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很高兴为大家分享来自IT之家的国产相机消亡史,如果您对国产相机消亡史感兴趣,请往下看。
在上海老相机摄影博物馆里,有着一台特殊的藏品,它看起来平平无奇,但是在相机收藏市场的估值已经高达一百万元。
这款满是“哈苏味”的东风牌 6920 是国庆 20 周年的献礼之作,也是那个年代中国相机工业的一个缩影。
提及照相机,我们的第一印象便是尼康、佳能、索尼、富士这些老牌日系厂商,抑或是莱卡、哈苏这类德系奢侈品。对于国产相机品牌,我们或许会隐约记起海鸥、凤凰这类上个世纪的品牌名。
那时的相机,还需要装载胶卷才能拍摄,而今步入数码时代,国产相机的声音越来越微弱,国产相机的身影,也在逐渐消失在我们的视野中。
中国可考相机制造史上的第一台国产相机,是郑崇兰先生牵头制造,代号为“仙乐”的箱式相机,产量仅有 200 余台。
“我开照相馆以后,发觉所用器材都是从外国进口,我想这些东西我们自己也可以做,何必要买外国货。”郑崇兰先生的这句话正是每个中国光学从业者的写照。
但“仙乐”仅仅是昙花一现,中国照相机工业真正起步要等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
当时的民族工商业得到了恢复与发展的机会,在“发展经济,改造工商业”等政策的推动下,照相机的研制与生产逐渐被提上日程。
一开始生产的相机,基本都参考苏联的设计。
在苏联专家的协助下,北京大来精机厂成功试制出 12 台以前苏联“卓尔基”(Zorki) 为蓝本的 135 旁轴相机。相对于早期木质箱式相机而言,这是新中国生产的第一批现代化相机。
基于此,北京、天津、上海、南京、杭州等地也相继成立了新型照相机生产厂,相机工业进入到起步阶段。
两年后,上海成立照相机试制领导小组,上海钟表眼镜公司承担试制任务。乐秀山先生采用手工敲打、挫磨等手艺,加工出一个个零件和技术难度最高的快门。经过六个多月的日夜奋战,试装完成第一个机身。
相机镜头由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设计,加工任务由吴高峰先生负责,他们利用磨眼镜的设备,手工打造出第一只 50mmF3.5 镜头,去外滩试拍,一次成功。
上海机身、长春镜头,加上众多工人们的厚积薄发,证明了仅仅靠国人自己也能造出照相机。而这次试制成功,也为上海照相机厂奠定了基础,后来那个鼎鼎大名的品牌 —— 海鸥,正是上海厂改组而来。
但高起点、高水准的相机,更像是艺术品,而非满足人民群众需求的消费品。要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与文化生活,就需要生产在质量上靠得住、老百姓买得起的相机。
1964 年,上海照相机厂在决定进行产品出口后,注册了“海鸥”商标。从此,该厂所生产的所有产品都以“海鸥”作为品牌。在海鸥诞生之后,著名的海鸥 4 系 120 双反相机也应运而生。其前身是上海照相机厂在五年前以禄来 Rolleiflex (1930)为蓝本试制的仿制机。
4 系 120 双反相机有 4A,4B,4C 等几个大型号,每个大型号又包含了若干小型号。除此之外,上海照相机厂还在出口日本,德国等国家时,衍生出了『Texer Automat』,『B.I.G Twin4』等不同品牌。到 1970 年止,4 型系列相机一共出口 105784 架,外销占产量的一半以上。海鸥 4 型系列相机,不仅是上照厂的重要产品,也是中国相机在世界上的代表,是当年“中国制造”的具体体现,在收获了商业价值的同时,也赢得了广泛的声誉。
七十年代,各地的相机制造再次兴起,这一时期的相机品牌四处开花,比如:辽宁丹东的牡丹、武汉的友谊、无锡的太湖、山东的青岛、吉林的长春、天津的东方、湖北的华中、保定的环球、福建的风光,还有华蓥、峨眉、大连、嵩山等,这些饱含各地特色的品牌,主要生产的产品,正是海鸥 4B 的衍生型号。
海鸥 4 系就像一粒火种,在中国大地上四处开花,其标准化、规模化的生产模式,以及简单可靠的经典结构,足以称得上国产相机的里程碑作品。直至今天,海鸥 4 系双反相机仍然深受国内摄影爱好者、器材收藏家的追捧。
1964 年,上海照相机厂以美能达 SR-2 型为蓝本成功试制了 135 单反相机。这款产品在 1966 年以海鸥为品牌投入市场,产品型号则以代表“单反”汉语首字母的“DF”为开头。七十年代末,海鸥 DF 系列产品不仅成为国内最受欢迎的 135 单反相机,同时实现了向海外的出口。
