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很高兴为大家分享来自投中网的行业仍在迷雾中,龙头腾讯电竞何解结构性变现难题,如果您对行业仍在迷雾中,龙头腾讯电竞何解结构性变现难题感兴趣,请往下看。
当行业造血能力大幅跃升,腾讯电竞真的要带领产业进入下一个阶段了吗?
一天后,“大瓦特瓦”在各大社交媒体上横行,《无畏契约》全球冠军赛开打,作为近年全球热度最高的电竞项目,国服的上线助推了游戏的进一步出圈,但是从Wegame热度和直播平台数据来看,与腾讯老牌FPS端游《CF》仍有一定差距。8月9日,和平精英PEL夏季总决赛开启售票,于浦发银行东方体育中心盛大开幕,代言人华晨宇和王嘉尔被曝亮相总决赛舞台,相关话题再一次冲上热搜。四天之内,腾讯三大重点赛事热搜不断,适逢杭州亚运会开幕在即,电竞项目因首次列入亚运会而受到的关注再度升温,当行业造血能力大幅跃升,腾讯电竞真的要带领产业进入下一个阶段了吗?电竞产业头重脚轻,商业价值亟待释放根据中国音数协电竞工委发布的《2022年中国电子竞技产业报告》,2022年中国电竞产业收入1445.03亿元,同比下降14.01%,为5年来首次下降。需要注意的是,这1445.03亿元收入中,有81.52%是游戏本身的收入,有15.28%是电竞内容直播收入,至于跟电竞高度相关的电竞赛事收入为19.07亿元,占比仅1.32%,电竞俱乐部收入18.06亿元,占比仅1.25%。可以说电竞赛事的社会影响力开始超过一些传统的文体赛事,但即便电竞公司估值在资本市场上已经翻了数十倍,电竞行业的人才储备和人才整体的水平提升速度,却远远跟不上电竞产业的发展速度。巨大的电竞人才缺口,在一定程度上会限制行业的发展,而且除了明星选手,目前电竞行业一线工作者的入行时间较短,上手学习成本过高以及企业内部培训机制的欠缺,这些都是电竞行业的普遍痛点。目前我国电竞企业主营业务多为电竞游戏研发、场馆经营和赛事服务,占比分别为23.32%,23.09%和22.23%。而从事硬件设备、电竞教育和俱乐部等业务的数量相对较少,因而电竞产业生态建设需引起行业关注。作为行业的巨头之一,腾讯电竞现在也面临着这些痛点,更离不开优秀人才的强力支撑。根据2019年人社部发布的《新职业—电子竞技员就业景气现状分析报告》,电竞行业只有不到15%的岗位处于人力饱和的状态,像赛事策划、电竞讲师、衍生品开发设计、俱乐部运营等产业中上游专岗岗位缺口达150万人。而目前俱乐部作为赛事的主角,却是整个环节最脆弱的一环,一方面高额成本难以覆盖旱涝保收的盈利模式,另一方面自身商务、运营、行政、赛训等流程不规范,严重影响业务保持高效运转。电竞俱乐部的收入主要来自转播权、联盟分成、品牌赞助、电商售卖,此外顶级俱乐部还会有选手转会费。腾讯《2022年亚洲电竞运动行业发展报告》显示,2022年全球电竞总收入将增至13.84亿美元,其中,赞助商贡献占比为60%,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据人社部2019年发布报告显示,目前我国正在运营的电子竞技战队(含俱乐部)多达5000余家,电子竞技职业选手约10万人。超竞集团副总裁、EDG总经理潘逸斌在采访中曾提到,国内能做到自负盈亏的俱乐部不超过5个。一般电竞线下公开赛事每个项目的参赛队一般不超过20支。一线俱乐部以选手为核心通过参加比赛夺得名次而制造商业价值,二三线俱乐部状况却不尽相同。二三线俱乐部则以转会费为生,相当于青训队,挑选好的苗子,取得成绩后输送给明星俱乐部。但因为官方青训营的存在,资源有限的低线俱乐部很难挖掘出真正的人才。这种高度依赖赞助商输血的单一营收模式,让俱乐部缺乏自身造血功能,难以给行业带来正向价值。某游戏俱乐部经理潘阳告诉奇偶派:“不少俱乐部为了自救,开始探索电竞衍生的商业模式,比如签约直播、做陪玩、代练等,有的在此过程中还吸引到赌博竞猜平台,滋生灰色收入。”因为电竞文化的普及度不高,国内民众对于电竞行业的认知多少带着点偏见,玩游戏沉迷上瘾影响学习成绩,没有完善的产业链,加上电竞圈负面新闻层出不穷,这都是导致电竞人才短缺的重要成因。为了突破这个困境,腾讯把目光放在更大的产业维度上,试图通过行业标准、人才培育、生态构建和赛事运维等几个维度,系统性地推动电竞产业化。腾讯在人才梯队建设方面选择的更多是“校企合作”的模式。