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很高兴为大家分享来自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的“海参哥”资助上百名贫困生!他还有一个心愿……,如果您对“海参哥”资助上百名贫困生!他还有一个心愿……感兴趣,请往下看。
在辽宁大连,有一群闯海碰运气的人被称为“海碰子”。他们常年与海为伴,潜入海底数十米,在礁石的缝隙里寻找海参,这是风险很高的工作,姚建国就是其中一员。
二十多年来,姚建国从只身一人离乡外出打工,到依靠打捞海参资助百余名贫困学生完成学业,再到带领捕捞队一起致富、成为业内耳熟能详的“海参哥”……
他是如何做到的?新年伊始,他又将如何积蓄力量向春而行?
01
“10分钟”,是生与死的距离
1月的海水冰冷刺骨,但对于37岁的姚建国来说,却是捕捞最好的时节,“海水的温度零度以下,海参也是最肥的季节。”
“中国海参看大连,大连海参看长海。”海参生长在礁石的缝隙中,无法用网具捕获,潜水员需要下潜至海底10米到35米之间,在能见度1米左右的范围内通过手电搜寻成品参。
和每一个出海捕捞的日子一样,早晨6点,姚建国就带领捕捞队队员来到码头。30多个队员将潜水镜、呼气管、脚蹼等一一清点后登船出发。他们即将面临的,是长达5个小时的捕捞工作。
△姚建国“当我潜到海底的那一瞬间,眼前是一片漆黑,我只能听到自己的呼吸声。”对于捕捞经验丰富的姚建国来说,这项工作依然充满不确定性。回忆起22年的捕捞生涯,姚建国每每想起“最恐怖的10分钟”都心有余悸。
当时,他在潜水时误入捕鱼用的江头网,且随身未携带潜水刀,一时无法挣脱出来。在静谧的海底,压缩空气瓶内的氧气逐渐耗尽,姚建国最终通过经验判断出海水的流向,一点点爬出了渔网。“当时上岸两条腿都软了,晚上也没睡着,很清楚自己差点误入网中就淹死了。”
即便海底有各种未知的风险,凭借勇气找寻生活的奔头,是姚建国坚持多年的动力之源。“这么多年干下来,畅游海底的时候感觉自己在飞翔,这种无拘无束的感觉还是挺吸引我的。”
02
10年,是爱与被爱的传递
姚建国的老家是内蒙古兴安盟扎赉特旗。在他5岁时,一场意外导致右眼失明,这给本就贫困的家庭增加了不少负担。“我人生里第一件新衣服是老师给做的,第一个新书包是同学们捐款给我买的。”这些过往历历在目,姚建国坦言是同学和老师的捐款外加学校减免学费,才让他有书可读。
16岁时,抱着“去外面世界闯一闯”的念头,姚建国只身一人来到辽宁大连打工,做水产品加工工作。后来,他看潜水员挣得多,便自己摸索潜水技术,“等老潜水员回家后,我就穿上他们的装备,一个人尝试潜水。”
经过一年多的时间,姚建国也成为了一名“海碰子”,替海域承包者打捞海参,最多时一天能赚3000多元。
靠着这项技能,姚建国也攒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他成立过自己的潜水打捞队,做过海参批发,也回老家承包过农场养马……2011年,姚建国在生意上遭到重创,一度负债累累,“当时特别绝望,为了让自己振作起来,我选择了徒步旅行。”
2013年,姚建国走遍全国14个省市,他开始思考得与失,发觉人生真正的价值不是拥有多少,而在于付出了多少。同一年,姚建国也开始一对一长期资助贫困家庭的孩子上学。“小时候家里穷,非常能体会那种无助和被帮助的感动。”
为了生活,也为了继续资助学生们,2015年,他重振旗鼓,找来以前一起工作的工友、帮助过他的朋友,一起组建捕捞队,成立海洋捕捞合作社,开始替海域承包者捕捞、加工、销售海参。
△姚建国和他资助的学生2013年至今,姚建国已经资助过160多名学生,累计捐款超百万元。不仅如此,姚建国还在助学过程中,收获了爱情,遇到了同样参与助学和公益活动的妻子。
自从资助困难学生起,每一年他都会收到孩子们寄来的信,“我感触最深的是他们在信里说‘以后自己有能力了也要帮助更多的人’,把这份爱传递下去就是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
03
是雄鹰,更是蛟龙
今年是姚建国的“收获年”,他所在合作社活海参销量达到50万斤左右。带着这份喜悦,姚建国回到家乡内蒙古扎赉特旗和家人们团聚,一起过年。
为家乡的发展出一份力是姚建国一直以来的心愿。在他长期资助的学生中,也有20多个来自扎赉特旗。未来,姚建国还想在家乡成立一个农业合作社,为乡亲们创造更多的工作机会。“大海是我的舞台,而草原是我的摇篮。”
△姚建国和家人“春天我们想扩建新的厂房,做一个更高标准的加工车间,让更多人了解什么是大连海参。”春天将至,雄鹰振翅翱翔,蛟龙也将深潜入海。姚建国怀揣草原上的期许与祝福继续前行。
央视新闻《向春而行》,记录每一种感动,新的一年,愿与你一起向春而行。
好了,关于“海参哥”资助上百名贫困生!他还有一个心愿……就讲到这。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科技金融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