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很高兴为大家分享来自投中网的一枝独秀折叠屏,开启2023换机潮?,如果您对一枝独秀折叠屏,开启2023换机潮?感兴趣,请往下看。
在“寒气”中寻觅生机,手机行业过去一年,有人将“库存回到健康水平”作为发布会的口头禅;有人慢下了脚步,宣布不再进入新的市场;有人不再提性价比,转向全面冲刺高端。而折叠屏,成为了他们共同的希望。
2022年,智能手机厂商没有等到春天。
这一年,有人将“库存回到健康水平”作为发布会的口头禅;这一年,有人慢下了脚步,宣布不再进入新的市场;这一年,有人不再提性价比,而是全面冲刺高端。这一年,第三方市场机构的统计数据上也传递了“寒气”:Counterpoint的市场监测数据显示,今年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下降了12%至3.01亿部——这是近8年来最糟糕的同期表现。这一年,国产手机厂商推出了最多的折叠屏产品,使其成为疲软智能手机市场的一抹亮色。行业低迷时,有人离场,有人继续坚守,从业者焦虑着、徘徊着,也希望着。2023年,手机行业还能迎来哪些“生机”?集体失速
王长稳的判断基于几点:受疫情等因素影响,消费者对自己收入的不确定性增加,消费更加理性;中国用户平均换机周期延长至34个月;手机行业大盘下行导致线下零售持续疲软,从而也影响了线下零售从业者的信心。来自江苏北部城市的手机渠道商戴辉提供的数据印证了王长稳的预判:“(2022年)11月一家头部手机厂商开经销商大会,统计了它在江苏省的旗舰店、专卖店数量是128家,但在前一年,这个数字是超过300的。”经营了14家门店的戴辉曾是华为全国Top 30的经销商。华为缺货的这两年,戴辉的生意也经历了过山车。2022年,他更是经历了职业生涯的“冰点”。“没有赚钱的门店,卖出去的机子都不够员工工资和房租。”与综合卖场相比,品牌旗舰店的亏钱效应更甚。戴辉的荣耀旗舰店开在当地中心地带万达广场,但根据他统计的2022年12月上旬的进店人数,平均每天不超过10个人。对于戴辉来说,春节前的这段时间是最后的冲刺时间。如果销量回暖,他就继续保留14家家门店,如果继续亏损,他就关了手上的品牌旗舰店,只保留综合卖场。“今年就连Ov(OPPO、vivo)的基层促销员都流失了很多,市场不景气,品牌也养不起促销员。”戴辉说。戴辉并非个案。在山东经营着11家手机门店的一位手机渠道商,在暑假结束时关了两家亏损严重的门店,一家是店龄半年左右的荣耀旗舰店,另一家是店龄一年多的OPPO旗舰店。在王长稳的印象中,“亏损、毛利下滑、客流少、关店”是去年学员们反馈最多的问题。他的学员中,几乎有70%的门店都是在亏损经营。寒意传至渠道商前,手机厂商早已体会到了。中国信通院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前10个月,国内市场手机出货量累计2.20亿部,同比下降21.9%。全球市场来看,第三方市场机构 Counterpoint的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为 3.01 亿部,同比下降 12%。其中,苹果成为前五大智能手机品牌(三星、苹果、小米、OPPO和vivo)中唯一同比增长的品牌。事实上,机构的乐观源于折叠屏手机产业链技术的逐步成熟,价格不断下探,竖折折叠屏手机已经降至6000元以下。折叠屏手机的核心技术主要包括铰链和柔性OLED面板。铰链技术是否过关,关系到手机折叠程度、折痕问题,甚至直接决定了手机的使用寿命。“我们做第一代的时候首先考虑的是体验闭环,先把体验做好,所以成本就高一点。能力起来了,有了更新的认知,成本也会降低。比如每一代铰链使用的零件越来越少了,第一代需要150个,可能下一代只需要100个,所以成本也不是问题。”胡柏山说。OPPO产品创新团队负责人李明阳此前透露,OPPO的二代的铰链,把一代20万次的折叠次数升到了40万次。“如果一天按照100次计算可以折11年。我们也做了高温和低温双重检验,最高温度50度使用没有问题,最低在负20度弯折10万次没有问题。”2022年的最后一个工作日,赵明发布新年致辞称,面对全球高端市场的蓬勃发展,荣耀要在全新的高端旗舰手机筑起影像、通信、安全、智慧化的领先能力,并在折叠屏领域打造绝对优势,全面推动折叠屏进入主力机时代。有机构指出,随着越来越多品牌入局,以及折叠屏技术的不断完善,折叠屏手机将加速渗透,助推下一波换机热潮。(文中戴辉为化名)
好了,关于一枝独秀折叠屏,开启2023换机潮?就讲到这。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科技金融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