1964 年不仅仅诞生了海鸥 4 系和 DF 系两大经典,也是江西光学仪器总厂开始筹建的年份。
江西光学仪器总厂虽然起步较晚,但部分上海照相机工业的技术和人才到江西的支援,让其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在中国相机工业中占据着不可代替的地位。
江西光学仪器总厂投产的第一款产品,是随上海照相机二厂迁移过来的 205 型相机,由于此时没有独立商标,因此在此后近十年时间里,一直延续使用了“海鸥”品牌。这是一款老一辈摄影爱好者的入门机,存世量非常的大,在“有了海鸥相机就是高富帅”的年代一度成为最热门的平替。
八十年代,几大工厂在不断地发展中大浪淘沙,逐渐形成了以凤凰、海鸥为主导的中国民用相机工业。中国相机发展最快的年代,在“二鸟相争”中拉开了序幕。
上世纪的民用相机绝大多数属于胶片式相机,机身多为纯机械结构,镜头也多为手动镜头,制造门槛更多局限在光学水平和机械设计。在多年的发展下,中国的光学水平和仪器制造挤进世界前列,此时的中国工业也完全有能力独立制造合格的胶片机,并接受市场的考验。
1978 年,原上海照相机厂和上海照相机二厂、五厂合并成立了上海照相机总厂。到了 1985 年上海照相机总厂各类照相机年产量达到 53.51 万架,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三年后,上海海鸥照相机公司成立,它以上海照相机总厂为主体,由二十余家跨地区、跨行业的单位参加,拥有职工近七千人。
在企业改革的同时,海鸥还承接了美能达、Centon 等国外品牌的代工生产,技术水准和市场环境可谓是出道即巅峰。
1980 年 9 月,凤凰 JG-301 通过了国家鉴定并投入批量生产。作为中国第一个光圈优先自动曝光相机,凤凰 JG-301 无论性能和外观都达到了当时的国外同类产品的水平。三年后,江西光学仪器总厂取得了“凤凰”商标,品牌战略实现阶段性成果。
八十年代中期,江西光学仪器总厂引进了雅西卡 FX-3 型相机生产线,凤凰相机开始与日本雅西卡公司合作生产单反相机。到了 1988 年前后,终于以 FX-3 为蓝本成功试制了 DC303 型 135 单反相机。为了迎合广大摄影爱好者的需要,在 1992 年之后推出的 DC303K 等机型更换为更流行的 PK 卡口。同时,凤凰还加大了 205 相机的型号延伸,为中低端消费者保留了选择。
凤凰这种迎合市场的策略,让其在接下来差不多十年,成为中国最活跃的相机生产厂商。在那个计划经济逐渐放开的年代,凤凰相机成了少数仍需要凭票购买的商品,且一票难求。
彼时的凤凰不仅国内业务有声有色,甚至打开了国外销路,年产 1/3 的相机被出口到 30 多个国家,在低端产品线上与国外大厂打得有来有回。九十年代,凤凰照相机全套镜头配下来价格在千元左右,相比佳能、尼康动辄几千上万的售价便宜了许多,而且拥有着几乎同样的功能,备受好评。
值得一提的是,造就国产相机黄金年代的不仅仅是相机企业一家所为,相机的“弹药”—— 胶卷,关乎着每次按下快门的使用成本。国产彩色胶卷的兴起让摄影的成本大大降低,为相机工业提供着强劲有力的引擎。
彩卷被称为卤化银感光材料“皇冠上的宝石”,是一个国家感光材料工业水平的体现。当时只有美国柯达、日本富士、德国爱克发等少数胶片公司掌握这种技术,其他大型化工企业也无法打入其中。
1983 年,邹竞院士带领的专题组成功研制出中国第一代民用彩色胶卷的实验配方。次年春,一代彩卷上市销售。两年后,“乐凯牌”商标正式启用。
八十年代,国外进行产品更新,推出最先进的 R 级产品(高解像力胶片)。1987 年,邹竞再次接下攻坚任务,研制 R 级彩卷。历时 22 个月,经过几千次大小实验,新一代彩卷研制成功。1992 年,乐凯又推出第三代彩色胶卷 GBR100,主要性能和实拍效果接近柯达高端产品水平。
进入九十年代,以乐凯为首的国产彩色胶卷市场占有率从原来的 5%~8% 上升到 35% 左右,与柯达、富士三足鼎立。
由于乐凯的售价仅为柯达的 1/2,柯达、富士等国际巨头不得不采取低价策略。同样的柯达胶卷,国际市场平均售价是 3.58 美元,在美国本土售价为 5 美元,而在中国的售价仅为 2.5 美元,低于其 2.6 美元的国际批发价。
可以说,没有乐凯,就没有白菜价的彩色胶卷,那么九十年代的摄影热潮就会大打折扣。
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类相机开始逐步进入中国市场,这些技术先进、物美价廉的自动相机、傻瓜相机对国产相机冲击巨大,到了九十年代初期,国内部分小的相机厂纷纷出现产品滞销,开始退市、转行。
