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很高兴为大家分享来自媒体滚动的北大九年,博士毕业的他拨开“极端天气”的迷雾,如果您对北大九年,博士毕业的他拨开“极端天气”的迷雾感兴趣,请往下看。
他从澳门来,在北大度过九年青春,成就了今天的模样:北京大学优秀毕业生、三好学生、学术创新奖,港澳及华侨学生奖学金硕士特等奖,获得博士一等奖等多项奖学金,曾任北京大学澳门文化交流协会研究生部部长、澳门城市大学访问学者……
在澳门,独特的沿海气候条件点燃了他对极端天气的研究兴趣,也给予他一路向前的勇气与力量。在北大,遇见“伯乐”与“同窗”,叩开科学研究的大门,感受多彩的大学生活,为他的追梦之旅添上自信与光亮。
他是北京大学物理学院2023届博士毕业生吴振鹏,拨开“极端天气”的迷雾,迎着光不断前行。
向前,不断向前
科研就是一场马拉松
只有坚持到最后
才能看到终点在何方
才能体会到达终点的喜悦
仲夏时分,或许你也遇到过这种情况:站在东门向外望是晴空万里,而望向图书馆则倾盆大雨,同一片天空晴雨却大不相同,那为什么会东边日出西边雨呢?再或许在听到雷声、看到闪电时,你总会下意识地带上雨伞,那大雨总和雷声和闪电一起出现吗?这些问题,都能在吴振鹏的研究中找到科学依据。
作为物理学院气象学专业的博士生,吴振鹏一直在极端天气演变方向深入探索,尤为关注极端降水天气的变化成因。通过分析各地地面观测站的数据资料,关注我国的特殊情况,结合专业的研究方法,阐释着“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极端降水变多且变强”“小时极端降水的发生频率比日尺度的降水更频繁”“全国超过60%的小时极端降水都是伴随雷暴发生的”等生活常见现象背后复杂的物理机制。
?
对天气的特别关注与钻研兴趣,离不开吴振鹏特殊的成长环境。生在南海之滨“澳门”的他,更为真切地感受到瞬息万变的天气对生活的影响。平时上下学,虽然根据天气预报早早做好准备,却总会碰上阴晴不定的天气;而到了台风季,上班上学难以正常进行,学校便会有停课的安排。那时候,每当极端天气来临,吴振鹏都会特别关心。进入北大求学后,一门“大气科学导论”课程为他打开了气象学专业的大门,幼时对天气预报的些许失望,更是坚定了他选择极端天气作为研究方向的决心。
从兴趣到专业,吴振鹏特别提到了自己的导师张庆红,正是这位“伯乐”,他才得以如愿。大二时,学院开始进行专业分流,笃定研究志向的他,尝试跟系里研究极端天气的张老师发邮件,素未谋面的张老师毫不犹疑地回复了,答应指导他开展科学研究。“如果当初张老师没有回复我,就没有现在的我”,吴振鹏的话语中满是感激。就这样,“从本科开始,张老师就带着什么不懂的我开始进行科学研究”。从零开始,从无到有的过程十分艰难,历经5年磨练,前后经过多次修改,吴振鹏在研究生三年级时,顺利发表了第一篇科研文章,呈现出满意的创新成果。此后,他的研究脚步,迈得更深、更实、更远。
吴振鹏与导师张庆红的合影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频发,吴振鹏愈发感受到身上沉甸甸的科研使命。2021年,他参与分析甘肃省马拉松赛事悲剧背后的气象情况及其影响,从接到科研任务到文章发表只用了两个月。如此高效,只为更快地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实际,吸取教训以防范悲剧的发生,这也让他切实感受到“将天气预报的结果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才能体现出预报的价值”。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性,应用飞速发展的技术与扎实的气象研究,便利千万家的生活,这是他科研兴趣的起点,也成了他往后致力的方向。
实验室中的吴振鹏
谈到科研,吴振鹏兴致勃勃,在他看来,科研就是一场“马拉松”。
时刻保持求知欲,他在这条“马拉松”跑道上,步履不停。
摘下“严肃面具”
生活就像调味料
在艰苦的求学路上
加上酸甜苦辣
如果说科研中的吴振鹏是“严肃”的,那生活中的他,无疑可以用“谦和”来形容。走入实验室,针对每个问题,不论大小,吴振鹏都会深思熟虑一番,甚至会较真,力求完美。走出科研地,面对同样的老师和同学,他又能无缝切换成“嘻嘻哈哈”的大男孩模样。
在吴振鹏多彩的大学课余生活中,运动是不可或缺的一角。每当科研过程中遇到瓶颈,在任务不算紧急的情况下,他都会选择暂时放下研究,“先运动一下,通常灵感就会出现”。运动于他,不仅能减轻压力,还能强身健体,收获欢乐与友谊。
