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通”氢能火了,投资人仍担心造血能力

2023-01-13 17:05:25来源:投中网

今天,很高兴为大家分享来自投中网的氢能火了,投资人仍担心造血能力,如果您对氢能火了,投资人仍担心造血能力感兴趣,请往下看。

有投资人表示,目前困扰氢能领域项目最主要的问题,“还是终端市场方量太少,卖不出去,空有多少的产能,自身造血能力太弱,依赖于来自政策方面的补贴以及外部融资。”

此前因多家企业接连撤单IPO而让投资人备受打击的氢能领域,昨日迎来首个港股IPO。

12日上午,氢燃料电池企业亿华通正式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此次上市,亿华通共发行1762.8万股股份,每股定价60港元,募资净额为9.83亿港元。上午开盘,亿华通平开,报60港元/股,盘中股价小幅震荡,最终收报60港元/股,总市值70.51亿港元。此前,亿华通从新三板摘牌后于2020年8月登陆科创板,融资15.5亿元。如今再在港股上市,亿华通成为“氢能A+H第一股”。但有关注氢能的投资人告诉创投日报记者,亿华通在A股和港股的成功上市,也很难让关注这一领域的投资人全然乐观。“目前,氢能领域大多数项目自身造血能力仍然不强,对大客户依赖严重,成本高带来的盈利能力不足,现金流难以为继等问题,在氢能领域的项目中较为常见。短期内对氢能产业不宜过于乐观。”近期股价持续下跌 部分投资机构面临亏损据招股书,亿华通成立于2012年,主要从事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的研发及产业化,目前已实现发动机系统及燃料电池电堆的批量国产化,产品主要用于客车、物流车等商用车型。成立之后,亿华通进行了多轮融资,基本是一年一次的对外融资节奏,集结了下游客户、清华系背景的投资平台以及财务投资机构为主的三类股东。最早支持亿华通的,是清华工业开发研究院旗下的科技成果产业化投资平台水木创投,其连续领投了亿华通从天使轮到A轮的三轮融资。此后,国泰君安创投、宇通客车全资子公司西藏康瑞盈实、申龙客车母公司东旭光电、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汉能投资等多个知名股东相继入局。招股书显示,2015年入股的宇通客车,对亿华通的持股成本为19.29元/股;2017年入股的东旭光电、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持股成本则已经涨至78元/股。到2019年,亿华通最后一次对外增资扩股时,此时入局的包括深圳汉能在内的11家机构,持股成本则降为48元/股。据此数据计算,亿华通在登陆科创板前的估值超过25亿元。IPO前,水木创投通过多个主体合计持有亿华通12.13%的股份,为最大的外部机构股东;大客户宇通客车则通过康瑞盈实持有5.29%的股份,为第二大外部股东;申龙客车通过东旭光电持有4.85%股权。2020年8月,亿华通在科创板挂牌上市,新发行股份超过1763万股,发行价格为76.65元/股。正式挂牌交易后,亿华通的股价经历过一轮飙升,在2021年8月时达至顶点348.55元/股。但此后其股价就开始震荡走低,截至今日收盘,其在A股的股价已经仅为79.2元/股,与发行价相差无几,以78元/股的成本价入局的股东面临投资亏损。但也有大股东成功在300元/股的区间实现高位减持套现。2021年9月,解禁后不久公司大股东水木扬帆、水木长风、水木国鼎就分别发布了减持计划,涉及股份238.67万股,占该公司总股本的3.3%,减持金额合计为6.78亿元。行业虚火 氢能项目自身造血能力有待提高对于谋求“A+H”布局,亿华通董事长、总经理张国强曾在接受创投日报记者提问时表示,该公司推进香港上市的原因主要在于满足其业务发展需求,拓展在国际资本市场的融资渠道,深入推进其国际化战略,调整自身资本结构与股东结构。有关注氢能赛道的投资人则表示,亿华通急于赴港二次上市,“主要还是缺钱。”此前公告显示,亿华通此前在科创板募集到的资金,投入到既定项目中的资金仅占原定募资计划的50%,“节余的3.8亿元募集资金将永久补充流动资金,用于公司日常生产经营”。有市场观点推测,这或与亿华通有较强的补充流动资金需求相关。但有券商人士告诉创投日报记者,“这算比较常见的现象,不能说明公司缺乏流动资金。只能说当时设置募投项目没那么准确。缺不缺钱主要还是看现金流。”港股招股书显示,2019年-2022年6月30日,亿华通产生的经营现金流均为负值,分别为-1.7亿元、-2.03亿元、-9240万元以及-2000万元。对此,亿华通在招股书中给出的解释是,“由于应收账款与应付账款之间的周转日数出现重大差距,并产生庞大的经营开支,包括研发开支、销售及分销开支、一般及行政开支,以开发新的燃料电池系统及推广我们的产品。”上述关注氢能领域的投资人对创投日报记者表示,目前困扰氢能领域项目最主要的问题,“还是终端市场方量太少,卖不出去,空有多少的产能,自身造血能力太弱,依赖于来自政策方面的补贴以及外部融资。”受到此前多家氢能企业IPO撤单打击的投资人,显然并未因为亿华通在资本市场的顺利布局而增强信心。“今年几个氢能项目扎堆冲刺二级市场,甚至还出现了突击入股之类的问题,项目通过这种手段在上市前做高市值,存在这种因为有相关政策出了,然后抓住时间节点突击上市的情况,无论最后上市是否成功,这样其实还是有违正常的商业逻辑。当然,如果项目体量没做上去,收入、利润等硬指标存在问题,最后冲击上市的结果其实也不会理想。”目前,氢能产业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资本对于氢能产业的热情,似乎远高于行业本身发展的现实。一不愿具名的新能源领域投资人告诉创投日报记者,“最近加的氢能群,里头几乎全是投资人,真正干实业的没有多少。”

好了,关于氢能火了,投资人仍担心造血能力就讲到这。


返回科技金融网首页 >>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科技金融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