例如腾讯电竞和中传合作,在电竞解说方面建立专项课程编写及教学,并共同发起世界青年电竞解说大赛;联合麻省理工联合推出专题报告并拟成立“腾讯电竞联合创新实验室”;与广州白云工商技师学院合作共建“腾讯电竞校企双制班”。围绕电竞赛事策划、电竞赛事制播、电竞内容编制、电竞解说与主持及俱乐部运营管理等专业方向,制定体系化授课内容,颁发腾讯电竞学员认证证书。目前合作处于起步阶段,暴露出不少问题,如电竞教育班的学习周期短、学费却动辄上万,且国内开设电竞专业以中高职和大专为主,更加剧了低学历人才从事电竞的刻板印象,不利于行业的长远发展。早年,网竞文化一本名为《电子竞技赛事基础》的专业教材书,将英雄联盟著名选手Faker写成在TI6夺冠的DOTA2选手,引发广泛质疑。知名电竞主播JoKer874在评论这个低级错误时表示,电竞专业是否靠谱,不在于学校到底教什么,而是毕业之后到底能做什么,指明可行的就业方向。而且腾讯电竞未来要想持续高速健康的发展,必须快速先于其他竞争对手,推动电竞产业的教育落地,尽早实现电子竞技的认知转换,并搭配系统性的知识体系予以修正。但是将组织赛事、协调产业链、打造明星、开发衍生品等行业经验,做到定向培养和实施落地,又是一个长周期、重资本的苦差。如何聚焦行业生态,高效益、低成本地推进线下业务,也是摆在腾讯电竞面前一道急需解决的难题。下沉市场,会是电竞增长密码吗?《2023全球电竞运动行业发展报告》显示,根据Newzoo预测数据,2023年,全球电竞观众将增至5.74亿,其中核心电竞爱好者将占据2.83亿,其余2.91亿为偶尔观看的非核心观众;在中国,近两年来电竞用户同比增长率稳定在6%左右,与2017年至2020年增长率相比有所下降,预计2023年中国电竞用户将达到4.78亿。
近年来随着电竞发展到新的阶段,腾讯电竞在产业扮演的角色也有所转变,积极“开源”做更长线的生意。腾讯除了利用自身在电竞网络覆盖、比赛公平维护、系统安全保障、远程内容制作、流媒体分发以及赛事用户触达等模块的优势,为电竞基础设施提供技术支持。为了便捷链接产业链上下游更多商家,腾讯也开发了电竞执赛工具,提供系统化的整合解决方案,进一步放开对第三方赛事的IP授权和权益发放,满足更多电竞受众的需求。办赛门槛的迅速降低,必然会催生更多的高校、政企、商业品牌、地方文旅等诸多角色成为办赛方,底部赛事的繁荣最直观的价值便是人才造血、用户拉新与持续留存。对于行业来说,覆盖多元生活场景的赛事诞生,专业化、标准化的办赛能力下沉,对塑造电竞行业形象、挖掘新的商业化模式都有更显著的效果。但部分地区举办的赛事不专业、不规范,尚未展现出“电竞+”的优势。而过去三年,V-Station体验馆,Tims咖啡×腾讯电竞联名店,竞鹅电竞酒店等线下产业布局都没能激起水花,说明产业基础建设不是腾讯一家可以包揽的。电竞的困局需要整个行业、资本与用户的共同加持才能改善。在电竞行业扩圈路上,腾讯推出一系列顶层设计和电竞工具,从结果看,对此前行业从业者的帮助似乎大都治标不治本。创业公司倒闭、生态收入结构紊乱、俱乐部难自救、游戏用户持续流失等问题普遍存在。不过随着游戏产业不断成熟,电竞的市场前景已不可忽视,腾讯电竞作为整个赛道的“话事人”,肩上的担子又重了几分。写在最后8月2日,QuestMobile发布的《2023中国移动互联网半年大报告》显示,2023上半年移动互联网月活用户为12.13亿,月人均单日使用时长达到7.2小时,手游市场用户活跃度明显提升,腾讯在手游领域的日活跃用户增长了10.8%,成为其增速最高的业务领域。亚运会赛事降低了游戏观赛门槛,让小圈层间的热点升级为为社会大事件,除了高关联度品牌,各类目的品牌想要获取多圈层曝光也会关注到电竞,这也会成为很多新品牌入局电竞的窗口。亚运会赛场将放大电竞赛事的“体育竞技精神”,向品牌直观展示出电竞赛事的情绪价值和特色明星选手,对于持观望态度的广告主而言,又是一次认知到赛事IP商业价值、加深合作的机会。腾讯电竞既承担着产业链协同发展的使命,也面临着行业周期性发展的机遇。不过,在电竞流量实现更高维度的转化前,它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好了,关于行业仍在迷雾中,龙头腾讯电竞何解结构性变现难题就讲到这。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科技金融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