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很高兴为大家分享来自投中网的80岁的何享健,杀入光伏市场背后,如果您对80岁的何享健,杀入光伏市场背后感兴趣,请往下看。
在过去两年里,家电巨头把触手伸向光伏成为了一种趋势。
现年80岁身家千亿的美的创始人何享健,退休之后并没有选择退隐江湖,而是在努力扩大投资版图,力图让美的彻底揭下白色家电的标签。这一次,他选择再次押注光伏赛道,包揽旗下控股企业合康新能14.73亿元的定向增发。通过强力扶持这家以光伏和储能为主业的企业,加速推进美的能源转型战略。在过去两年里,家电巨头把触手伸向光伏成为了一种趋势。尤其是以美的、TCL、创维、海尔以及格力为代表的“家电五虎”,“含光伏量”肉眼可见的提高。2021年10 月,美的首次发布了绿色战略,规划到 30 年绿电占比达到 30%。为了达成这个目标,美的在2020年通过入股合康新能,意在将其打造为集团绿色战略落地的主体。去年,合康新能在光伏EPC方面,首次实现0的突破,营收规模达到2亿元。不过,和已经靠先发优势跻身户用光伏市场前三的创维,以及把业务延伸至上游生产端,向技术壁垒更高的光伏玻璃和硅片市场拓展的TCL和康佳相比,向光伏产业进军的美的,才刚刚迈出了第一步。这种作为后来者的紧迫感,以及家电寒冬之下的转型阵痛,美的或许还要“痛一阵”。入局光伏,弃暗投明家电行业的寒气,冷得彻骨。“而前所未有的寒冬,还要往后持续三年。”2022年5月,美的集团董事长方洪波在一场电话会议中直言。这背后,揭露了家电行业当下的残酷现实——行业天花板压顶,业绩很难增长。我国的家电行业整体已趋于饱和,已是不争的事实。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空调、洗衣机和冰箱等大家电饱和度已达顶点,百户拥有量接近或已超过100台。可想而知,家电企业在存量市场中的激烈争夺有多惨烈。奥维云网的数据显示,2022年国内家电市场零售额规模同比下降5.3%,创近三年来最低水平。2023年一季度我国家电市场零售额规模同比下滑3.5%,市场规模触底。值得一提的是,美的营收增速从2022年一季度的9.54%骤降至二季度的0.97%。与此同时,资本也在清盘,机构持有者数量较上一年同期减少了80家。显然,市场要的不是确定性,而是青睐高增长。困局之下,美的抵御寒冬的策略是从C端市场向B端市场迁移,寻找第二增长曲线。而光伏作为朝阳赛道,被赛道玩家寄予了摆脱主营业务增长乏力、走出内卷式竞争的厚望。事实上,家电企业跨界光伏,已经是业内寻求增长的某种共识。而切入产业最简单、易上手的方式,就是入股控股与收购相关企业。在这方面,美的和入局光伏更早的TCL一样,选择了控股新能源赛道优质上市公司,来实现快速布局的方式。2020年,美的把合康新能纳入麾下后,就将其作为美的内部EPC光伏业务的负责主体。这两年,合康新能承接了美的内部多个EPC光伏屋顶改造项目。截至2022年末,合康新能在分布式光伏EPC领域已有7个项目的竣工验收,累计装机规模超过33MW。根据合康新能 2022 年关联交易预计公告,2022年合康预计向美的集团销售变频器及提供 EPC、EMC 项目施工、运营等服务合计金额达2亿元。而本次美的斥资14.73亿募投的光伏产业平台项目,则是合康新能未来的主要战略发展方向之一。起初,家电进军光伏似乎是另辟蹊径,但从自身业务属性来看,这些企业入局新能源产业,是产业链纵向延伸的一种合理方式。尤其是在国家“双碳”战略下,家电在消费端的供给,面临着产品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国内五大家电巨头,全面杀入光伏市场“特别是包括美的在内的家电企业,相当一部分营收来自家电出口。”山东太阳能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张晓斌告诉虎嗅,倘若企业持有光伏电站,就能通过绿电抵消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从而规避欧美国家对中国企业征收的高昂碳关税。再加上,目前光伏电站的收益率不低于7%,而传统制造业只有两三个点的毛利率。很明显,制造业又苦又累还不赚钱。这也是为什么,光伏在近两年成为家电企业的“香饽饽”,纷纷跨界布局的另一原因。户用光伏还香吗以户用屋顶光伏为代表的分布式业务,因准入门槛相对低,成为家电企业入局的首选项。