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很高兴为大家分享来自21世纪经济报道的直击慕尼黑|博世中国陈玉东:拥抱变化,拥抱竞争,如果您对直击慕尼黑|博世中国陈玉东:拥抱变化,拥抱竞争感兴趣,请往下看。
“博世是一个全方位开放的Tier1,我们拥抱这种变化,未来离不开智能化和电气化的发展。”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左茂轩 慕尼黑报道
作为全球汽车零部件龙头企业,在2023慕尼黑车展上,博世展现了其加速推动向电动化和智能化转型的决心。
博世愈发重视自身作为一家移动出行软件公司的定位,并同时发展在硬件领域的专业实力。
据了解,博世将于2024年1月1日起重组其汽车与智能交通技术业务,以加强跨部门间的合作。仅在汽车与智能交通技术业务领域,博世便拥有38000名软件开发人才。
博世如何应对行业变革,又如何看待汽车行业跨界融合趋势下涌来的新进来者?9月5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德国慕尼黑采访了博世中国总裁陈玉东。
“博世是一个全方位开放的Tier1,我们拥抱这种变化,未来离不开智能化和电气化的发展。”陈玉东表示。
《21世纪经济报道》(下称“《21世纪》”):博世在慕尼黑车展展出的重点是什么呢?
陈玉东:重点还是围绕着“四化”,但是最主要是智能化和动力总成的新能源化,就是电气化,也包含了混合动力等。
博世这次也特别强调了几个事情,一是事业部之间的相互协调,也就是说现在不是以事业部来“切”,而是以客户的需求。
例如,昨天我们董事会主席的讲话当中就专门提到了,事业部要打破这个边界。我们从明年开始把一些事业部并在一起,例如,转向和底盘就并在一起,未来汽车的动力学控制,包括转向,上下、左右、前进、后退,这些都放在一个事业部里面。
我们有一张汽车电子电气构架演进图,从分布式的控制要走向集中式的控制,(那意味着)各种域控制器以及并在一起的域控制器就成为必须。所以,这次我们也展出了各种域控制器和车载电脑。
同时,这次还比较强调软件的功能,软件定义汽车,从定义操作系统,为客户做ADAS的模块,一直到自动驾驶,还有车载电脑的开发,(并且)软硬分离都能做。
博世是一个全方位开放的Tier1,我们拥抱这种变化,未来离不开智能化和电气化的发展。
《21世纪》:今年,很多中国的车企、零部件企业、电池公司、科技公司等参加了慕尼黑车展,您怎么看中国企业进入欧洲的这样一个潮流?
陈玉东:我觉得这次来了一些我们国内的自主品牌,比亚迪、赛力斯、零跑汽车等都很不错。
可以看出,德国工业都被中国汽车业的进步所震撼,都对中国汽车进步表示了赞赏,都对中国汽车业进步提供的机会表示要抓住,尤其是像我们这样的(零部件)企业。我们在中国就要抓住这些自主品牌,同时促进我们自己产品的进一步的提升,这是相辅相成的。
我也参加了三个发布会,都是我们自主品牌的,我也见了这些企业的总裁或董事长,对他们进入欧洲、同时在欧洲生产都表示了热烈的支持。
《21世纪》:在汽车向智能化和电动化转型的过程中,很多企业进入了汽车行业,博世怎么看待这么多新锐公司的崛起,这是否会挑战到博世在汽车零部件行业的霸主地位?博世是否感受到了挑战或压力?
陈玉东:我觉得博世从来不是一个霸主,我们就是一个最大的服务商,希望提供最好的服务。
新进入者非常多,这可以理解,因为竞争才能促进我们的进步。所以,只要大家在公平合理的状态下进行竞争,新锐公司的进步,我们都是很欣喜和不惧怕,我们拥抱这种竞争。
目前,国内在软件应用方面做得非常快,我们国内的软件团队也非常大,我们在中国大概有1万名工程师,其中约有1/3是软件人才,我们在国内做软件做得也非常好,第一个提出了域控制器这种从分布式走向集中式演进的这样一个路线图。
我们也看得很清楚,没有竞争就没有动力,一定要有压力,才能往前进。
《21世纪》:汽车行业转型过程中,大众、奔驰、宝马等德国车企都很强调“中国速度”,博世中国怎么看?
陈玉东:对于国际企业来讲,全球化是我们的立命之根,和全球各个区域是相通的。中国的一些事情我们很早就反馈,董事会也非常看重中国市场。我作为中国区的“一把手”,直接向董事长汇报。
未来,博世中国汽车业务也会做一些变革,我们会打破事业部的界限,更快让大家能一起为客户进行服务。
好了,关于直击慕尼黑|博世中国陈玉东:拥抱变化,拥抱竞争就讲到这。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科技金融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