羽毛球场上的吴振鹏
“我对任何体育运动都很有兴趣,如果非要说一个最喜欢的,那就是羽毛球。”与这项运动的接触,源于中学的体育课。直到2021年加入北京大学物理学院的羽毛球队,他才接受到系统性的训练。在球场上,总能看到吴振鹏的身影,挥动着球拍,高高跳起,奋力击球。他也时常约上志同道合的老师、朋友们,在球场上挥汗如雨、尽情奔跑。就在2022年北大-清华港澳运动会上,他与同伴一起,取得了混双的冠军。
吴振鹏参加2022年北大-清华港澳运动会
锻炼身体之余,吴振鹏还会积极参与学生社团、志愿服务等活动,锻造着自己的能力与才干。大一伊始,他便加入了北京大学澳门文化交流协会。9年前,尚且稚嫩的他,被协会邀请担任每年一开的“粤语班”老师,虽然一开始因为胆怯下意识地想要拒绝,却仍在师兄师姐们的鼓励下勇敢地站上了讲台。“那时候,我紧张得话都说不利索,但通过一次次上台历练,我渐渐不害怕在台上做报告了”。借助协会的平台,吴振鹏帮助许多同学更为深入地感受着粤语的魅力,也一步步锻造着自己上台发言、表达观点的勇气。
三年后的暑假,作为志愿者,吴振鹏亲身参与到第十三届亚洲大洋洲地球科学学会年会中。这是他第一次见证一场大型国际学术会议,众多科学家带来精彩纷呈的讲座,都让他深深沉醉:“每篇报告都非常吸引眼球,那时候的我真的能感觉到,科学太有魅力了!”彼时,在做好会场志愿服务之余,吴振鹏的心中也播种下“以学术成果造福百姓”的种子。他也想成为和台上发言人一样闪闪发光的科研工作者,做出对国计民生有所助益的成果。
吴振鹏在第十三届亚洲大洋洲地球科学学会年会上担任志愿者
2019年,在“粤语班”教学期间积攒的信心,在学术会议上担任志愿者时立下的理想,收到了回音。那时的吴振鹏,出国去参加自己的第一场国际会议。虽然还是忍不住会紧张,“既期待有人来问问题,又担心自己不能流畅回答”,但他已然能在那样的大场合下,将研究成果娓娓道来。
当专家学者在我的海报前驻足停留并提问的时候,我感到非常自豪,与大家分享自己的工作时,先前的担忧随之一扫而空,就像在向他们介绍我的孩子一样。
摘下“严肃面具”,一秒切换“快乐模式”,这是属于吴振鹏的流光青春。正是这些生活点滴,为他的求学道路添上了酸甜苦辣,为他的成长之旅增加了一抹亮色,陪伴着他一路向前。
从澳门来,在北大长大
澳门是生育我的母亲
让我了解不同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
北大是教育我的恩师
让我懂得尊重和包容不同的声音和观点
作为土生土长的澳门人,来到北大求学,实在是“一个非常巧合的选择”,却也成了吴振鹏深感幸运的选择。
?
在北大,吴振鹏结识了来自五湖四海的同窗好友们。从本科到硕士再到博士,前前后后一共11位室友,点亮了他的大学生活。还有许多因科研、爱好、社团、志愿而相识的伙伴们,他们一同交流学习科研中的思路、数据和方法,一起关注生活校园中的趣闻、消息和活动,走过在北大的求学时光,成为人生挚友。
在北大,吴振鹏遇到了“伯乐”张庆红老师。纵使求学之路十分崎岖,张老师却始终陪伴着他,不仅在研究上给予悉心指导,更是为他的求学生涯助力,“张老师一直鼓励着我独立思考,一步一步指导我前行,使我可以安心地学习”。在科研攻关的关键时期,面对焦虑的吴振鹏,正是有了张老师的耐心疏导,才有了始终坚守在科研路途上的他。
吴振鹏在介绍自己在北大的研究成果
从澳门来到北大求学的吴振鹏,早已对这两个地方有了深厚的感情。
“澳门像是生育我的母亲,它看着我从懵懂无知的小婴儿成长为独立勇敢的大人,它总是无条件地给予我支持和关怀,无论我好与坏,它都接纳。它也是我的避风港,无论我走多远,它都在那里,仿佛我只需要说累了,它就会张开怀抱拥抱我。而北大就像是恩师,它一直耐心地教导我,教导我知识,教导我与人相处,教导我好好生活。正是来到北大,我能做我想做的事情,做我喜欢的研究。遇到博学多识的导师和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正是北大塑造了今天的我。”
未来,他将继续从事科研工作,研究地球气候系统和极端天气的联系,为推动气象高质量发展,提升气象服务保障能力和水平作出贡献。少年青春正闪耀,他相信,“走自己的路,做好自己的工作,尽管路途崎岖,终点总有光明。”
(原标题:北大本硕博,吴振鹏拨开“极端天气”的迷雾)
好了,关于北大九年,博士毕业的他拨开“极端天气”的迷雾就讲到这。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科技金融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