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很高兴为大家分享来自199IT的中国汽车流通协会:2023年4月份汽车消费指数为75.3,如果您对中国汽车流通协会:2023年4月份汽车消费指数为75.3感兴趣,请往下看。
2023年5月4日,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最新一期“汽车消费指数”:2023年4月份汽车消费指数为75.3,高于上月。
刚刚过去的4月车市整体表现波澜不惊,地方的刺激政策少于3月,市场表现较温和。进入5月,第一周就是五一小长假,也是今年疫情放开后的第一个长假,无论是对旅游行业还是对汽车消费都起到一个很大的刺激作用。对于汽车消费来说,虽然近期并没有强有力的刺激性政策出台,但短期的大量车展以及各种促销活动结合今年第一个小长假,还是给当月的汽车销售活动带来一个小高峰。外加新车“价格战”热度消退,客户持币观望状况阶段性缓解,以及部分经销商对国六B非RDE车型清库等因素都有利于车市企稳。整体来看,如5月在没有大的政策调整的情况下,汽车市场表现会好于4月,保持温和增长的趋势。
汽车消费指数趋势图
从构成汽车消费指数的分指数看,2023年4月需求分指数为65.5,低于上月,预期2023年5月购车需求略低于4月,需求释放较缓慢,相比上个月变化幅度不大。5月,如果没有大的政策调整,汽车市场情况同4月会基本相同,略有不同的就是5月有五一小长假和5月的汽车销售价格会更趋稳定。但由于现阶段消费者购车热情在车展促销季短暂提升外,其他时段热情并不高,需求的提升比较缓慢。
汽车消费指数-需求分指数
2023年4月入店分指数为84.1,高于上月,预期2023年5月入店购车人数会有一定程度的增长。随着五一假期各地车展和促销活动的陆续开展,假期+车展的模式,还有部分新车型上市,会吸引更多消费者进店看车。
汽车消费指数-入店分指数趋势图
2023年4月购买分指数为80.3,高于上月,预期2023年5月的汽车购买情况会好于4月。5月,由于车展和各种促销活动,以及各地出台的促销政策的加持下,汽车销售情况会有所好转。但由于消费者购车热情的恢复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5月的汽车市场会表现为温和增长模式。
汽车消费指数-购买分指数趋势图
今年3月新车市场出现“价格战”,部分品牌车型销售价格出现大幅度下降,导致客户对车价降幅期望值提升,给新车销售带来一些不确定性。4月随着新车降价潮的退去,汽车市场销售情况趋于稳定,消费者对降价幅度期望值缓解,降价的刺激作用加速消退,预期4月汽车销量会同3月基本持平。到了5月,虽然短期内不会有大的刺激政策出台,但随着五一假期各大车展和各地促销活动的开展,给波澜不惊的汽车市场打入了一针强心剂,虽然这是短期促销行为,但对整个5月的汽车销量提升还是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也会促使客户购车热情缓慢提升。整体来看,5月的车市会逐渐回归正常市场秩序,汽车销量也会稳步增长。
附:汽车消费指数调查说明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作为行业组织,已经成功编制并发布了汽车流通行业新车、二手车领域的两大指数,汽车整车企业、零部件生产企业、经销商集团、银行、证券、咨询公司等汽车相关领域企业广泛应用上述指标作为经营参考,受到一致好评。
中国汽车市场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从卖方市场过渡到买方市场,从以产品为核心过渡到以消费者为核心,从供给导向过渡到消费导向,市场的决定因素发生了转变。但是目前无论是宏观层面,还是汽车行业内部,使用的统计数据以及指标指数大多是从生产者视角出发,从消费者视角出发的、权威的指标反映汽车行业运行的数据几乎空白。
为此,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在积累之前指数编制经验的基础上,着手编制“汽车消费指数”,从消费的视角反映汽车市场运行态势。
汽车消费指数从消费者购车意向产生、在线进行搜索、关注车型开始,到最终提车实现购买流程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先行指标合成综合指数。具体指标包括消费者购买意向、购车需求、渠道动态,以及汽车消费环境数据。数据来源包括消费者线上数据,以及消费者、经销商线下数据。通过模型测算,汽车消费指数表现出稳定的市场先行性,即本期数据能够预判下期市场销量走势。
汽车消费指数为大于0的综合指数,以2016年7月为基期,指数值大于100,说明消费需求高于基期,下期市场销量高涨;小于100,说明市场需求低于基期,下期市场销量低迷。
汽车消费指数具有大格局、新视角、全口径、全链条、权威性、先行性的特点。旨在反映买方市场下的中国汽车市场运行态势,提供更为灵敏、准确的市场需求数据,为国家、行业、企业更深刻认识市场、解读市场提供参考,引导汽车行业健康良性发展。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成立了 “中国汽车行业指数研究课题组”,负责汽车行业指数编制工作。下设研究组和工作组:研究组由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产业协调部组成;工作组由各地经销商集团、经销商单店运营管理负责人组成,共同参与中国汽车行业指数的构建和编制工作,推进指数在运营管理中的应用。
好了,关于中国汽车流通协会:2023年4月份汽车消费指数为75.3就讲到这。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科技金融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