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很高兴为大家分享来自红星新闻的红星观察丨时隔五年举行的中国新闻发言人论坛,藏着哪些加强政府信息公开的信号?,如果您对红星观察丨时隔五年举行的中国新闻发言人论坛,藏着哪些加强政府信息公开的信号?感兴趣,请往下看。
5月27日,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和清华大学主办的第三届中国新闻发言人论坛在北京举行。百余名来自中央部门、地方政府的新闻发言人以及部分专家学者、媒体负责人进行了研讨交流。
红星新闻记者注意到,这是时隔五年后,中国新闻发言人界的盛会再次举办。
2016年11月,首届中国新闻发言人论坛在上海举行;两年后,第二届中国新闻发言人论坛移至北京,在北京大学举行。五年后的第三届中国新闻发言人论坛则让百余名新闻发言人相聚清华园。
本届论坛以“提升新闻发布效能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为主题。多名新闻发言人谈到,“新闻发言人不仅是一个身份,更是一项制度,是我国国家治理体系重要的一环”“要不断创新方式方法和话语体系,善于说老百姓听得懂的家常话”“新闻发言人要尊重和用好新闻传播规律,必须把‘时度效’法则落实到具体工作当中”。
↑5月27日,第三届中国新闻发言人论坛在北京举行
中国新闻发布制度建立40年:
建立三级发布制度,发言人队伍不断壮大
“1983年外交部首次召开新闻发布会,这个被认为是改革开放以来新闻发布活动的缘起。好多人讲我国的新闻发布制度建立40年,是以外交部新闻发布制度的建立为代表的。”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周庆安在论坛间隙接受红星新闻记者采访时,详细介绍了我国新闻发布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周庆安介绍,中国新闻发布制度发展的第二阶段,是以2003年“非典”之后,中央开始构建三级新闻发布制度为代表的。“三级新闻发布制度的建立,到今年整整20年时间。”
2013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回应社会关切提升政府公信力的意见》明确,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要围绕国务院常务会议等重要会议内容、国务院重点工作、公众关注热点问题,及时组织新闻发布会;国务院各部门要建立健全例行新闻发布制度;各省(区、市)人民政府要建立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依托新闻发布平台和新媒体发布重要信息的制度,并指导本级政府各部门和市、县级政府加强新闻发布工作,进一步增强信息发布的权威性、时效性,更好地回应公众关切。
在周庆安看来,党的十八大以来,是我国新闻发布制度发展的第三个阶段,新闻发布工作进入了提质增效的关键时期。
他举例,2020年10月30日举行了首场中共中央新闻发布会,这种最顶层的新闻发布结构和机制的设立,把新闻发布制度建设推进到了顶层建设的位置上。
在新闻发言人制度不断发展的同时,我国新闻发言人的队伍也不断壮大。“新闻发言人原来的队伍很小,(上世纪)80年代的时候,中国的新闻发言人加起来不到10人。”周庆安介绍,到2003年我国试水新闻发言人机制,此后国新办公布首批新闻发言人名录,当时有75位发言人。
据最新数据显示,在今年国新办公布的《中央国家机关和地方2023年新闻发言人名录》中,共有新闻发言人272位,其中,中央部门158位,地方114位。这是国新办连续第20年公布新闻发言人名录,发言人数量20年间翻了近4倍。
周庆安指出,现在的发言人队伍其实已经很大了。除了国新办公布的中央国家机关和地方省、自治区、直辖市一级的二百余位新闻发言人,地市一级、区县一级,包括各大企业,也都有固定或兼任的新闻发言人。
正确认识自身定位
“新闻发言人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一环”
“新闻发言人不仅仅是一个身份,也不仅仅是一个人,它是一项制度,是我国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的一环。”在本届论坛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赵辰昕在致辞中的观点,引发了与会人士的共鸣。
国家卫生健康委宣传司副司长、新闻发言人米锋回顾中国抗疫的新闻发布工作时表示,三年多来,中国的抗疫新闻发布始终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高度统一,始终把回应群众的关切作为工作的出发点,把人民群众的满意作为工作的落脚点,不断提升发布效能。
米峰说,对于媒体和网友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我们照单全收、应答尽答,就是越是敏感的问题,越是提前进行研判,主动备答、正面回应。
在赵辰昕看来,作为新闻发言人,一定要正确认识发言人自身在这项制度当中的定位,要把握好这种定位,用制度来推动工作。一方面新闻发言人要忠实维护新闻发言人制度,落实好新闻发言人制度;要及时发布信息,保证公众的知情权;要主动发布新闻,在舆论引导中掌握主动;要适时完整准确全面地阐述政府和组织的立场观点,树立良好的形象。另一方面要结合实际,不断地根据形势任务的发展变化,健全完善本领域新闻发言人制度的框架和规范。
↑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赵辰昕 资料图周庆安则认为,新闻发布工作本身是一种治理手段,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当今社会对于政府新闻发布工作提出的要求越来越高,需要直接回应多元化的信息需求。
周庆安指出,尤其是面对热点议题和突发事件,新闻发布反应速度要快,不要自说自话,并要改变传统意义上的应对思维。“新闻发布不是一件毕其功于一役的事情,不能指望通过一次性的新闻发布,打消社会各界在一些重大议题或热点上的疑虑。”他强调,新闻发布必须坚持客观真实、绝不能掩饰甚至说假话,否则将必然造成公信力的损害。
“一把手对新闻发布工作的关注和支持是做好新闻发布工作一个非常重要的保障。”周庆安建议,推动新闻发言人更好地参与到很多决策当中,进一步的强化新闻发言人的协调角色和协调职权。
新闻发布如何创新?
创新话语体系,说老百姓听得懂的家常话
红星新闻记者在论坛现场注意到,多位与会新闻发言人、学者在论坛上都提到,在新形势下,新闻发布工作要不断创新话语体系。
赵辰昕表示,提升新闻发布效能,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必须坚持自信自立,要求我们要将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融入新闻发言人的血脉,以更加积极的历史担当和创造精神去阐释、去传播。其中,必须坚持守正创新,要求新闻发言人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以满腔热忱对待了一切新生事物。不断创新方式方法和话语体系,善于说老百姓听得懂的家常话。
最高法院政治部副主任、新闻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李广宇则在论坛中指出,任何道理要深入人心,都不能光靠说教,要有接地气的话语和好的载体。诠释司法理念、承载公平正义是最直接的法律教科书,是最鲜活的法治公开课,也是人民法院新闻发布的有效载体。
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徐和建也在论坛上表示,北京将继续创新新闻发布的话语体系,生动讲好新时代首都发展故事、历史文化名城故事、双奥之城故事,创新新闻发布叙事体系。
赵辰昕指出,新闻发言人要想说老百姓听得懂的家常话,一定要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和水平。新闻发布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业务性包括技巧性都很强的工作。特别是在信息爆炸的互联网时代,对新闻发言人的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对新闻发言人而言,绝不能自说自话、孤芳自赏、闭门造车。他建议新闻发言人要多跟媒体界的人士交朋友,多交流多研讨,一定会收获更多的规律,更多的办法。
“我们必须时刻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保持勤学不辍、善于反思的心态,不断提高作为新闻发言人的综合素质。”赵辰昕说。
红星新闻首席记者 张炎良 北京报道
编辑 何先锋 责任编辑 魏孔明
好了,关于红星观察丨时隔五年举行的中国新闻发言人论坛,藏着哪些加强政府信息公开的信号?就讲到这。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科技金融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