物,不必当作洪水猛兽就讲到这。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科技金融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