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很高兴为大家分享来自经济参考报的专家聚焦中国式现代化与社会保障高质量发展,如果您对专家聚焦中国式现代化与社会保障高质量发展感兴趣,请往下看。
日前,由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主办的2023年度社会保障理论务虚会在京举行,会议主题为“中国式现代化与社会保障高质量发展”。专家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制度除了具有各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共同特征,更呈现出以坚持人民性为根本立场、蕴含中华本土性元素、与时俱进地应对新问题和新挑战等特征。
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认为,中国式现代化的确定性决定了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确定性,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制度的成熟定型将会为人类贡献出社会保障新制度文明。他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制度除了具有各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共同特征,更呈现出以坚持人民性为根本立场、蕴含中华本土性元素、与时俱进地应对新问题和新挑战,以及在中国特色政治、经济制度加持下更具可持续性等特征。他表示,当前中国应从改革社会保障制度走向创造社会保障新制度文明,要不断优化现行制度安排,打上中华优良传统的烙印,注入家庭保障、社会互助、机构福利等本土性元素,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道路,确保其沿着共同富裕的方向迈进。
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副会长、西南财经大学教授林义指出,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求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发展重视五方面内容:一是不断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全体人民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弱有所扶;二是进一步实现社会保障理论创新、制度创新与服务创新;三是在重视保障程度和数量扩大的同时,更要重视质量的提升;四是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的顶层设计,使基层实践创新和管理服务能力更具全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五是在数字化和智能化时代,加强对国际经验的借鉴与前沿问题的探讨。
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副会长、西北大学教授席恒认为,现代化进程与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历程呈现同频共振的状态,社会保障制度通过不断适应现代化的调整与改革,成为推动现代化的重要力量。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中国社会保障制度通过不断完善,为社会成员提供了稳定的预期,在保障全体社会成员共享美好的现代化生活的同时,也为中国式现代化事业保驾护航。
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副会长、南京大学教授林闽钢指出,民生保障制度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组成部分与“中国之治”的制度优势,其中民生“七有”,即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构成了民生保障制度的范围。他强调,中国的民生保障是“家国同心”“家国担当”“家国温情”的民生保障。
好了,关于专家聚焦中国式现代化与社会保障高质量发展就讲到这。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科技金融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