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很高兴为大家分享来自红星新闻的快评丨为防电信诈骗“冻结”银行卡,误伤客户后服务要跟上,如果您对快评丨为防电信诈骗“冻结”银行卡,误伤客户后服务要跟上感兴趣,请往下看。
要减少误伤,或许有两个层面值得反思。其一是通过宣传让普通用户更加清晰,哪些行为可能导致账号被“冻结”。其二则是提升被“断卡”后的解冻便利性
近日,不少云南网友反映建设银行卡被“冻结”,引发热议。据报道,银行方面表示,此类情况属于当地银行网点进行的分级分类管控,并非“冻结”。而之所以对一些用户的银行卡进行分级分类管控,是为了防范网络电信诈骗。
此类现象之前在一些地方也出现过,可能最近云南有此遭遇的网友较多,引起了广泛关注。通过管控银行卡来防范网络电信诈骗,的确是比较管用也比较普遍的做法。早在2020年10月,公安部就会同工信部、人民银行、最高法、最高检和三大电信运营商联合开展过“断卡”行动,意在打击收购贩卖电话卡、银行卡的不法分子。
该地最近进行的分级分类管控,应该也属于防范典型诈骗的“传统”做法。只不过,“断卡”初衷虽然能够理解,如果断掉的卡中确实有诈骗嫌疑,那也是好事一桩。但现在的问题是,不少无辜的网友也纷纷中招,要对银行卡解冻,则需带齐相关材料去线下办理。有网友表示,在建行办理银行卡解冻业务,排了三四个小时队。耗费这么多的时间精力,有怨言也在情理之中。
考虑到电信诈骗的危害性,当然应该支持银行以及相关部门主导的管控行动。但既然行动目的是打击不法分子,那如何提高行动的精准性、减少对无辜用户的误伤,也当在考虑范畴之内。
要减少误伤,或许有两个层面值得反思。其一是通过宣传让普通用户更加清晰,哪些行为可能导致账号被“冻结”。据建行客服人员表示,存在银行卡长时间不用、频繁交易、客户预留信息不全、与有风险账户存在资金往来等情形,就有可能被银行管控。不知道这次被误伤的人群是不是属于这些情况,如果这样的提示到位,让用户明确风险点,或许可以减少账号被误伤的情况。
其二则是提升被“断卡”后的解冻便利性。防范电信诈骗的难度众所周知,所以在从严打击的态势下,难免会有所误伤。对于误伤的这部分人,银行应该提供更好的服务。比如,有没有可能根据客户反馈量增加窗口,减少客户的排队时间?如果解冻不是需要动辄排队一小时以上,客户可能也不会有现在这么多怨言。通过提升服务来缓冲误伤的后果,这应该不算过分的要求。
事实上,不管防范电信诈骗的理由多么正当,对具体受到误伤的用户来说,这都是额外的付出。银行方面不能因为初衷没问题就觉得理所应当,不在乎用户的感受,最后自身的口碑也可能会受冲击。一家负责任的银行,在配合打击防范电信诈骗的同时,也应该本着对客户负责的态度,尽可能精准地划定“打击”范围,减少不必要的误伤。而对于很难避免的误伤情况,也应该通过良好的服务加以抚慰,尽力避免用户被折腾。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 守一
编辑 赵瑜
红星评论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好了,关于快评丨为防电信诈骗“冻结”银行卡,误伤客户后服务要跟上就讲到这。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科技金融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