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很高兴为大家分享来自红星新闻的评论丨“预制菜进校园”引争议,家长的担忧暴露了什么深层问题,如果您对评论丨“预制菜进校园”引争议,家长的担忧暴露了什么深层问题感兴趣,请往下看。
无论是从保障消费者权益,还是从维护预制菜健康发展的角度看,都有必要明确相关行业标准,在基础上落实食品安全法规定的全程溯源管理
“这个时候学校和一个发展预制菜的企业合作,难免给我们引发这样的联想,我们的孩子是否会吃上预制菜?”最近,一位来自江苏扬州的家长发言在网上流传,引起不少家长的共鸣。
↑视频截图新学期开始之后,学校统一配餐引起的“预制菜进校园”话题,就在多地持续引发热议。综合各地媒体报道来看,有的学生家长自发组成了“抵制预制菜”交流群;有的学校门口挤满了送餐的家长,其中不乏特地辞职送饭的;有的学生家长在网上吐槽;有的学生家长涌入网络问政平台表示质疑……虽然方式各异,家长们的态度如出一辙:反对预制菜进校园。
正所谓“民以食为天”,在食品安全这件天大的事情上,为人父母总是希望孩子能得到全方位的呵护。家长们的心情和态度,不仅是可以理解的,而且是值得尊重的。按照《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学校在食品采购、食堂管理、供餐单位选择等涉及集中用餐的重大事项上,应该“保障师生家长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换句话说,家长不仅有权进行监督,而且有权对此说“不”。
面对眼前的局面,业内人士难免会感觉有些委屈:预制菜不等于“廉价菜”,更不等于“劣质菜”。家长们不约而同反对“预制菜进校园”,不仅是对学校自作主张的坚决抵制,同时也暴露出一个深层问题:尽管预制菜的市场规模越来越大,但不少人仍对此缺乏足够的了解和信任。在不少家长的眼里,“现炒现卖”未必更好,但他们却担心预制菜会“更坏”。归根究底,并不是因为家长太敏感,而是因为预制菜并不透明。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国内的预制菜相关企业有6.4万家。因为门槛低、可复制性强、行业标准化程度不高,预制菜行业良莠不齐、鱼龙混杂。制作预制菜的企业既有传统的食品加工企业,也有线下的酒店饭馆,甚至还有不少新加入者。理论上说,统一制作、统一包装、统一运输的预制菜,更容易实现标准化管理。但是,因为缺少统一的标准,预制菜本身仍处于各自为政、自说自话的阶段。因此,不仅家长们的担忧应该被理解,一些专注于品质的预制菜企业也难免会感觉失望。
毋庸讳言,预制菜的兴起是为了迎合“懒人经济”,主打的就是方便。同样毋庸讳言的是,即使是享受方便,消费者也从未放弃对品质的追求。安全、营养与口感是预制菜的核心,由此考验着相关企业的技术实力。经历了数年的快速发展,预制菜需要尽快摆脱“方便”“廉价”的身份标签,进入品质至上的下半场竞争。无论是从保障消费者权益,还是从维护预制菜健康发展的角度看,都有必要明确相关行业标准,在基础上落实食品安全法规定的全程溯源管理。
从某种意义上说,家长反对预制菜进校园,也不失为预制菜的一个发展方向——预制菜虽然因“方便”而兴,但最终壮大的关键仍在于“品质”。为人父母,总是希望为孩子提供最好的东西,如果预制菜能以品质打消家长们的顾虑,进入校园自然水到渠成。反之,如果不能化解家长们的焦虑,自作主张的学校也难免会惹火上身。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 赵志疆
编辑 汪垠涛
红星评论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好了,关于评论丨“预制菜进校园”引争议,家长的担忧暴露了什么深层问题就讲到这。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科技金融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