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安徽“兔文物”个个谈“兔”不凡

2023-01-15 15:05:16来源:安徽商报

今天,很高兴为大家分享来自安徽商报的安徽“兔文物”个个谈“兔”不凡,如果您对安徽“兔文物”个个谈“兔”不凡感兴趣,请往下看。

展厅现场 刘媛媛.JPG清象牙雕兔纹镶件副本.jpg清玛瑙兔副本.jpg

安徽博物院“大展宏‘兔’———癸卯年生肖文物图片联展”春节期间等您来赏

2023年癸卯兔年春节即将到来。我国是世界上最早驯养兔的国家之一,兔因为其温顺、可爱、灵动的形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被认为是祥瑞之兽,有着美好的寓意。江淮大地山川俊秀,水草丰美,自古是兔生息繁衍的乐园,安徽先民很早就开始与兔打交道。在安徽馆藏文物中,“兔文物”丰富多彩,为数众多,反映了兔在安徽人生活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前“兔”似锦

安徽“兔”文物丰富多彩

“兔天性温良,体型柔弱,皮毛肉身,通体皆宝,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具有吐春开物、丰衣足食、长寿等吉祥意蕴。” 安徽博物院策划交流部主任卞坚介绍,在人与兔相伴走来的漫长岁月中,人们通过对兔子细致入微的观察,总结出它机灵敏捷的特性,又根据其生活习惯,将兔与卯相配。 “卯”象开门之形,因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有着“卯开天门,兔迎万物”的吉祥之意。

在中国诸多的民间诗歌、神话传说中,兔还常以“仙兔”的形象陪侍在西王母旁,或生活在月宫之中,不停地捣制着“不死之药”,成为健康长寿的象征。

另外,兔儿爷、兔头帽、兔子灯、“鹰踏兔”,剪纸图案“蛇盘兔”……中国各地民俗中,兔也是极为常见的吉祥符号,代表着人们对平安健康、吉祥好运、多子多福的美好祈愿。

十二生肖作为中国人民乃至整个中华文化圈中普及率最高的传统文化符号。卞坚介绍,十二生肖相传为黄帝所立,最早的文献记载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兔“入围”十二生肖,说明至少从先秦时期开始,兔子与人们的生活就有了非常紧密的联系,兔已经成为中国人多彩生活的重要元素。

安徽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安徽文物中与兔有关的“兔文物”数量众多,种类丰富。仅在安徽博物院,与兔相关的馆藏文物就有几十件套,包括绘画作品、铜镜、摆件、镶件、古籍善本等,题材广泛,精彩纷呈。

清 朱吟絮兔轴副本.jpg

■扬眉“兔”气

5000多年前凌家滩“玉兔”可爱灵动

安徽兔文物中,出土自凌家滩遗址的“兔形玉梳背”是极为重量级的一件。在安徽博物院新馆“璀璨星光-凌家滩文化展”展厅中,这只5000多年前的古老玉兔造型可爱灵动,整体采用减地法雕琢,光滑流畅。凌家滩文化展策展人、安徽博物院副研究馆员孟倩介绍,这件兔形玉梳背是梳子的组合件,其下方的梳子一般是竹木材质,容易腐朽,所以今天只能看见这件玉梳背了。

除了玉兔,凌家滩遗址发现的动物型玉器还有大名鼎鼎的玉龙、玉鹰、玉猪、玉虎等,形象逼真又不乏艺术夸张,基本出土自高规格墓葬里,体现了某种原始宗教信仰。目前的考古发现中,尚未发现凌家滩人的食谱中有兔出现。安徽博物院策划交流部主任卞坚介绍,5000多年前的安徽气候环境适宜,兔有大量分布。凌家滩人应是在狩猎等场景中,经常能够看到兔,对兔的形象非常熟悉、喜爱,依据自然界中兔的形象进行了艺术创作,才有了这件玉梳背上灵动的玉兔。

说到历史最为悠久的“安徽兔”,最为高龄的则要数今年春晚吉祥物“兔圆圆”的原型———安徽模鼠兔。安徽模鼠兔是迄今发现的世界最早的兔形动物,生存时代为距今6200万年的早古新世。它由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李传夔先生在安徽省潜山盆地发现并命名,1977年被首次研究报道,化石现收藏于中国古动物博物馆。春晚吉祥物“兔圆圆”标志性的四颗门齿,就取自于“安徽模鼠兔”化石生态复原形象的典型特征。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了解到,目前观众可以在安徽省地质博物馆等场馆,通过化石模型一窥安徽模鼠兔的“风姿”。