此时的国内相机市场,成了两只鸟纷争的天下,主要表现在海鸥吃技术老本,而凤凰走市场化路线,但他们的产品都是小打小闹的外形变化多端,在技术创新上,两家相机厂都没有大的作为,这一时期明显跟不上时代的脚步了。
而真正革了国产相机命的,则是来自数码相机的降维打击。
1981 年,索尼公司发明了世界第一架不用感光胶片的电子静物照相机“马维卡”,分辨率仅仅为 27.9 万像素。到了 2000 年,主流数码相机的像素已经达到了 300 万像素,且技术成熟,成本降低。数码相机摆脱了美国军事卫星获取情报的用途,逐渐开始普及,进入到民用摄影领域。
二十一世纪是电子技术的世纪,在影像领域也是如此。传统胶片机已经到达了瓶颈,而数码相机乘着摩尔定律的东风,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数码相机的核心组件是 CCD 和 CMOS,本质上是一种光电传感器。在光线通过时,根据光线的不同转化为电子信号,进而存储到介质中。无论是老式的 CCD 还是新式的 CMOS,它们的制造方式都和芯片一样 ——CCD 的最初是作为存储芯片研发的,后来歪打正着成了影像传感器。
随着芯片制程的愈发先进,传感器的性能也越来越强,逐渐超过了胶片的解析力。加上操作方便、使用成本低、可后期编辑等优点,胶片机被数码机打得满地找牙,成了旧时代的产物,新时代已经没有了它的一席之地。
而遗憾的是,电子工业,尤其是芯片制造,一直是国内企业的短板。国内拿不出合格的传感器,而目前能做出消费级相机传感器的,仅有佳能和索尼两家。这两大巨头从光刻机到供应链都牢牢掌控在自己手里,筑起了一道坚固的技术壁垒。
即使国内厂商海鸥拿到了一部分低端的传感器,由于缺乏数码机的制造经验,生产的低端数码相机系列也丧失了成本优势,销量惨淡。九十年代末,海鸥照相机厂曾因资金问题一度濒临破产。
1998 年,海鸥照相机厂成功试制了国内第一台数码相机。这款名为 DC-33 的产品只具备约 30 万像素的分辨率。在此之后,海鸥照相机厂也曾尝试生产了若干数码相机,但都未得到普及。
进入到新世纪,受数码浪潮的影响,凤凰和海鸥最后相继停产,厂家也开始进入了休眠和倒闭期。2003 年,主流媒体的观点认为“胶片依然具有顽强的生命力”,而仅仅经过了三年,国内摄影器材市场就已经开启了第一次低价抛售胶片器材的潮流。
2012 年,伊士曼柯达公司申请破产保护,这一胶卷巨头的破产为胶片时代画上了句号。这同样也是凤凰、海鸥相机的丧钟。胶片摄影已经沦为了小众爱好,彻底退出了主流影像行业。
再次回望国产相机们,如今海鸥的厂区建筑还在,海鸥的牌子也还在,但是此时的它更像是一家复古玩具的经销商。经过几次公司改制,后来又两次法人易手,现在产权已经私有,而厂区早已变成了写字间。
1997 年就上市的“中国光学第一股”凤凰光学,在连续 5 个跌停后,2022 年 6 月 6 日,凤凰光学股价小幅上涨。截至当日收盘,市值仅为 52.4 亿元,较半年前的最高点已蒸发了 121 亿元。如今凤凰的辉煌早已不再,相机业务全面关停,仅剩光学玻璃加工业务。
1985 年,天津照相机厂设计推出过东方 S-4 35 相机后,再也没有发布过新产品。到了九十年代,这家曾经生产过中国第一台 120 相机与第一台自主设计 135 单反相机的厂商,竟悄无声息地退出了历史舞台 —— 连关闭日期都没有明确记载。
更多的小厂像天津厂一样,在技术落后和进口商品的夹击下默默地退出了历史的舞台。而如今的凤凰和海鸥相机,更多的活跃在收藏家手中,在博物馆的展柜里,只有经历过国产相机黄金时代的人记得它们的辉煌。
在刚刚过去的 2022 年,曾主持研发国产彩色胶卷的感光材料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邹竞,因病医治无效,在天津逝世,享年 86 岁。
作为国产相机工业的黄金时代的见证者,邹老和无数中国相机工业从业者一起,为国人记录生活、记录历史的事业奋斗终生。
那一台台老相机背后的故事,向我们诉说着,在那个艰苦的岁月里,有海鸥和凤凰们飞入了我们的生活,记录下了那个并不遥远的年代。
参考资料: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慢放 (ID:manfangsd),作者:转场
好了,关于国产相机消亡史就讲到这。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科技金融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