一方面,这种模式属于轻资产运作,不涉及组件和设备的生产制造,只需要扮演服务和集成商的角色;另一方面,家电企业与光伏产业在市场销售与服务、大规模集采与组装上具有共通性。例如用户光伏电站或集成系统,和家电行业一样,都是面向to C市场的大规模采购、大规模销售、大规模集中组装,不仅零售与服务渠道资源是现成的,而且家电企业在过去40年建立起来的品牌知名度,亦是其他行业进军分布式光伏领域不具备的独特优势。就连觊觎终端市场的传统光伏企业,也缺乏经销代理模式的根基。但无论是乡村振兴,还是整县推进,对于早就经历过家电下乡的巨头来说,分布式光伏不过是轻车熟路的再来一回而已。“这也是为什么,不管是TCL、创维、海尔,还是正泰安能、天合富家等企业,营销老总原来基本都是家电行业背景。”一位行业人士告诉虎嗅。从客观条件来看,身为家电行业顶流的美的,单凭其累积的销售和售后渠道,以及大量客户资源,就能转化为迈入光伏市场的用户基础。这一点,已经在另一家电巨头——创维的身上得到了非常好的印证。2020年,创维出资成立光伏子公司,进军分布式光伏领域,随后在2021年5月推出了分布式户用光伏产品,瞄向C端市场。简单来说,就是业主提供可利用的屋顶,创维负责投资建设光伏电站。通过“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的模式,业主通过售卖多余的电实现盈利,创维则赚取电站设计安装的服务费用以及后期的运营维护费用。依靠这种模式,创维成为第一个吃到户用光伏市场蛋糕的家电企业。2020年,创维新能源业务只有1亿营收,2021年就涨到41亿元,增长近40倍,跻身集团五大业务之一。到今年,创维光伏在全国建立了 10 个大区和 6 个物流仓库,一级代理商超过500 多家,10 万多个电站。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光伏业务收入合计21.9亿元,同比增长 272.75倍。其户用光伏所占的市场份额目前仅次于行业老大正泰安能,位列第二。整个过程创维也仅用了一年半的时间,借助光伏业务带来的增长空间,市值从最初的40亿一度涨到了150亿。2022年是国内户用光伏全面平价第一年,市场保持了较高增长态势。根据国家能源局公布的数据,2022年户用光伏项目新增装机规模25.25GW,同比增长17%,占全年新增光伏装机规模的29%。根据调研统计,截至2022年底,国内户用光伏项目累计装机规模约67GW;2022年全国户用光伏项目新增户数约101.2万户,累计安装户数约344.6万户。相比创维,美的无论是公司综合实力,还是产品、渠道、品牌等能力,都更胜一筹。如果把合康新能作为业务的执行主体,仅这一项就可以再造好几个合康。不过,虽然市场预计,2023年户用光伏新增装机很有可能突破30GW,进一步刷新纪录新高,但美的作为家电巨头布局光伏业务最晚的一个,没有了先发优势,况且现在这一领域的商机人尽皆知,涌入光伏赛道的,不只有家电行业,例如渠道能力同样不容小觑的白酒行业,也在全力拥抱能源转型红利。对于刚上牌桌的美的而言,户用光伏已经集齐所有巨头,接下来的厮杀,无疑将趋于白热化。在跨界成风的趋势下,随着众多外行企业争相涌入,户用光伏赛道会日趋饱和,早已不是当初那个有钱就能分蛋糕的市场,淘汰赛将不可避免。反观他的家电对手们,已经开始筑高竞争壁垒。例如在光伏赚到第一桶金的创维,正在把触角从户用逐步向工商业光伏、用电侧综合智慧能源管理等业务方向延伸。最近,创维光伏还透露未来2-3年内会向产业链上游布局。光伏产业链上游主要涵盖原材料和设备两个层面,最为典型的就是光伏组件使用的硅片。这一领域不仅技术壁垒高、重资产投入,而且存在自建产线的长周期与新技术汰换的矛盾。几乎与创维同一时间进入光伏产业的TCL,就选择了硅片这条路线。这或许预示着,渠道为王、抢占分布式光伏市场红利的时代,已经彻底沦为过去。拼技术、拼硬实力才是企业闯关光伏行业的王道。还在为美的竭尽出力的何享健,如何应对来势汹汹的产业玩家,最终能否通过投资光伏来实现集团绿色能源转型的战略,是留给这家巨头的一道思考题。
好了,关于80岁的何享健,杀入光伏市场背后就讲到这。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科技金融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