清 沈鍂双兔折扇面副本.jpg

■“兔”步青云

镜中兔、案上兔 “兔”个吉祥

铜镜、摆件、镶件、瓷器、花钱、建筑构件、古籍善本……安徽先民养殖、利用兔的历史悠久,与兔关系匪浅,安徽馆藏文物中,小兔子在不同类别的文物中都有亮相。

其中,两件安徽博物院馆藏唐代月宫纹菱花镜是珍贵的一级文物。八角菱花形铜镜背后纹饰分为两区,内区为圆月形,中间一株顶天立地的菩提树,树叶茂盛,树干中间微凸起椭圆形钮,钮上有树干纹理。树下一位仙女手持长生果,飞袖起舞。另外一侧一只白兔两腿直立,正卖力地为仙女捣药,十分活泼生动。月宫主题自然离不开蟾蜍,铜镜背后八角还装饰有八朵流云或蝴蝶纹,精美细致。

另一件安博馆藏“清代象牙雕兔纹镶件”长4厘米,宽2.6厘米,十分小巧。镶件正面在格形地纹上浅浮雕蔓草、灵石与玉兔图案:玉兔立于灵石之上,口衔灵芝,回首仰望,前腿低伏,后腿凌空,跳跃姿态活灵活现,极具动感。卞坚介绍,衔芝玉兔纹是明清玉雕、牙角雕中的常见题材,兔子象征机敏、长寿,灵芝仙草又寓意着富贵、健康与如意,两者结合更增添吉祥寓意。

徽州古建筑中也有可爱的小兔子出现。在安徽博物院新馆四楼徽州古建筑展厅,一组雕花格扇门美不胜收。在徽州古建筑中,居室内格扇门窗多以镂空几盒图案装饰,方便透光透气。这件清代隔扇门雕刻精美,上部隔芯镂雕几何纹样嵌以花卉、博古图案,中间绦环板上为浅浮雕岳家将人物故事图案,下部裙板上博古花瓶中百花生意盎然。其中一扇隔扇门的上部精心雕刻了一幅“双兔望月”的美好画面:两只长耳小兔子仰头张望,表情呆萌,祥云之上是一轮明月。让人仿佛置身宁静夜晚,感受山河大地拥清辉。

20世纪中期潘玉良国画母兔与小兔副本.jpg

■谈“兔”不凡

潘玉良画中兔温情脉脉

兔子温顺、可爱,寓意美好,自古以来还是画中备受喜爱的主角。安徽博物院馆藏名家画作中,明曹鹏《秋香传桂图》,清朱熊《花卉屏》、朱吟《絮兔轴》、沈鍂《双兔折扇面》等多件均以兔为主题。

其中,明末安徽休宁人曹鹏的《秋香传桂图》 描绘了一轮明月之下,柔草丛中,两只兔子惬意嬉戏的动人场景,以一双兔子的形象表达了“成双”、“团圆”等中国传统美好观念,传达了古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祈愿。画中双兔一褐一白,交错相望。芙蓉花于山石后烂漫绽放,桂树以墨笔描绘,枝头繁华如锦,金桂以桔黄色点染,似正散发出阵阵幽香。

安徽博物院珍藏了潘玉良创作于20世纪30年代至70年代的作品7000余件,其中一幅创作于20世纪中期的国画《母兔与小兔》描绘了母兔与小兔亲密依偎的温情画面。潘玉良是中国近代美术史上拥有重要地位的女画家。她早年考入上海美专,后赴西欧接受严格的学院派绘画训练,同时尝试着将中国传统绘画技巧融入西洋画的表现中去,并最终达到了“合中西画为一冶”的艺术成就。安徽博物院策划交流部主任卞坚介绍,潘玉良的作品中,母与子的题材很常见。除了兔,潘玉良笔下还以牛、猪等动物为主题,描绘过母子深情。她虽长期在西方学习、创作,但这些作品中依然体现了鲜明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印记,也反映了作者对故乡的思恋。

一展可赏全国“兔文物”?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介绍,由中国文物报社联合安徽博物院等全国52家文博机构共同策划的 “大展宏‘兔’———癸卯年生肖文物图片联展”正在紧张筹备,即将于春节期间在安徽博物院及全国百余城市博物馆和公共文化空间同步推出。除了来自全国各大博物馆的319件兔主题文物将以图片形式亮相,安徽博物院还将甄选出十多件珍藏兔主题文物,在安博老馆集中展出,为安徽观众献上一份扬眉“兔”气的“文物新年礼”。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刘媛媛

文物图片除署名外均由安徽博物院提供

好了,关于安徽“兔文物”个个谈“兔”不凡就讲到这。


返回科技金融网首页 >>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科技金融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