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很高兴为大家分享来自新快报的张媛:好的文物故事能让人“身在其中”,如果您对张媛:好的文物故事能让人“身在其中”感兴趣,请往下看。
从外销披肩讲到奢侈品开箱
前一天才从新西兰工作回来,次日一早,张媛就冒雨赶到广东省博物馆,“今天终于有时间,我赶紧来做志愿者”。“上岗”前,在馆内志愿者办公室,她接受了记者专访。
“我在这里做志愿者已经两年”,笑容亮丽自信,张媛娓娓道来,“我来自西北,历史文献学专业毕业,2015年到广州后,就常来粤博‘打卡’。近年来,包括‘魏唐佛光——龙门石窟精品文物展’和‘唐蕃古道——七省区精品文物联展’在内的诸多展览,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一是展览实在精彩,二则是我当时就觉得这与我所学密切相关,我也应成为一位‘讲述者’,与大家分享。说句大言不惭的话,当时我甚至生起‘舍我其谁’的豪情。”
顺应内心感召,张媛主动争取,终于成为广东省博物馆的“红马甲”志愿者。回首这两年,她感慨说:“以前,我以为展品就是我的课题,后来,我才知道,观众更是我的课题。”
1 如何让观众“眼前一亮”?
“孩子可能一上来就问恐龙在哪;学龄童的家长则会关注,哪些展品能和课本内容呼应;而更多观众,我感觉他们对文物的长宽高、口径甚至出土年代,多少有点反应平淡,但如果你让他们设想这背后的文化内涵,当你‘揭秘’那一刹,他们就会眼前一亮,马上给出反应。”
观众的期待,使张媛探索出自己的讲故事方式——把孤立物品置于广袤时空,让它和过去现在产生关联。在志愿者办公室对谈结束后,记者跟随她进入“广东历史文化陈列”展厅,开始了一段长达三个小时的跨时空之旅。虽是工作日,但游人络绎不绝,张媛热情清亮的招呼声,很快吸引一群忠实听众。
从展厅第一部分“南粤源流”开讲,张媛着重介绍,“您看到这些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陶器,似乎觉得灰扑扑的很寻常?但您知道吗?当一件器物被从无到有、从零到一创造出来,本身就非常了不起。这里的乃至更早的陶器,就是如此,它代表人们思维的跃迁、生产力的提高,说明当时有了更丰富的物质基础,否则也不需要专门创造一类物件来作盛放之用。”
“确实如此,在那个时代真是了不得了啊”,观众有人发出低声感慨,然后凑近展柜细细观察。
而当张媛讲到后方展柜的铁花盆,她再度引发大家对这个“黑家伙”的兴趣。“这个南汉铁花盆,黑黑的,有什么来头?它背后有一条生产力进步轨迹。随着岭北移民的南来、冶铁技术的传入,至唐代,广州、怀集、连山、阳山、潮州等地已有产铁。南汉时期,冶铁技术大有提高,广东冶铁业不断发展。而当一个铁花盆出现,就说明铁器已进入日常生活、普及大众。就像如今的信息科技,刚开始可能是国家级顶层战略,而如今每个人都拥有了自己的手机终端,可以互联世界,这是多么美妙的进程。”
“跟着这位讲解员,她讲得好细致!”观众越围越多,记者听见一位女士对她的同伴招呼。
“所以一件文物,不是看它长得好不好看,而是要看,它为什么在那个时代会是那个样子,它又将带给我们以后的生活何种改变。”
2 每个文化区域都有自己的发展节奏
“每一个群体、每一个文化区域,都有自己的发展路径和节奏。”看着张媛如数家珍般投入解说,记者又想起稍早在志愿者办公室对谈时她说的话。确实,现在通过个人游历和手机网络,早能看到许多光亮璀璨的各地文物,广东的文物特色又在哪里?如何让人眼前一亮?
答案也许就是:通过解说,让大家从物件本身看见历史真实。“我们是要去认识它,而不是作对比,更不是做否定。”张媛说。
她是这么认为的:“您看我们展厅中的这件西周青铜盉,与中原出土的青铜器相比,难道前者就会显得形单影只吗?不。我们应从中看到中原文化跟岭南文化的初期交融,看到岭南的持续发展。而到了唐宋,岭南在海上丝绸之路上的影响力达至盛境,明清时更率先与海外世界进行深度接触;同时,中原、西北乃至我国其他地方,也有着各具特色的文化进程。所以我经常告诉听众,我们要尊重各处的发展节奏和路径,而每一次的文化交流碰撞,都会助力合力,最终共筑灿烂的华夏文明。”
3 志愿者既要有澎湃热情也要保持理性思考
“好的故事可以让观众有获得感、参与感;而更好的故事是让他们身在其中,置身事内。这就需要我们志愿者讲解员拥有‘小历史’和‘大历史’观念。”
“所谓‘小历史’是对展品本身的认识,‘大历史’则致力于前后贯通、东西融汇。”以一件清代外销流苏方形大披肩为例,张媛讲述了这件奢侈品和它的华美包装故事。
“今天我们女孩子淘宝到、或获赠到一款包包或高档护肤品,是不是也很享受‘开箱’的仪式感?精致的包装盒和配套物件,带给人们美妙的使用初体验。‘广东历史文化陈列’厅里有一件流苏方形大披肩,一同展出的还有搭配披肩的象牙披肩扣,以及放置披肩的黑漆描金漆盒。大披肩素雅高贵,象牙披肩扣精致盈握,而盛放它们的黑漆描金盒,上有水粉绘画,配以织锦人物造型——您可以想象,从打开漆盒、抚摸细节到最终把披肩拥在怀中,整个过程,和我们今天收到高档礼物的感觉很相似。它们不仅代表清代广东工匠超高的审美情趣,也和当下的奢侈品位产生关联。当我这样讲述故事,观众就能真切理解当时我们的外销品,达到了一个什么样的高水准,所以西方人才会对我们的外销品趋之若鹜。”
张媛最后还提到了一个热情与理性的平衡问题。“我们必须用感性来感同身受,去激发观众的听故事热情,然后,再引导他们冷静思考。这也是我对自己的要求。”
“因为没有热情,你就不会有去探索这段历史的欲望,而如果热情未得到克制,则可能会焚烧掉本来真相。我作为一名志愿讲解者,也需要有澎湃热情,并同时保持理性思考,我认为,这也是我们看文化和作研究时应遵循的清醒态度。”
■收藏周刊记者 潘玮倩
好了,关于张媛:好的文物故事能让人“身在其中”就讲到这。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科技金融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